馬貴濤
古今成事業(yè)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藶榈谝痪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四说诙辰?;“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贝四说谌辰?。從事教師職業(yè),注定要超越這三種境界達到第四種境界——用寬容與愛引導每個孩子,成就每個孩子。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之后才可以做一個幸福的人。
我擔任一名人民教師已有八年了,2016年8月,迎來了我的第三屆學生?,F(xiàn)已帶完兩屆畢業(yè)生,所以,在面對這一屆學生時,我是胸有成竹、自信滿滿。個人覺得只要講課講得好,學生就會喜歡你。事實上,我想得太過簡單。
故事就發(fā)生在開學第二周的星期一,我還像往常一樣來到班級上課,正當我講得津津有味時,突然發(fā)現(xiàn)最后一排少了一個學生,走近才發(fā)現(xiàn)那名男生正趴在桌子上偷偷照鏡子梳頭發(fā)呢!全然沒有發(fā)現(xiàn)老師已經(jīng)站在他的身旁。這時他的同桌膽怯地用胳膊捅了捅他的身子,他這才反應過來。剛上初一膽子就這么大,竟敢上課梳頭發(fā),看你怎么辦,我心里嘀咕著??勺屛壹{悶的是,他并不緊張,穩(wěn)穩(wěn)地坐在椅子上,抬起頭,瞪著那雙大大的眼睛,微笑著看著前面,好像我不存在的樣子,這時我就有些生氣了?!澳闵险n梳頭竟然一臉無所謂,還樂呵呵的?”本以為我說完這句話他會緊張害怕,能承認自己的錯誤呢??勺屛腋@訝的是,他沒說話,還是坐在那里面露微笑地看著前面,“你這么愛梳頭,用不用我?guī)湍闶??”我有點沉不住氣了,“行啊”他語氣里帶著不屑一顧,說話時竟然笑出了聲。我實在壓不住內(nèi)心的怒火了,一拍桌子,大吼一聲“你站起來,上課梳頭還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蔽疫€沒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失態(tài)了。只看他,牙關緊咬,皺著那雙倒八字的眉毛,用一種恨恨的目光怒視著我,雙手握拳,一把推開身前的桌子,沖向教室后門。我趕緊擋在他身前,“你冷靜冷靜”,當時我已經(jīng)不知所措了,就這樣我們站在教室后面對峙了三分鐘,當時我最擔心的就是他沖出教室,再想不開可怎么辦。趕緊撥通班主任陳老師的電話,“陳老師,我批評了你們班的一個學生,他現(xiàn)在情緒很激動,想沖出教室?!辈灰粫惱蠋熅蜌獯跤醯嘏芑亟淌?,然后把他叫到走廊,開始緩解他的情緒、疏解他的心理,我這才算松了口氣,這堂課就這樣在生氣和心驚膽戰(zhàn)中結(jié)束了。
下午放學時,班主任陳老師找到我向我解釋,“這個孩子情況特殊,6歲的時候,爸爸媽媽遭遇車禍,不幸去世,一直都是爺爺奶奶照顧他,爺爺覺著孩子從小就沒了父母,太可憐了,平時就很寵著他,性格逐漸變得偏激,希望你能原諒孩子,不要因為這件事和孩子之間產(chǎn)生隔閡。”聽到這里,我真心的為我上課說了那么嚴重的話而感到深深的自責。我為什么心胸那么狹窄,不能冷靜地對待孩子的錯誤,而是采用一種極端的、粗暴的方式去刺痛孩子那顆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
我馬上找到他,向他表達了我的歉意,為了彌補對他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我主動幫他輔導作業(yè)、指導作文、一起打球、一起談心。我對他好,他也幫我拿作業(yè)、批作業(yè),竟成為我的語文課代表。最近的一次春游活動中,他聽說我最愛吃排骨,特意在家里親手為我做了紅燒排骨。春游的當天,他端著那盒香氣四溢的紅燒排骨,走到我面前說:“老師,你吃,我特意給你做的。”當時我真的非常感動,一個我曾嚴厲訓斥過的孩子,在這個明媚的春日里,能想到自己的老師,在他的堅持下,我收下了那盒飽含著他濃濃深情的排骨,我心潮涌動。
后來想一想,他是成長過程中的孩子,孩子不能像成人一樣,我作為承載著教書育人責任的老師,我有什么理由去忽視和怠慢一顆美好而又真誠的心靈呢!
雨果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浩瀚的大海因為匯集溪流百川而博大寬廣,美麗的天空由于包容世間萬象而云淡風輕,生命的精彩絢爛則源于愛人、愛己、愛萬物的胸懷。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在某些情況下,對學生的錯誤行為采取“冷處理”“軟著陸”的態(tài)度,可以降低發(fā)生這種錯誤的概率。因為學生都有一種強烈引起他人關注的愿望,如果教師批評、訓斥、壓制,這正好滿足了他的這種愿望,使錯誤行為得到強化;而教師的“冷處理”“軟著陸”則正好起到間接教育的作用。
可能不是每個學生都會讓老師滿意的,對于那些時時需要老師“關心”的學生,老師只有多給予一些耐心和愛心,多觀察,多動腦,奇跡是會發(fā)生的,可能一點點的改變對于一個孩子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
作為教師,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學生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人格應該受到充分的尊重,當學生犯錯時,能給學生一個臺階下;當學生取得成績時,能給學生送上一片掌聲;當學生有疑難時,能做學生最真誠的朋友。教師要用“理解”點燃學生的生命之燈,燈將給學生帶來光明與溫暖。我想,教師就是要用一盞生命之燈點燃另一盞,不斷傳承下去,讓生命之光永不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