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中成
摘 要:課堂提問在教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課堂提問教師能夠檢驗學生學習效果,提醒和督促學生學習等等,為學生以后的繼續(xù)學習提供方向。尤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就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同時在提問的過程中應以真實的生活為背景,讓學生的學習回歸生活實際,并注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運用積極有效的評價,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課堂提問;生活實際;評價
課堂提問是老師啟發(fā)學生思考、檢驗學生學習效果、提醒和督促學生學習等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然而往往我在上課時提一些稍微有點難度的問題時,很多學生都會沉默。經過分析,我發(fā)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1)教師所提問題的目的性過強,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不高;(2)學生的思維方式單一,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較差,思維的局限性導致他們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無從下手,這是我們教學中最不愿看到的現象。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廣深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際運用能力。而由于數學知識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復雜性,加之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仍然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尚未建立,因此難以提起學習的興趣。因此,要想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采取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因此,我們有必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精心設計自己的課堂提問。進行課堂提問時主要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數學問題應當具有真實的生活背景
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又反作用于生活。我們進行數學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而在現實的數學教學中,學生所做的數學習題大多是經過人為加工的純數學問題,有些數學題與學生的生活距離較遠,因此,學生在做題時具有較強的機械性,通常不會去思考數學知識中所反映的現實意義。這就需要教師做好正確的引導,在提出數學問題時盡量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背景,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讓數學學習回歸生活實際
單調的課堂講解難免會使學生覺得數學課堂過于枯燥、乏味,因此導致他們的學習效率不高。事實上,我們的生活與數學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教師除了進行正常的課堂教學之外,還可以根據所學內容為學生布置一些小調查、小實踐、小實驗、小研究等應用性較強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將數學問題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去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而這些靈活的知識探究形式,也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在自由、寬松的探究式學習氛圍下,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從而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全員參與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當將課堂還給學生,樹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為此,數學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自己的角色,從講臺上走到學生中間,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民主、自由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具有探究性價值的問題,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同時還可以利用小學生喜歡爭強好勝的心理,在組間展開良性競爭,從而調動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在這種學習模式下,由于少了教師高高在上進行教學的嚴肅性,學生的思維會逐漸變得活躍起來。當然,要想使學生的探究式學習取得良好的效果,還需要教師做好正確的引導,在保證學生探究方向正確的同時,多對學生加以啟發(fā),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從多角度對信息進行選擇、加工,從而使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求異思維得到培養(yǎng)。
四、科學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要想打破學生的沉默,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最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這就需要教師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多對他們使用鼓勵性和肯定的評價,盡量避免當眾批評。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即使最終答案錯誤,對于學生在思考問題過程中的每一個合理的想法也應當加以肯定,并進行正確引導,從而保護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同時還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寬松、活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
所以,我們每個老師應該反省,不要沉默,也不要讓學生沉默,更不要課堂沉默!
參考文獻:
[1]張虹.投出一粒石,激起千層浪: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之我見[J].知識文庫,2016(24):297-298.
[2]袁文斌.以生為本,合理提問:淺談如何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方式[J].內蒙古教育,2015(8):69.
[3]吳永鋒.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1(36):151.
[4]黃進峰.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15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