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
摘 要:語文學科在小學教學結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作文是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面臨的重點與難點之一,課外閱讀的進行對于小學語文作文的寫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對此進行了相應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文教學;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作文寫作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以及寫作能力,是小學階段語文培養(yǎng)的重點能力之一,受小學生詞匯水平與閱讀量的影響,小學作文寫作中面臨著比較大的困難,因此應當加強小學生的課外閱讀。
一、小學生作文寫作的現(xiàn)狀分析
小學生由于年齡有限,對于生活現(xiàn)象的觀察與分析理解能力比較有限,同時學生的詞匯積累也比較有限,難以對心中所想進行自由有效的表達,制約了小學生的作文寫作。作文對于小學生而言是一個難度比較大的語文學習模塊。同時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乃至整個人生階段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教師應當充分提升對小學語文寫作的指導。目前小學生的作文寫作存在方向比較狹窄以及主題思想不夠明確等相關問題,小學生對于作文寫作的興趣比較有限,采用課外閱讀的方式能夠有效改善這一現(xiàn)狀。寫作與閱讀之間具有難分難舍的關系,教師應當對其進行充分利用[1]。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作文是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接觸到的一個學習模塊,三年級是小學生語文學習入門級與作文寫作的關鍵期,字數(shù)集中在200~300字之間,通過課外閱讀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作文寫作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學生作文寫作興趣的提升,加強學生作文材料的積累以及確定寫作方向,下面從三個方面進行了相應分析。
1.課外閱讀有利于加強學生作文寫作興趣的提升
作文的興趣與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之間具有重要的關系,在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指導占據(jù)著一定的比重,小學生一般對于課外閱讀具有比較大的興趣,一篇篇的文章就像一個個小故事一樣吸引著小學生,而閱讀的進行有利于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2]。
例如在“對于校園內(nèi)一景物的描寫”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校園景物觀察與課外閱讀指導進行充分結合,在課外讀物的選擇上與學生具體的寫作內(nèi)容相結合,例如在對學生進行秋景寫作的指導過程中可以選擇《頑強的小草》這一文章,對于這一文章中的有關詞匯與句子進行甄選與識記,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作文寫作的興趣。
2.利用課外閱讀來加強學生作文材料的積累
作文寫作的進行離不開素材資料的積累,因此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應當積極指導學生進行素材的積累,一種是來自于生活中的充分觀察與思考,第二種就是來自于學生的課外讀物。通過課外閱讀能夠充分促進學生對于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借鑒他人的思想并進行有效記錄,將其運用到自己的作文寫作過程中,凸顯作文寫作的效率與質(zhì)量[3]。
例如在對動物童話的編寫這一作文的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選擇與動物童話有關的文章題材,這一類的文章題材相對來說也比較多,小學生對于童話與動物的興趣也比較大,從而有效啟發(fā)學生對于動物童話的創(chuàng)作。根據(jù)三年級學生寫作入門的字符在200字到300字之間,對文章的構思與每一段的安排進行相應指導。
3.通過課外閱讀有效確定寫作方向
在小學作文的寫作過程中,除了寫作素材的積累與詞匯量的掌握之外,還應當確定明確的中心思想,這是作文寫作的靈魂,不能夠偏離作文寫作的方向,這也是一篇成功的小學作文的重要保障。通過課外閱讀小學生能夠加強對社會的理解,從而對自己作文的寫作有充分的觀察與思考,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自己日常的學習與生活過程中充分觀察與思考,多接觸外部的事物,以此通過課外閱讀全面把握文章寫作的核心思想與指導方向。
例如,在我喜愛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這一題材的寫作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外讀物來加強學生對于作文寫作的指導與把握。選擇一些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有關的文章,包括中秋節(jié)與春節(jié)等,通過這樣一種課外閱讀活動的進行加強學生對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從而觸發(fā)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與思考,并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有效地描述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三年級過渡階段作文寫作教學的進行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應當積極采用不同的方式促進小學生的作文寫作,其中課外閱讀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與寫作興趣的提升,以及對寫作中心思想的有效把握,在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指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田海清.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讀寫算(教師版),2016(10):103-104.
[2]宋娟娟.淺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讀寫算(教師版),2017(26):60.
[3]朱明達.淺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課外語文(上),2016(19):12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