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吉卓嘎 格桑卓嘎
摘 要:西藏地處青藏地區(qū),素有“高”“冷”的特點。正是由于它的特點“高”,因此導致了西藏還有另一個特征,那就是“太陽光照時間長,輻射強”,因此西藏拉薩有著“日光城”的稱號。
關鍵詞:西藏;地理環(huán)境;歷史人文;價值與功能
西藏因有宏偉、神奇魄力的自然景象而出名,它地域遼闊、地貌壯觀、資源豐富。從古至今,人們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一、西藏地理環(huán)境的功能與價值
西藏的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它的自然環(huán)境,發(fā)展的歷史以及它的地域文化使其有著獨特的發(fā)展環(huán)境,然而其不一樣的神奇環(huán)境,深遠地影響著西藏地區(qū)發(fā)展以及城鎮(zhèn)建設的過往與未來。
(一)西藏的地形地貌
講到西藏,大家熟悉的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高原,并且也是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因此有著“世界屋脊”之稱。它也是南極、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因此它的地形復雜多樣,并且還有高峻的山,景象萬千。由于具有冰川、戈壁等典型的地貌類型,因此具有“一山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象稱號。
橫斷山脈——藏東高山峽谷區(qū),位于一系列東西走向逐漸轉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中間夾雜著怒江、瀾滄江以及金沙江這三條大江,由于山頂終年有著不化的白雪,加上復雜多樣的獨特氣候,形成茂密的森林以及山麓四季常青的景象,從而構成了峽谷區(qū)三江并流的壯麗的田園景觀。
(二)西藏的農牧區(qū)
喜馬拉雅山,海拔高度高達6000米左右,終年覆蓋冰雪,而且南北兩邊的氣候溫差較大。藏南谷地位于岡底斯山以及喜馬拉雅山之間,因此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是西藏的主要農作物區(qū),能促進當地農作物的發(fā)展,給經濟發(fā)展帶來許多有利的條件。藏北高原,位于昆侖山、唐古拉山以及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間,由地勢低平的山丘以及低矮的盆地組成,是西藏的主要牧業(yè)區(qū),能促進當地牧業(yè)的發(fā)展,給經濟發(fā)展帶來了許多有利的條件。
因為地理位置不一樣,因此各個地方的習俗也不同。西藏有豐富的動植物品種,例如冬蟲夏草,青稞,牦牛等等。在藏族服裝方面,藏族衣服的最本質特征是肥腰、長袖、長裙、長編、金銀珠玉飾品等,因為長期的封閉性生活,大體上,藏族的衣服發(fā)展的差異不會很大,而且變化甚小。因此從藏族衣服上可以看出藏族人所生活的生存環(huán)境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
二、西藏歷史人文的價值和功能
(一)西藏的文化精神
西藏的文化傳統(tǒng)主要是由藏族等各個民族一起攜手共創(chuàng)的,各個民族在創(chuàng)建文化的過程中凸顯出兩個特點:一是表現出來的實事求是的民族精神,二是自主選擇的獨立實踐精神。因此,只有讓西藏的文化一直保持鮮明的特色習俗以及特色的民族風情,并將此風情融入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的浪潮中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積極吸收外來的文化并和它相互交流。
(二)西藏文化的發(fā)展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西藏文化,是民族的希望,是人民的要求,也是西藏文化面向世界各地的必經之路。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中的唐蕃和親講述的就是吐魯番的松贊干布兩次派遣使者到唐去求婚,迎娶了文成公主,促進了蕃唐之間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交流,和平往來。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全面懂得西藏的傳統(tǒng)文化是發(fā)展西藏現代文化的根基,在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同時,我們也不能拋棄歷史,要促進全面進步。所以我們要從實際出發(fā),促進西藏各個地方的全面發(fā)展,樹立尊重,堅持改革和創(chuàng)新,大力發(fā)展其文化交流事業(yè),增強民族凝聚力。
(三)西藏的歷史文化
西藏的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具有光鮮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情。在藏族,佛教的文化藝術在西藏文化藝術中占主導地位。從古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每個民族之間的文化藝術相互撞擊以及相互吸取是公元七世紀的一大特色,并且以藏傳佛教為主體的文化藝術高速發(fā)展。在清朝時期,西藏文化藝術走向繁榮,并且在這一時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這一時期,雕塑、繪畫以及建筑等藝術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績,布達拉宮的建立也顯現出這一領域的顯著成績。表現出精湛的技術以及奇特的歷史文化。
(四)西藏豐富的旅游資源
隨著經濟的增長,越來越多的游客入藏旅游,西藏豐富的旅游資源為當地經濟的發(fā)展提供寶貴的財富。因此,人文環(huán)境問題也越來越顯現出來。起先西藏在人們心中是一片純潔的凈土,是神圣的。然而,隨著旅游經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游客進藏旅游,西藏自然風光原有的純潔性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要尊重各個民族的文化,要加強對西藏地區(qū)旅游行業(yè)的管理,加強完善基礎設施,并且在開發(fā)旅游資源的同時也要加強對資源的保護,制定完整的規(guī)章制度,積極解決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特別是重點開發(fā)城鎮(zhèn)以及周邊地區(qū),在人煙稀少的地方保持其原有的神秘性,為西藏的旅游保留一絲神秘感。,
總之,共同合作與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因此我們要更深層次地了解西藏的特色民族風情,吸取其中的精華,摒棄其中的不足,加強民族間的交流,促進經濟的發(fā)展,讓我們在繼承中實現創(chuàng)新,并在保護中弘揚,在發(fā)展中繼承,共創(chuàng)民族燦爛文化,攜手共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蔡紅.中國高端旅游市場:定位與開發(fā)[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1).
[2]吳忠軍.民族縣域旅游經濟發(fā)展研究[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7(7).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