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晨
語文教學中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兩者是互相聯(lián)系、互相促進的。反思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常常把兩者孤立起來進行教授,光強調(diào)讀或者只進行作文訓練,導致學生作文寫作時愁眉苦臉,語言生澀?!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應有豐富的語言積累的認識,通過語文學習,從而具有豐富的積累?!敝匾曃谋?,是新課標的要求,很多課文中的作業(yè)都有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意在告訴我們,理解、感悟、學知、寫作是學習課文的目的。因此,大量讀寫,讀與寫結(jié)合是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如何把教材的文本當作范本,找準讀寫訓練點,給學生找到寫作的途徑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寫作的難度呢?下面我就從“以讀促寫,仿寫結(jié)合”的角度,談談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讀與寫結(jié)合的途徑及做法。
一、強化誦讀,注重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闭Z文教材所選課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文中有大量的好詞佳句,還有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成語典故的運用讓文章語言洗練、含蓄、深邃。教學課文時就要讓學生做摘抄,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每篇課文學完后,就要指出文中好的詞語、優(yōu)美的句子、精美的段落,要求學生背誦并摘抄下來,并且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寫話、造句和作文寫作中運用。這樣可以豐富作文的內(nèi)涵,增強作文的美感?!肚锾斓挠辍贰豆鹆稚剿贰杜郎交⒌哪_》《日月潭》這些散文語言很優(yōu)美,我們教師就應強化學生閱讀,讓其反復朗讀,讀后再背,然后摘抄下來,這樣學生寫起作文來就有話可說,有詞可用,有句可仿,有段可學。
二、學會仿寫,當堂訓練
朱熹說:“古人作文作詩都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文仿句仿段,學以致用。既之,自然純熟。”小學生學習寫作,就應該從模仿而始,而教材就是模仿的最好的文本。對此,作為學生的教師就應該引領(lǐng)學生進行仿寫訓練。課文中一個個精當?shù)脑~語,一個個優(yōu)美的句子,一段精練的話都是仿寫的好材料,課堂上我們就要找到仿寫的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失時機地進行仿寫訓練?!墩掖禾臁分袛M人兼排比的修辭手法運用,《爬天都峰》中恰當?shù)膭幼髟~語,《秋天的雨》形象生動的比喻修辭手法,還有準備過冬的小動物忙碌的詞句,《桂林山水》中寫山寫水的優(yōu)美句段,《匆匆》一文開頭排比的語句,《觀潮》中寫潮來時萬馬奔騰的氣勢等,是多么好的仿寫材料啊!我們要抓住這些美文,設計仿寫練習。教《秋天的雨》一文時,我就設計了好些詞句段仿寫練習。( )的葡萄,( )的田野,( )的楓葉,( )的銀杏樹,( )的菊花,而這些顏色除了用五彩繽紛形容外還可以用哪些詞語表示?它把___色給了蘋果,一個個蘋果就像_______,___哇__哇,___來了秋天的___,柿子,甜梨,紅棗,玉米,黃豆,都設計這樣的訓練,讓學生動腦筋,多思考,加想象,就能把一個多姿多彩的秋天仿造出來,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觀察、勤于動手的能力,還為寫作文打下基礎(chǔ)。仿寫不是機械地模仿,更不是文本的抄襲,而要教給學生方法技巧,做潛移默化的引導。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舉一反三”。新的課程標準也要求我們不僅讓學生掌握大量的知識,而且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通過對范例進行分析、理解和仿寫,從而使學生掌握其中的思想內(nèi)涵和寫作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寫作技巧,實現(xiàn)由讀到寫的遷移,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讀寫結(jié)合,以讀促寫
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diào)動學生觀察思考和學習寫作的積極性,那么就應該深度挖掘教材,找到讀寫切入點,讓學生學、仿、說、寫,真正實現(xiàn)教學意義的讀寫結(jié)合。平時就要對學生加強訓練,讓學生勤動手,多練筆。學了有教育意義的課文后就要讓學生寫讀后感,優(yōu)美散文讀后寫觀察日記,開放式結(jié)尾的課文要續(xù)寫,文辭優(yōu)美的課文就要仿寫,通過練筆的方式來逐步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陶行知說過,“處處是創(chuàng)作之地,時時是創(chuàng)作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作之人?!鄙顭o時無地不充滿創(chuàng)造的機會,我們課文教學中無時無地不洋溢著創(chuàng)作的火種,那么我們做教師的就要及時點燃激情,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引導學生進行讀寫練?!缎z影師》那個小男孩回來了嗎?這是續(xù)寫的最好時機;《秋天的雨》寫得這么美妙,把秋天寫得多姿多彩,色香味俱全,這是點撥學生觀察秋天、描繪秋天的最好機會;《萬年牢》生意這么好,靠的就是誠信不虛假,學生們吃著難咽的糖葫蘆時,一定會有所悟,能不拿筆寫出自己的感受嗎?生動的教材,活的藍本,讓學生從中多受益,拿起筆來,多加創(chuàng)作吧!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边@個活水就是學生的寫作源泉,這個源泉來自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平時的大量積累和課堂上的訓練以及課后的練筆,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教師的點撥和引導,那么做教師的就要誘導學生對周圍事物進行觀察,在課堂上對景、事、物遣詞造句,要抓住教材的切入點讓學生進行仿寫訓練,還要促使學生課后練筆,這樣才能把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讀寫結(jié)合,以讀促寫,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捕捉學生的真切感受,把精彩的講讀分析轉(zhuǎn)移到學生有效的寫作上。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