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
意境教學法是指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聯(lián)想,重現(xiàn)作品所描述的畫面,進而實現(xiàn)物、景、情、理等的完美融合,最終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文章主旨的一種教學方法。意境教學法強調(diào)教師必須熟悉文章作者、準確把握課文內(nèi)容、具備豐富的文化底蘊,通過挖掘作品的內(nèi)涵,引領學生在相關(guān)的意境中更好地理解作品,體會情感,習得語言表達。教師如何緊扣高中生的學習基礎,靈活運用意境教學法,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增值呢?
一、巧抓特征性意象,創(chuàng)設解析意境
不同文章創(chuàng)設的意境當然不同,作者借助意境表達的情思更是千差萬別。若要讓學生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從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巧妙抓住特征性意象,為學生展示出詩情畫意,從而發(fā)揮出意境教學的優(yōu)勢。教師不僅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還要結(jié)合學生認知,避免過于強調(diào)意境而加大學生的學習難度。
如在《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中,詞人開篇即景抒情,氣勢恢宏,江山、歷史、人物撲面而來。滾滾的長江,流逝的歲月,一樣地奔流不息;杰出的人物也在歷史的長河中滌蕩殆盡,煙消云散。在感悟鑒賞之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緊扣文本,“故壘”“亂石”的雄奇壯麗、“驚濤”“千堆雪”的驚心動魄,這奇險雄偉、宏大壯闊的意境,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出來,讓特征性意象再現(xiàn),邊賞析邊展示。視覺與聽覺的沖擊,景與情的交融,讓學生從詩詞的意境中真切感受到作者的哲思與豪邁。最終讓學生準確地把握文本,由景及境,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出恰當?shù)囊饩?,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總的來說,若要充分利用意境教學,并通過意境真正傳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就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準確而巧妙地創(chuàng)設意境,當然要避免意境教學過于拖沓繁冗、脫離實際,定要使其真正助力于高中語文教學的開展。
二、精準把握情感基調(diào),多元提升意境
好文章常以情動人,高中語文教材不乏情感豐富且內(nèi)涵比較深刻的作品,以學生的閱歷和感知能力不能輕松悟得,這時語文教師就應搭好橋梁。在運用意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感受、理解人物、故事情節(jié)等,抓住情感的主線,以興趣作先導,感性認知作助推力,讓學生在文學作品的花園中蜿蜒前行,在探尋中體悟意境之美、哲思之趣。
例如,《邊城》課文是作品節(jié)選,并不能很好地凸顯出整篇小說的悲情與意蘊。對沒有讀過原作的學生而言,也難以從湘西風俗畫卷中感悟到人情人性之美。學生常常把這顆“千古不磨的珠玉”變成“買櫝還珠”。
為此,教師在意境教學時要立足于節(jié)選內(nèi)容,通過品讀、揣摩、引導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作者情感。如教師可以在課堂的開始介紹一些湘西民風民俗來激發(fā)學生興趣。然后,教師范讀,讓學生領略意境,清雅恬靜的自然之美、神奇秀美的古老邊城就躍然紙上。同時,教師巧妙層層設問、抽絲剝繭,讓學生在討論中向更深層次漫溯,漸次理解淳樸的民風,感悟至善至美的人性。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多元引導、意境的感知、情感的觸摸渾然一體,教學效果就會水到渠成。在應用意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情感,并理解課文中蘊藏的意境。以情升境,情濃境生。
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力求延伸意境
高中生已具備一定的學習感悟能力,課堂不能僅局限于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教師還應當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選擇更豐富的意境教學模式,從而釋放意境教學魅力,有效借意境延伸作品,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作品,習得語言。
比如在詩詞的教學中,借鑒成功的《中國詩詞大會》經(jīng)驗,配樂的朗讀、伴舞的誦讀,甚至是詩詞的吟唱,或高亢或深沉,或歡喜或悲戚,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感相比于純粹的講解更能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圖像動畫、聲光電這些新鮮的方式可以渲染作品意境,情境再現(xiàn),學生深感余音繞梁、滿口余香。再如部分散文小說的教學,課文常常只是節(jié)選片段,是引子,而學生對文學的探求才剛剛起步。教師就是引路人和幫扶者,適時恰當?shù)睾Y選影視資料、推薦書目,創(chuàng)新開設講座、啟發(fā)爭鳴辯難,都能延伸作品的意境,拓展學生的視野,這恰是語文教育的意義所在。正如《乾坤草亭》所言,“不離亭子,不在亭子”,高明的語文教師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高臺玩月”的能力。
科技的進步、學生整體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讓越來越豐富的教學方式走入我們的課堂,教師的不斷創(chuàng)新會使意境教學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由教材拓展到大文本。
景、境、情的融合,體會意境之妙,感受情感之美,會讓學生在文學的殿堂里流連忘返。
總之,意境教學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意境對高中生來說并不陌生,它是學生學習作品必須直面的一個因素。高中語文教師應不斷研究、嘗試、創(chuàng)新,充分掌握意境教學法的多種技巧,結(jié)合不同作品的情感基調(diào),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靈活運用意境教學,使學生在意境中感受作品獨特的情感,體會作者語言表達的精妙之處,進而領會作品深層次的情感,最終達到融情入境、借境抒情,實現(xiàn)對作品的深度理解。
作者單位:江蘇省鄭集中學(221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