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順義區(qū)港馨小學 劉曉旭
研究美育的教育價值,發(fā)揮美育特殊的育人功能,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契機,也是教育帶有根本意味的永恒課題。美既是教育的神圣目標,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巨大力量。教育中蘊含著大量的審美因素,美育中蘊藏著深厚的教育內(nèi)涵。
在英語教學中,通過滲透美育,促使學生對教學形式和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興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時也把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活潑而有實效。
英語教學的語言不僅要具有與其他學科一樣的形象性與確鑿性,還應追求語言的韻律感、幽默感、新鮮感。作為一名英語老師,除了口語流利外,還要學點洋腔洋調(diào),注重語意與語境、語調(diào)與語速相結(jié)合?!白匀灰?guī)范的語音、語調(diào),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碑斀處熢谡n堂上講英語時,具有節(jié)奏感的語調(diào),聽起來像外國人特有的那種韻味會讓學生從聽覺上感受到語言的另一種美。
語言要風趣,有幽默感。英語教師不應總板著面孔上課,這樣學生就如芒刺在背。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課堂里常有笑的細流在潛動。在一次英語課上,當講到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A a lion B some lions C lions
有很多同學選擇A或B,正確答案為C。這時我講到選擇A的同學就喜歡一只獅子么,那其他獅子就不喜歡了么?這時選錯的同學恍然大悟,同時也明白A和B都太片面了。師生感情融洽,課堂氣氛活躍,教師要善于用風趣的語言開導學生,講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結(jié)合起來。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講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語言還要新鮮,青年學生具有好奇好新鮮的特點,新異的刺激物能引起他們的定向探求活動?!弊匀幻?、人文美能打動學生心靈,教師優(yōu)美的語言更能直接打動學生的心靈。美的語言悅耳動聽,學生不僅興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列寧說過:“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新教材“Abraham Lincoln”(《亞伯拉罕·林肯》 SEFCB Ⅰ,Unit 13)這篇課文中的林肯,要為實現(xiàn)祖國南北統(tǒng)一而獻身;而“Madam Curie”(《居里夫人》SEFCB Ⅲ ,Unit 1) 這篇課文中的居里夫人,在異國他鄉(xiāng)從事科研工作,將她所發(fā)現(xiàn)的第一批新放射性元素命名為“”,以表示她對自己的祖國波蘭的懷念和敬意,這些文章充分表現(xiàn)了林肯和居里夫人的愛國情感的崇高美。他們這種愛國主義精神,一百多年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推崇和贊揚,他們也永遠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懷念。此類文章的教學,可以讓學生真切地體驗到人類社會的愛國行為具有一種最崇高的美。教好這些文章,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情操美即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質(zhì)的人格美。 “An Interesting Life”(《有趣的人生》,SEFCB Ⅰ,Unit 26) 一課,生動地記敘了英國著名流行歌星鮑勃·蓋爾多夫為賑濟非洲饑民成功地發(fā)起、組織所有舉世聞名的流行歌星進行義演、募捐,并廣泛發(fā)動社會各界力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壯舉。又如,“A Famous Nurse” (《一個著名的護士》,JEFCB Ⅳ,Unit 16)一課,描寫富家小姐南丁格爾為救護病人和傷兵而創(chuàng)立“南丁格爾護士之家”,不顧一切地奉獻畢生精力的高貴品質(zhì)。他們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偉大人格的力量,會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鼓舞作用,激勵學生為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yè)而努力學習;同時,還會使學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華,提高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是非、善惡、美丑的辨別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走進英語教材,仿佛進入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但這美麗遠遠抵擋不住教材靈魂的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學生領略到了“三峽”之美;在反復閱讀中,學生感受到“大峽谷”之自然美;在瑯瑯的書聲中,學生體會到了為什么Jamie雖然不漂亮,但她卻像塊磁鐵,從中體會到做人之美:人是因為可愛才美。人要有禮貌禮儀。禮貌禮儀教育在英語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禮儀修養(yǎng)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質(zhì)和道德。英國和中國文化雖然相卻甚遠,但也都是禮儀之邦。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禮貌禮儀和言談舉止也是我們英語教師的一大任務。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開展各種活動能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教師在課堂里可引導學生動手創(chuàng)作,把單調(diào)的語言個體轉(zhuǎn)化為具有生動形象的藝術(shù)個體,邊聽邊做,邊說邊做,在發(fā)展聽力、訓練口語、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力和創(chuàng)造力。
美育對廣大青少年都是普遍需要的,它對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智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個人的成長,一個民族的興旺都離不開美的熏陶。我們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對自然界、社會生活和藝術(shù)作品中美好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加強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創(chuàng)造性才能的教育。美育主要是通過文學、音樂、美術(shù)、舞蹈等教學實施的。不要輕視美的教育,要積極為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使他們在美的長期熏陶中,成為美學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