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茅箭小學 王 征
批注,是對文本有一定了解的情況下,通過圈點、勾畫、注寫等方式,調(diào)動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和生活體驗來解讀文本的一種閱讀方法?!芭⑹浇虒W”是一種需要老師給予更加準確、具體的方法來指導學生進行閱讀,使學生受益終生的教學方式。
我從一年級開始就讓學生慢慢的接觸并學會用簡單的符號進行課文批注。例如,在教學《四個太陽》時,考慮到學生年齡小,對“批注”還不理解,我會對他們提出以下要求:首先,讓他們明白自然段如何劃分,標出自然段序號。然后用“О”圈出生字詞,進行拼音標注和組詞。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用橫線劃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波浪線劃出不理解的句子。用這樣的預習方法,一方面使得學生對批注有了接觸和初步的理解,這樣一年級的孩子就不會形成“預習就是讀書”這樣的老概念。另一方面,讓學生從這樣簡單的批注方法開始,慢慢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從二年級開始,學生應(yīng)該學習在符號批注的基礎(chǔ)上,做簡單的文字批注,即在有所感處簡單寫一兩個詞語或短句,在交流時說具體說完整。
中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在此基礎(chǔ)上增加批注方法。比如,一是找出文章中不理解的詞語,不僅僅用符號圈出來,還通過查字典或者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在旁邊寫出詞語的意思。如在預習《可貴的沉默》時,文中“蘊藏”“霎時”“赦免”“稚拙”等不理解的詞語,學生可以在課前預習時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批注,這樣就不需要老師在課堂上花大量的時間來逐字講解每個詞語的意思,既提升了課堂效率又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是用“_____”劃出好詞好句。并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悟。如有學生在預習《和時間賽跑》時,劃出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和“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兩句話,還有些同學在旁邊批注句子的含義以及珍惜時間的意義。
三是“?”標在有疑問的地方。在每篇課文學習前,我通常會讓學生把自己不懂的內(nèi)容用問號標注出來,等到上課時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拿出來分享,全班師生一起來解決。
課前自由批注,可以讓學生掌握批注方法的同時熟悉課文內(nèi)容,在老師上課時,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也會更高,課堂效率得到保障。
一年級在教學《四個太陽》這一課時,我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圈出小作者畫了哪幾個太陽,分別送給了哪幾個季節(jié)。讓低年級的孩子對批注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并知道帶著問題進行批注。中高段的課文篇幅較長,用批注式的學習方法會更加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如《她是我的朋友》這一課中描寫阮恒獻血的幾段話:“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比w學生對這一段話做專題批注。首先,我先自己走進文本,和堅強勇敢的小阮恒進行對話。當我說出認為好的句子時,同學們也開始蠢蠢欲動,這時候我會先提醒學生可以從具體的句子所體現(xiàn)的人物心情、動作、語言、神態(tài)描寫、寫作技巧、朗讀方法和自己的感受等方面進行批注。于是有學生在“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旁邊批注:體現(xiàn)出阮恒此時緊張的心情;有學生在“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迸赃吪ⅲ河脛幼髅鑼戵w現(xiàn)出阮恒以為自己會因為獻血而死,所以害怕的哭了;也有同學在這一段最后寫:運用大量的語言、動作描寫來體現(xiàn)阮恒的堅韌性格和無私奉獻的品質(zhì);還有學生總結(jié)到:阮恒是一個愿意為朋友犧牲自己的小男孩。這樣的專題批注,使學生認知了阮恒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光輝形象,又對文本的文字運用之精妙體會得深入全面,這顯然是問答式講授所不能達到的。
課中批注有了老師的示范,同學們對批注的興趣越來越大,使得他們也認真的開始思索文章中的句子哪些用得好,值得學習,又或者從中明白和領(lǐng)悟出的道理。這樣學生才真正地走進課文,對于課文內(nèi)容領(lǐng)悟的更加深刻。
學生在學完課文后,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這時進行二次批注會有更好的效果。既是對原有批注的補充、修正、鞏固和提高, 又能作適當?shù)臄U展、以檢驗閱讀效果,提高閱讀能力。如讀完《媽媽的賬單》,文中小彼得通過媽媽的賬單而明白媽媽對她的愛。教師引導學生課后批注,提高認知的深度和廣度。有的寫生活感受的:“媽媽的愛如同大海,源源不斷,無邊無際”;有的表達內(nèi)心情感:“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關(guān)愛,從而決定認真學習,長大報答媽媽。”有發(fā)出感嘆的:“每位媽媽都是最偉大的人?!庇新?lián)系實際,舉例子的:“媽媽在生病時照顧自己,每天早上做好早餐,送我去學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通過生活中的小事感受到母愛?!边@樣的拓展批注使得學生和文本產(chǎn)生了共鳴,抒發(fā)了真實的感受。當然,除了直接在文中進行書寫批注之外,還可以進行讀寫積累。比如:學生很喜歡每周五下午第一節(jié)的閱讀分享課,同學們在這節(jié)課可以暢所欲言。無論是在作文書中摘抄的好詞好句,還是在課外書中發(fā)現(xiàn)的有趣的語文知識,或是分享讀書筆記、感受等。都可以互相討論交流,我會以投影的方式展示出優(yōu)秀的批注,同學們互相學習,在常規(guī)的批注方法基礎(chǔ)上又“發(fā)明”了很多新穎的批注方式。
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思維方式,可以說精彩紛呈。課后的擴展批注,促進了課內(nèi)與課外、知識與能力、認知與情感的有機結(jié)合,不僅使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更可貴的是讓學生的心靈與文本進行真誠的對話,從而提升閱讀質(zhì)量,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批注式閱讀是學生思維的過程,也是一種有效的在閱讀方法,學生如能夠掌握這種方法,靈活運用到自己的語文學習中去,對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語文素養(yǎng)會有很大的幫助。需要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批注式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閱讀,從而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