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寧
傳說很久以前,人類還沒有文字的時候,人們常用結繩的辦法來記事。
結繩記事,就是在繩子上打結來記錄事情。如果發(fā)生了一件大事,人們就在繩子上打一個大結,如果發(fā)生了一件小事,就打一個小結,如果是連續(xù)發(fā)生的事情,就打一連串的結。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隨著時間的流逝,事情越來越多,用來記錄事情的繩子上,打的結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亂。最后繩子成了一團亂麻,到底記了什么事,誰也說不清了。
后來,黃帝的史官倉頡決心創(chuàng)造出文字,造福天下。倉頡的長相很特別,據(jù)說,他長了四只眼睛。倉頡日思夜想,仔細觀察。他看盡了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最后,他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并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倉頡把這種符號稱為“字”。從此以后,漢字就誕生了。
古人造字有六種方法,叫“六書”。這六種造字的方法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
平日里,在語文學習中經(jīng)常能遇到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
象形字就是一幅畫,很好認,比如:日、月、山、石……
指事字就是用相關的筆畫,標示出字的意思,比如:上、下、刃……
會意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構成,這些獨體字的字形或字義合并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比如:休、鳴、塵……
形聲字是由兩部分組成:形旁和聲旁。形旁是指事字的意思,聲旁則表示字的發(fā)音,比如:清、悶、媽……
今天,我們要了解的是“假借字”。
“假借字”中的“假”也是借的意思。《說文·序》中說:“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我們一起來認識幾個假借字吧。
“夕陽、夕照”這兩個詞中,其中的“夕”字指傍晚。表示傍晚已經(jīng)有了“暮”字,為什么還要“夕”字呢?“夕”是假借什么字造出來的呢?
我們再看看其他一些用到“夕”字的詞,與“暮”有什么區(qū)別:除夕、前夕、今夕。這里的“夕”除了指傍晚外,還包括黑夜,也就是從太陽落山到第二天天亮這段時間。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澳骸焙汀跋Α倍际潜硎緯r間的名詞,但是“夕”指的時間更長?!澳骸笔菑奶柭渖竭@個角度來造字,所以有“日”字;“夕”是從月亮出來這個角度造字,所以要借用“月”字。所以“夕”這個字在甲骨文中是“月”字。后來,為了區(qū)分,就給夕加了一橫,表示現(xiàn)在的“月”字。
原來,“夕”字是借了古字中的“月”字來表示的。你明白了嗎?
“夏天”的“夏”也是一個假借字哦,“夏”字的本義是指“猴子”。
夏天是猴子活躍的季節(jié)。猴子靈巧可愛,甲骨文早就畫出它調皮的樣子:張開前肢,翹起尾巴坐著的猴子。金文、篆文逐漸改變字形,隸書把表示前肢的部分省略,寫成了上面有點像頭、下面像后肢和尾巴的“夏”。
大約在禹統(tǒng)治中原的時候,四周的少數(shù)民族進入中原。在少數(shù)民族看來,中原人更富有智慧,他們稱中原人為“猾夏”,意思是“狡猾得像猴子”。因此,中原被稱作為“夏”,后來與“華”合用,稱為“華夏”。
原來表示猴子的“夏”字,被借用來表示“夏天”的“夏”,那猴子該怎么辦呢?后來,人們?yōu)楹镒恿碓炝艘粋€形聲字“猴”,把這個問題解決了?!跋摹弊直緛肀硎竞镒拥囊馑迹髞肀唤栌脕肀硎鞠奶?,這個字再也不還給猴子了?!跋摹笔且粋€假借字。你明白了嗎?
“東”字的繁體是“日在木中”,“木”字中間夾個“日”字。甲骨文的“東”是個象形字,本義是種子的“種”?!都坠俏暮霞分杏羞@樣的記載:“王商(賞)其東。”“商東”就是賞賜種子。金文的“東”字,就像豎著的裝有種子的袋子,上下兩頭還有系緊繩子的“繩頭”呢。
表示種子的“東”字怎么被借用來表示“東方”的意思呢?
原來,中國處在北半球,每年春季氣候轉暖,從太陽升起的方向,吹來和煦的風。這時候,農民開始播下種子,莊稼會適時地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于是,就借用表示種子的“東”來指太陽升起的方向,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
你一定會問,那表示“種子”該怎么辦呢?人們另造了一個形聲字“種”來解決了這個問題。
原來,“東方”的“東”是借用了表示種子的字而成的?!皷|”是一個假借字,你明白了嗎?
假借字有點“霸道”,把表示其他意思的字借用過來,不僅借用過來,而且再也不還了,這真是一種很有趣的造字法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