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連江縣浦口中心小學 王金福
“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的介入,為數學教學構建了一個無限開闊、信息豐富、交互靈活的學習環(huán)境。而對于教師來說,一對一數字化環(huán)境既是一個有效的輔助手段,也對教師的研究水平進行了考驗,只有善于鉆研文本、把握學生知識結構、心理特征的教師,才能夠最大限度地設計出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堂教學,實現學生和教師個人的雙向發(fā)展。那么“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平臺如何使用才能實現個性化學習,體現課堂的高效呢?
“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是學生實踐的課堂、探究的課堂,通過這些實踐與操作,讓學生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從中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往往只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訓練,而生活性、實踐性、探究性等學習內容需要進行觀察、操作、猜測、調查、分析、歸納和整理等等,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多種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所謂“人機交互”就是一種發(fā)展性的主客互動?!皺C”就是教學客體,即網絡平臺,“人”就是教學主體,即教師與學生。在這兩個主題中重要的是教師要促進學生與多媒體設備的互動。同時,“互動”要動在“過程思維”中,動在“探索活動”中,這樣才能挖掘學生的潛力,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并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在通俗課堂中,教師要快速、及時地了解每一個孩子的學習動態(tài),掌握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一對一”數字化課堂為教師更快速、及時的了解孩子的掌握情況,提供了可能,這是對通俗教學的一次革新。
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雖然經過了積極探索,但匯報時只能呈現探究的結果,而探究的過程卻很難展示。而“屏幕廣播”軟件是老師監(jiān)控學生學習的好助手,常用的廣播功能能讓學生迅速進入和退出學習狀態(tài)?!氨O(jiān)控功能”能幫助教師實時調控多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發(fā)現他們學習問題,從而在第一時間發(fā)現、記錄并解決孩子探究過程中的問題。
課中,我多次使用了網絡教室監(jiān)控軟件,如在瀏覽學生課前作品、學生進行組合圖形面積的探究過程中、學生展示交流各種方法時,都及時運用了監(jiān)控功能,不僅發(fā)現多個學生的多種不同方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及時調控了孩子的自主學習動態(tài)、進程,增加了課堂的有效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針對性。
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相比有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它能根據需要,調用多款軟件參與。在傳統(tǒng)課堂中,要讓孩子展現自己的設計往往會花費較長的時間,得到的圖形卻也常常無法令人滿意,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課堂的有效學習?!耙粚σ弧睌底只虒W環(huán)境下,能通過運用畫圖軟件,讓孩子的思路快速的實踐于課堂中。
在《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中,課前運用畫圖軟件,將幾個基本圖形設計成美麗的圖案,在課中再次運用畫圖軟件進行自主探究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學生能通過畫圖軟件,更直觀地展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掌握情況更具體的呈現,進而為老師和同學的及時有效評價,創(chuàng)造了條件。
這種利用“一對一”數字化學習資源優(yōu)勢,去掉了繁瑣的構圖,變復雜為簡明扼要,促進了學生對信息的有效加工,并將之最優(yōu)化,大大節(jié)省了學生探究的時間,使重點得以突破,難點得以化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在通俗課堂中,學生獲得評價往往是來自教師單方的,學生也更多的是定位于被評價者的角度,這是我們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一直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于這樣的模式,因為我們根本無法設想在有限課堂時間內如何實現學生間的評價。“一對一”數字教學環(huán)境下的“知好樂”平臺,為學生間的相互評價提供了可能。
在學生學完新課后,每一位同學在自己的電腦上完成練習,正確則可以通過下一關;錯誤,則給出提示或鼓勵,讓學生再繼續(xù)思考。這一評價功能,大大減輕了老師批改作業(yè)的負擔;其次,對于系統(tǒng)自動生成的評價,學生也能進行自我反思,無形中激活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主性。
“知好樂”平臺中的互動討論區(qū)有留言板評價功能,通過實踐發(fā)現,學生對于類似于QQ留言的留言板評價功能很感興趣,而且也十分在意老師、同學對自己的評價,這種處于公開的交互式的評價,不僅能讓孩子收獲更多的評價,瀏覽更多人的評價,評價更多的人,在一定程度上還減少師生面對面的壓力,更能被一些膽小、不愿提問的學生所接納。
學生經過系統(tǒng)評價與他人評價后,會自動產生對自我的評價,思考自己作業(yè)時是否認真,作業(yè)效果是否差異比較大。從而反思自己的不足,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激活學習數學的興趣。
將課堂的具體教學流程,重難點的詳細講解,拍攝成微課視頻,放在互動平臺中,提供給學生點擊查看,不僅能讓學生有效鞏固當前課堂的知識,回顧總結當前課堂的內容,更能作為多媒體素材保存,供今后可以讓學生查閱。在復習的時候,只要通過查看微課視頻,就能幫助學生回憶當時的課堂去情景,達到較好的復習效果。
總而言之,“一對一數字化”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是對“先學后教”、“以生為本”理念的一種革命性的探索,它就像一扇神秘的門,這扇門通向的是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能夠實現“生本”、“自主學習”的世界。在這種形式下的教學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學習,將自主學習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