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燕
白居易在一篇《池上篇》中曾說:“十畝之宅,五畝之園,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謂土狹,勿謂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他在講述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庭院情趣。
曾到過蘇州很精致的園林,它們處處彰顯主人的妙趣。在不大的院落里,山水、花鳥、小船、竹子、紅花,一切都恰到好處。多一枝嫌多,少一抹不足。在主人的會客室里,鏤空雕花的窗外,恰是一幅自然四季更迭的畫卷,讓人不由得稱妙。
現(xiàn)代人,居住在高層的“火柴盒兒”里,有個院子,已經(jīng)越來越成為一種奢望。于是,在遠離城市的鄉(xiāng)下,我買下了一個小小的院子,從此終于圓了自己的田園夢想。有個院子,真幸福!
每到周末,回到小屋,我的心情仿佛都突然愉悅起來。鄉(xiāng)下沒有了城里的燈光,月色就顯得更清亮了起來。似乎為了迎接我的到來,那些在城市里聽不到聲的小蟲、小蛙都歡呼雀躍般的,為我演奏一場聲勢浩大的音樂會。我總是喜歡靜靜地站在我的平臺上,聆聽自然天籟的歌聲,遠山如黛,到處散發(fā)著植物的清香。此時,我已然成為自然天籟中的一分子,沐著月光,聽著歌聲,悠然起舞。
院子不大,長寬各六米,圍成了一個四四方方的形狀。中間我留了一條小路,兩側(cè)一邊是花,一邊是菜。種花的一側(cè),已經(jīng)妖嬈地開出了各種顏色的玫瑰。喜歡這種帶刺的花兒,香氣極足?;ㄊr唯美,即使開敗了,花瓣兒也可以泡澡或夾在書頁中。小屋里有各種各樣的花瓶,里面的鮮花,不用質(zhì)疑,全都是新鮮的花朵。那些盛器自然也五花八門,有樣子笨笨的陶罐,也有如美女細腰的長頸玻璃瓶,還有憨態(tài)可掬的卡通杯,走在小屋里,到處縈繞著香氣。
種菜的另一側(cè),也讓人欣喜。我們親手種下的西紅柿、茄子,都已經(jīng)結(jié)出了大大的果實,你伸手可摘,隨即就能進入油鍋翻炒。而絲瓜,似乎格外喜歡二樓的平臺,早早地爬上去,黃色的花朵紛紛落下來,而后你驚喜地發(fā)現(xiàn),它竟然開始結(jié)出長長的絲瓜來。甚至你不留心時播下的一兩粒種子,也會茁壯地生長起來。在小屋里,我開始懂得了四季的輪回,時令與節(jié)氣,這與待在四季恒溫而不知寒暑的辦公室格子間里,完全是不同的感受。
有個院子,就可以隨意地養(yǎng)一條小狗,而絲毫不用顧及樓上、樓下鄰里的目光。小狗喜歡田園,喜歡這個可以自由奔跑撒歡的世界。它會好奇地看著一只青蛙,也會開心地奔跑。我們喜歡到山里去,小狗兒就搖著尾巴,很開心地跟著我們。于是,以我們的小屋為中心軸點,我們把大山里每一個褶皺里藏著的美麗風景,動人故事,都一一去發(fā)現(xiàn)和聆聽。
不出行的日子,我們喜歡坐在小院里,真正的“花前月下”泡一壺茶,不管是龍井、普洱還是鐵觀音,只有和著花香,懷著淡淡喜悅的心情來品,那滋味才更加悠長。此時,你會感覺,自己的心終于寧靜、自由,仿佛放空了一切,只聽得鳥鳴,聞得花香,陶醉在自然最普通卻最打動人心的一切中。
有個院子,我與自然山野相對,感受春的勃發(fā)、夏的蔥蘢、秋的收獲、冬的簡潔。在這里,我開始學會思索,學會尋找人生的樂趣。在小院里讀書、做畫,慢慢地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有院如斯,真好!
選自《意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