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qū)大研中心小學 和愛清 和春菁
【教材簡析】
本文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抓住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的最后一分鐘的所見、所聞、所思,傾訴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涌上心頭的萬千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全詩共有4個小節(jié),整首詩語言凝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熱烈,作者那沸騰的熱血與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中。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的5個生字。
2.抓住典型詞語、短語、句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歌。
3.品味詩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難點:品味詩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準備】
學生:查找并閱讀與香港歷史有關的資料。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師出示香港夜景圖片,并提問:相信同學們對圖片上的地方并不陌生,這是什么地方呢?(學生回答)
2.師談話:對,這就是有著“萬國市場”“美食天堂”等美譽的,被稱為“東方之珠”的香港。對于香港,有一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同學們知道是哪一天嗎?(學生回答)
3.揭示課題: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回到香港回歸前的最后一分鐘,去重溫那萬眾歡騰的歷史時刻。學生齊讀課題,教師板書課題。
1.多媒體出示本課難讀、易錯詞語,先開火車讀,再齊讀。(出示詞語如下)
傾聽 叩問 骨髓 挺直 脊梁 剎那
寂靜 硝煙 鑄進 悄然 扎根 紫荊
2.多媒體出示短語,指名學生讀短語。
旗幟的形狀 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梁
剎那的寂靜 顫抖的嘴唇
撕碎的歷史教科書 深入骨髓的傷痕
嶄新的日出 世紀的鐘聲
1.自由讀詩歌。(提示:和詩人一起去聽、去看、去想,去體會詩人在詩句中所表達的心情。)
2.指名學生交流詩人在詩句中所表達的心情,教師相機板書。
師總結談話:作者表達的心情可真多呀!這些心情就藏在詩的 字里行間,接下來就讓我們再次走進詩中,去聽一聽,看一看。
(1)指名學生讀詩的第一小節(jié),再交流作者傾聽到了什么?(風雨歸程、腳步、心跳和叩問)感受詩人的激動心情。
(2)指名學生讀詩的第二小節(jié)。
學生交流:在最后一分鐘,作者看到了些什么?(旗幟、旗桿、香港的土地和天空、嘴唇等)
教師重點指導學生理解“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梁”“微微顫抖的嘴唇”等特寫鏡頭,引導學生感受五星紅旗在香港的上空升起時,中國人民內(nèi)心的那一份激動和自豪。
(3)指導朗讀和背誦第二小節(jié)。
全班齊讀第二小節(jié),多媒體課件出示填空,借此指導學生背誦詩的第二小節(jié)。(背誦練習如下)
最后一分鐘
是____的形狀,是天地間____,是旗桿——____,是展開的____, 是萬眾歡騰中____,是寂靜中____,是誰____一遍又一遍___那個名字:____!
師:在香港回歸前的這一分鐘,此情此景,作者不由得想起了香港的歷史,在詩中哪一小節(jié),作者想起了香港的歷史呢?(第三節(jié))接下來,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去看一看:香港的歷史到底是一段怎樣的歷史?
(1)指名學生讀第三節(jié),其他學生思考:香港的歷史到底是一段怎樣的歷史?
(2)指名學生交流:香港的歷史是_________的歷史,你是從哪些語句體會到的?
(3)多媒體出示聞一多的《七子之歌——香港》,教師誦讀,學生進一步感受香港噩夢般的歷史,感受香港離開母親懷抱的痛楚!
(4)出示“香港歷史資料”,學生默讀資料并談感受。(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感受香港的滄桑歷史和風雨歸程,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師小結:穿過歷史,歷經(jīng)風雨,香港最終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在香港回歸的那一刻,人們又懷著怎樣的心情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詩的第四小節(jié)去感受人們的心情。
(1)學生齊讀第四小節(jié),感受香港回歸后人們滿懷期待的心情和對香港的美好祝福。
(2)指名學生交流:從哪些語句感受到了人們的欣喜、人們的期盼、還有人們的祝福?
1.總結獻祝福:這節(jié)課,我們與作者一起重溫了香港回歸前的最后一分鐘,一起去傾聽、去見證、去回憶……如今,時隔19年,香港以更加迷人的姿態(tài)吸引著中外游客,成為了人人向往的旅游勝地,在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更好的發(fā)展,相信香港的明天會更好!讓我們一起把最誠摯的祝福獻給香港,也獻給我們的祖國!
多媒體出示祝福語,師生同讀獻祝福:祝福香港明天會更好!祝福祖國繁榮又昌盛!
2.課后作業(yè)。
模仿詩的第二小節(jié),試著自己寫幾句詩:
最后一分鐘
是____,
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