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河池市鳳山縣長洲鎮(zhèn)郎里小學 韋彥芬
我是2013年通過招考進入教師隊伍的一名教師,心中有個夢?!爸袊鴫簟笔侵袊藶閷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愿望,“教育夢”是中國人為實現強大教育的期待,“教師夢”是廣大人民教師讓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的情懷。
愛是人類的永恒主題,每個人都需要有愛。教師對學生的愛一是像慈母般的溺愛。要像母親一樣,天天守護著學生,關心學生的生活、關心學生的痛苦,為學生排憂解難,用自己的臂膀擁抱著每一個學生,用自己的汗水澆灌每個學生的心田,用自己的鮮血注入每個學生的血液里,讓學生感知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的愛!二是像慈母般的撫愛。三是像慈母般的關愛。教師關愛學生,不僅僅關愛學生的身心健康、安全保護或語言和數理邏輯方法的發(fā)展,更多的是關愛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各種良好習慣的形成,讓所有的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不僅僅關愛成績好的學生,更多的是關愛“后進生”,讓所有的學生都沐浴在教師慈母般的大愛之中。
“耐心”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柔性教育的舉措?!澳托摹本褪墙處煂W生教育有著期待的情懷。針對非健康學生的教育,教師要有耐心。一是理解與寬容。學生是接受教育者,教師必須從靈魂的深處去接受、理解與寬容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二是尊重與鼓勵。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愛好與興趣,讓學生的愛好與興趣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再次,教師要認真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和潛能,多給予表揚,善于給學生揚長避短,委以重任。讓他們約束自己、控制自己、樹立信心,提高他們各方面的能力。三是提高自身修養(yǎng)和恒心。教育是一項良工琢玉的工程,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可能遇到很多很多的難事、怪事。首先教師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為人師表,控制情緒,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其次教師要持之以恒,明白“誨人不倦”“滴水穿石”的道理,對學生的教育不能出現斷面,不能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落伍。
“童心”都是兒童的天性,是兒童學生對教師的一種強烈的渴望與教師陽光心態(tài)的一種體驗。教師除了具有愛心、細心、耐心與責任心外,小學教師還要具有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教師的“童心”,附在學生的情感上,可以讓學生更加走近教師、親近教師、敬畏教師;教師的“童心”,附在學生的生活上,可以讓學生更加懂得生活,生活過得更加快樂和幸福;教師的“童心”,附在學生的學習上,可以更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例如,我在上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根據教材的內容,講一些兒童故事、自編一些兒童歌謠或開展一些童趣活動,讓課堂變成學生的樂園,使課堂教學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去年任課伊始,我利用簡單的數字關系,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程度,自編了《上課謠》,成為學校的文化和學生的童謠,對激發(fā)學生的“童心”和各種良好品質的養(yǎng)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發(fā)展時期,善于反思或著力探究學生的所想、所愛,讓快樂和幸福真正伴隨著學生健康成長。
教師只要擁有“童心”,就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給學生以真摯的愛,用最恰當的方式教會學生知識和技能。
“細心”要求教師對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所了解與掌握。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由于種種的原因,學生的愛好、品德、品行和各種習慣都有所不同,甚至隨著年齡和教育環(huán)境而變化無窮,有的是符合成長規(guī)律,有的是雜亂無章,有的是突發(fā)性事件,構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世界。因此,教師應積極地、認真地了解或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品德、品行或各種愛好、習慣以及家庭教育環(huán)境等,同時平常要多發(fā)現、多觀察、多留意學生在某一時期發(fā)展的動態(tài),尤其是心理素質的變化以及突然間的異常變化。教師要認真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特質、變化情況,深入分析,找出源頭,找出隱患,從“嚴”,從“細”,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潛移默化教育。
教師必須持有一種嚴謹治學的工作態(tài)度,教師只要對學生各方面認真、細致,做一個有心人,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才能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和針對性,才能讓學生的成長得到全面發(fā)展。
“責任”是完成崗位工作職責的前提和基石,“傳道、授業(yè)”是教師的神圣職責。教師要完成這個神圣的職責,必須要有一顆最崇高的“責任心”。教師的“責任心”主要體現在崗位上,一是敬業(yè)愛崗。首先,教師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才華、心血、智慧全部撲在教育上、撲在學生身上,全心全意為教育服務。其次,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生觀,不斷增強教書育人意識、管理育人意識和服務育人意識,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愛學生之所愛。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二是在工作中要有較強的洞察力、責任感和凝聚力。因此,教師在工作中,必須不斷立師志、練師功,修師德、鑄師魂,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和道德、文化水平,勇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盡職盡責完成本職工作。三是有奉獻精神。教師的工作很繁瑣,除了課時教學外,還課余時間給學生輔導,晚上寫教案、批改作業(yè)以及查閱、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教師一生的真實寫照。
教書育人是一項艱苦而復雜的工程,人性的深邃,成長的漫長,過程的瑣碎,需要我們用心去面對。只要我們擁有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童心的“圓夢”教育,只要我們在工作中保持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崇高的奉獻精神,愛崗敬業(yè),開拓創(chuàng)新,明天的“教育夢、中國夢”一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