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華 羅鯤(湖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 湖南 長沙 410131)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大幅提升,我國開始把目光放在體育項目上,畢竟全方位發(fā)展才能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本文將對武術散打這個競技體育項目作出介紹。武術散打是一種以雙人對抗形式進行比賽的項目,它對選手們的動作做出了規(guī)定。近年來,國際上愈發(fā)對此項目引起了重視。在比賽的過程中,選手需要調動身體四肢,在不違背規(guī)則的情況下作出防守以及攻擊性的動作,這就要求選手必須具有良好的協(xié)調性和平衡性,才能夠在比賽中脫穎而出。我們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訓練已經不再適用,需要尋求更加科學完善的理論訓練體系,因此,核心部位訓練策略就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這種核心部位訓練策略是針對運動員們的腰、腹等部位進行訓練,來提升運動員們的協(xié)調性和平衡性以達到效果的。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武術散打的隊員們,開始研究如何加強這個項目的訓練。要想成為高水平的體育強國,就必須擁有一套科學完善的理論訓練體系。專家們通過查閱人體結構的相關資料發(fā)現,對于武術散打這一項目來說,支配人身體活動的核心部分是腰、腹以及軀干等部位,對這些部分的肌肉進行專門訓練可以明顯提升運動員們的競技水平。長期對肌肉進行訓練,可以使肌肉的橫向纖維以及縱向纖維變得更加強健有韌性,也就能更好的增強運動員的力量。此外,肌肉也是有記憶的,長時間做相同的動作可以讓肌肉產生記憶,再遇到相同情況時會下意識做出反應,這對于武術散打這樣的競技體育項目是很重要的。
生理學家們通過觀察發(fā)現,核心力量是由身體里的肌肉支配的,肌肉具有穩(wěn)定以及控制身體平衡的能力。武術散打這個項目恰好需要運動員們具有這種平衡能力,因此進行肌肉的專門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武術散打這個項目在比賽中是根據雙方運動員的對抗情況進行判定的,所以只是單純地練習擊打力以及擊打技術是不夠的,對動作的控制更加重要,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進行肌肉訓練的重要性。從生理學這個角度分析人體的生理結構,我們可以發(fā)現,人身體的核心部分可以控制重心的移動,經常進行鍛煉,我們的核心力量控制性也會增強。武術散打其實也需要身體具有很好的協(xié)調性,協(xié)調性好的人可以保證動作的完成質量,擊打到對方選手有效部位的可能性也更大,也就更容易取勝。比如:在比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對手進行攻擊需要側身進行閃躲,這就十分要求選手的平衡性,而我們所說的核心部位的肌肉訓練方法剛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古代的習武之人經常要練習蹲馬步,這在核心部位理論體系中也是有依據的,蹲馬步可以使脊椎以及骨盆等部位的肌肉更結實,身體也能更加穩(wěn)健。
認真分析了武術散打這個項目之后,我們總結出了這個項目的核心部位有:髖部、臀部、腹部和以脊柱為核心的軀干等部位。在找出了這些部位之后,我們就可以針對這些部位進行專門的訓練,不過目的并不僅僅是提高肌肉力量,還為了提高運動員身體的協(xié)調性以及穩(wěn)定性,從而使運動員們能夠更好的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進行核心力量訓練的初期就是培養(yǎng)穩(wěn)定性,其次再配合訓練速度、敏捷性以及協(xié)調性,此外核心力量的訓練,歸根結底也是力量訓練,所以需要將三者進行結合,才能更好地完成比賽。
進行核心部位訓練的方式有很多,最簡單的就是徒手訓練,不依靠任何的器材,不過這屬于比較初級的訓練方式,效果對于剛剛練習武術散打的人可能比較好,對于那些訓練時間很久的人來說,效果并不明顯。徒手進行的訓練一般有:俯臥撐、仰臥起坐、平板支撐等等。但是訓練強度在最初并不大,是在進行一段時間后再加強強度的,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
除了徒手訓練,我們還會借助器材進行核心部位的訓練,這種訓練一般是指通過器材或者做指定動作進行訓練,這種方法對于訓練運動員的核心肌群以及參與競技體育的能力有很大作用。根據目前武術散打的競技內容,核心力量訓練項目主要借助的器材有:滑板、蹦床、健身球、接力棒以及懸吊帶等等。運用這些器材能夠很好的幫助運動員們保持平衡、維持動作,只有打好了基礎,運動員們的動作才能更加靈活、敏捷。在訓練開始前就要讓運動員們知道,訓練必須專心致志,不能有任何懈怠且要嚴格執(zhí)行,訓練過程中教練員們也會嚴格監(jiān)督的。訓練方案主要是針對穩(wěn)定性、肌肉的力量等方面進行訓練。針對穩(wěn)定性的訓練主要是增加肌肉的記憶,再碰到類似的狀況能夠適應并做出記憶中的反應。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說,底盤穩(wěn),穩(wěn)定性肯定好。這樣的話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底盤穩(wěn)的人,他的腰椎穩(wěn)定性很好,平衡能力自然也就好。在穩(wěn)定性的訓練中,主要是做墊子上單腿跪的平衡、俯臥撐姿勢平衡、燕子式平衡等等多個項目,這項訓練不需要動作過于激烈,還是以靜止和穩(wěn)定為主,訓練的次數會非常多,還會逐漸增加堅持的時間。針對肌肉的力量訓練主要是為了充分調動肌肉,保證單個動作的完成質量。在核心肌肉的力量訓練中,主要是做夾球兩頭起、懸吊式俯撐推拉的練習等等,將靜態(tài)的力與動態(tài)的力進行完美的結合。此外,進行懸吊帶的訓練是加強運動員們的身體柔韌性,柔韌性好的話,在進行拉伸等動作時能夠有效減少運動的損傷,就算出現損傷,恢復的速度也會比一般人要快的多。用懸吊帶增強柔韌性的方法在傳統(tǒng)中一般是沒有的。不過,不管是哪種訓練方式,還是要依據運動員們的身體素質制定的,畢竟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能夠適應的強度、訓練的時間是不同的,如果對所有人都是一概而論,那么效果也不會有多好,達不到應有的預期。
此外,在加強訓練的同時,還要注意運動員們的身體情況,為他們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補充適當的營養(yǎng),也要給她們一定的睡眠時間,這樣才能使他們的身體處于最好的訓練狀態(tài),才能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進而為國家爭光。
現代的體育事業(yè)是依據科學的理論訓練體系進行的訓練的,不過,正所謂人各有異,這套科學訓練體系也是為每個人量身定制的,在制定計劃前首先要了解運動員們的身體狀況以及技術的掌握情況,制定出適合他們的核心部位訓練方案。而對運動員們進行訓練的教練員,也要在思想上認識到現代競技體育的優(yōu)勢,這樣才能讓我們國家的競技體育得到進步。許多教練員們已經從事這個行業(yè)很多年了,在他們的認識中,傳統(tǒng)的訓練方法根深蒂固,他們很難去接受新的訓練方法,這樣是不行的。不過,雖然他們的觀念陳舊,但是他們對于這一項目的經驗非常豐富,這是非常寶貴的。因此,為了改變他們的觀念,需要對他們進行培訓,還要為他們開設心理課,讓他們全面的認識到現代競技體育的優(yōu)勢,學會運用高科技技術幫助運動員們提升實力。只有端正了內心的態(tài)度,才能使我國的競技體育發(fā)展的更好。
若想對運動員們進行正確的指導,教練員們一定要具有很好的專業(yè)素質,要懂得很多東西,這樣才有資格去指導運動員們。進行武術散打教學的教練員一定要持證就業(yè),沒有專業(yè)的資格證書是不能被錄取的。此外,他們還必須掌握核心部位訓練的方法,擁有一顆不斷進取、學習的心。另外,國家可以多組織一些武術散打相關的比賽,鼓勵對此有興趣的人都來參加,請專業(yè)的人士對他們的表現進行評估,吸引更多擅長武術散打的人才來為國爭光。進行專業(yè)指導的教練員們的水平也要時時評估,保證專業(yè)指導教學的質量。
倘若武術散打訓練方式單一的話,運動員們遲早會產生厭煩感,這就對訓練很不利了。教練員們需要多想一些有趣的方式來引起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從內心就愿意進行訓練,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進行了核心部位訓練之后,武術散打運動員們的動作完成的非常好,動作的擊打力量非常強,能夠更好的回擊對方選手的攻擊。在競技體育的賽場上,武術散打運動員們需要嚴格遵守規(guī)則,完成自己的技術動作,并能保持良好的穩(wěn)定性以及協(xié)調性,能夠在對方的攻擊下巧妙地閃躲過去,避免失分。因此,進行核心力量的訓練非常有必要,這樣能夠幫助運動員們保持平衡、維持動作,只有打好了基礎,才能去追求更高水平的技術動作。在進行了核心部位訓練之后,運動員們的穩(wěn)定性、平衡性以及協(xié)調性都有了明顯的改善,在應對對手的攻擊時顯得很輕松,很容易就能夠躲過去,在閃躲的過程中也不會出現摔倒或者壓線犯規(guī)的問題了。而且運動員們的力量也比以前增強了不少,攻擊時可以給對手造成很大力的打擊,讓他們無力做出反擊,肌肉以及各方面的身體素質也有所增強。在國際比賽中,更好的為我國的競技體育事業(yè)增光添彩。
此外,在進行了核心力量訓練之后,武術散打運動員們的動作完成度明顯提高,以前做不到的技術動作,現在也能夠做出來,一整套動作完成的相當連貫,行云流水,基本不給對手留下太多的反擊的機會,以前經常犯的錯誤也明顯減少,動作遲緩的情況更是沒再出現,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通過對武術散打核心部位的訓練方法進行探究,從武術散打核心部位訓練的理論基礎、武術散打中對于核心部位的訓練以及武術散打核心部位訓練意義等角度進行分析,提出了對武術散打的一些建議。此外,還對教練員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方面提出了要求,使這些人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專業(yè)人士,能夠對運動員們進行最專業(yè)的指導。希望能夠為國家的體育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有一點參考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劉維明.現代核心部位訓練理念在武術散打訓練中的運用[J].體育時空,2017(19).
[2]張培申.體能訓練新方法在綿陽師院武術散打隊中的應用[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19(1).
[3]李昌錦.青海省普通高校武術散打教學開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
[4]郝震.武術散打運動在中醫(yī)類院校多元化推廣策略[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5).
[5]李信厚,馬學智,楊建營.散打實戰(zhàn)中的“綜合技擊”原則之技理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