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者健(廣州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保健與康復系 廣東 廣州 510000)
功能性體能訓練作為一種新興的訓練理念,在出現(xiàn)伊始就因為其獨特的訓練方式和突出的訓練成效得到了廣大體育科研人員和一線實踐人員的關注。綜觀目前功能性體能訓練理念在我國體育領域的應用現(xiàn)狀和科研現(xiàn)狀可以發(fā)現(xiàn),近些年功能性體能訓練已經(jīng)在我國競技體育領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和較為深入的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競技體育體能訓練模式和體能訓練方法的變革。但是與此同時也發(fā)現(xiàn),相較于競技體育領域而言,功能性體能訓練在學校體育教學領域的應用和研究卻明顯不足,很少有學校將功能性體能訓練引入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涉及功能性體能訓練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研究文獻也十分鮮見。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就結合高校體育教學的實際,對功能性體能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功能性體能訓練理念在我國學校體育教學領域的應用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功能性體能訓練最早起源于理療與康復領域,其目的是通過訓練活動的開展促進患者的身體康復,讓患者盡快回歸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1997年Gary通過對理療與康復領域的這種身體訓練方法進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首次提出了功能性體能訓練的概念,他認為:功能性體能訓練是在將人的身體運動看作一個動力鏈的基礎之上,結合不同動作的特點,從動力鏈的角度出發(fā)尋找動作完成過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開展有針對性訓練的一種體能訓練方法。功能性體能訓練的概念在提出之后就得到了眾多的關注,并開始逐漸向競技體育領域滲透。而隨著功能性體能訓練在競技體育領域的應用和推廣,競技體育研究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又針對其概念進行了重新界定。例如,美國體能訓練專家針對功能性體能訓練的概念進行了如下界定:功能性體能訓練是一種多關節(jié)的、立體的本體感覺活動,在開展功能性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力的產(chǎn)生、力的增減、身體的控制以及身體重心的穩(wěn)定等多個方面。而美國運動委員會則針對功能性體能訓練的概念進行了如下闡釋:功能性體能訓練是一種訓練動作的活動,訓練的內容包括了平衡性訓練、穩(wěn)定性訓練以及動態(tài)運動訓練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據(jù)上述定義可以發(fā)現(xiàn),功能性體能訓練實際上是一種在解剖學、生理學等學科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與人體特定運動需求相契合,以提高人體的體能水平和專項運動能力為目的的體能訓練方式。功能性體能訓練相較于傳統(tǒng)的、非功能性體能訓練方式而言,主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在傳統(tǒng)的、非功能性體能訓練活動中,通常強調的是孤立的動作,訓練的是某一塊或者是某幾塊肌肉。而在功能性體能訓練中強調的則是孤立動作之間的整合,訓練的是所有肌肉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二是,相較于傳統(tǒng)的、非功能性體能訓練而言,功能性體能訓練的訓練形式往往更為多樣和靈活,例如:在訓練過程中可以通過借助各種各樣的器械來提高訓練成效;三是,傳統(tǒng)的、非功能性體能訓練是在一維平面內進行運動,而功能性體能訓練則是在多維平面內進行運動,不但更符合人體的生物力學特征,同時也能夠更好的鍛煉和發(fā)展人體的核心穩(wěn)定性和本體感受能力。
高校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是中華民族發(fā)展興旺的希望。然而,近些年我國高校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卻始終不容樂觀。根據(jù)歷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的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高校學生的體能素質連續(xù)多年呈下降趨勢,肥胖、視力不良等問題的檢出率始終居高不下。雖然針對上述問題,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以及團中央和國務院辦公廳等部門組織開展了 “全國億萬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出臺了《關于強化學校體育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意見》、《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評價辦法》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但是高校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卻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在這樣的背景下,探討有助于改善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促進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發(fā)展與提升就成為了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任務之一。
功能性體能訓練作為一種訓練理念先進、訓練模式獨特、訓練效果顯著的體能訓練方法,無疑為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而之所以會得出這一結論主要是因為:
首先,功能性體能訓練能夠根據(jù)高校學生現(xiàn)有的運動水平和身體功能狀況,在對學生的個體身體功能進行篩查的基礎上,為學生設計符合其實際情況的、切實需要的體能訓練方法和體能訓練手段,以最大限度的促進學生身體運動功能和體質健康水平的發(fā)展,從而取得理想的體能訓練成效;其次,功能性體能訓練作為一種起源于醫(yī)療康復領域的訓練理念,非常重視體能訓練過程中機體的主動恢復與再生訓練,通過將康復方法融入訓練過程之中的方式,能夠有效減低體能訓練過程中運動損傷事故的發(fā)生幾率,為學生體能訓練活動的安全高效開展提供保障;再次,功能性體能訓練非常重視個體發(fā)展過程中的“敏感期”概念,強調要抓住學生各項身體素質發(fā)展的敏感期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從而通過這種有針對性的訓練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最后,功能性體能訓練是一種在高強度和持續(xù)變化的情況下完成體能訓練活動的方式。在這種體能訓練方式中,學生會接觸到各種操作簡單、形式多樣的鍛煉器材和各種易于理解、靈活豐富鍛煉方式,從而很好的規(guī)避了傳統(tǒng)體能訓練過于單一、枯燥的缺陷,真正激發(fā)學生的鍛煉興趣和鍛煉熱情。
綜上所述,功能性體能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功能和運動水平,同時還能夠有效降低體能訓練中的安全風險,讓學生切身體驗體能訓練的趣味性,是改善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方式。
根據(jù)上文分析可知,功能性體能訓練作為一種科學的訓練理念,其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對高校學生體能水平的提高、運動能力的發(fā)展以及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為了確保功能性體能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以下就結合高校體育教學的特點,提出了幾點具體的應用策略:
訓練內容的科學安排是功能性體能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科學、有效應用的重要保障。具體來說,在將功能性體能訓練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中時,要確保訓練內容安排的科學性,任課教師一方面應注意根據(jù)高校學生的身心特點和不同學生的實際運動水平、運動能力等安排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訓練內容;另一方面還要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從單一動作到復合動作、從穩(wěn)定支撐到非穩(wěn)定支撐逐步開展,切忌急功近利,盲目安排超出了學生實際水平的訓練內容,引發(fā)運動損傷事故。
在針對高校學生組織開展功能性體能訓練時,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訓練順序的合理設計取得最大的訓練成效就成為了一個重要問題。根據(jù)功能性體能訓練的特點,在設計功能性體能訓練的順序時,可以首先安排學生進行與爆發(fā)力素質、速度素質以及靈敏素質等相關的練習,然后再進行其他的核心練習,最后在上述練習內容全部完成之后再進行輔助性的力量練習。這是因為與爆發(fā)力素質、速度素質、靈敏素質相關的練習,不但對體能的消耗非常大,而且對學生的注意力要求也非常高,比較適合放在練習的開始階段進行,而其它持續(xù)時間比較長、對學生的注意力要求相對較低、訓練負荷也相對較低的練習則可以放在爆發(fā)力素質、速度素質、靈敏素質之后進行。另外,如果在練習的過程中同時涉及到了上肢部位的訓練和下肢部位的訓練,那么就可以將上下肢的訓練進行交替安排,這樣不但能夠有效的降低練習過程中的組間間歇時間,同時還能夠讓練習過程中學生的上下肢肌肉能夠得到充分、有效的休息。
功能性體能訓練是一個整體的、系統(tǒng)的過程,無論是準備活動還是整理放松,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特定的目的,忽視了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對最終的訓練成效產(chǎn)生消極不利的影響。因此,在針對高校學生開展功能性體能訓練時,任課教師一定要注意深入了解各個訓練環(huán)節(jié)的內容、作用和目的,并向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讓師生雙方共同重視每個訓練環(huán)節(jié),共同高質量的完成每個訓練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功能性體能訓練的整體性,才能夠確保理想訓練成效的取得。
功能性體能訓練的系統(tǒng)性指的是,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功能性體能訓練時,只有將功能性體能訓練貫穿于高校體育教學的整個體系之中,進行系統(tǒng)的開展才能夠取得理想的成效。這是因為,學生體能水平的發(fā)展和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僅僅是偶爾開展一次或者是幾次功能性體能訓練是很難有所不同,也很難取得理想成效的。因此,在將功能性體能訓練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中時,在確保訓練整體性的同時,還要注意關注訓練的系統(tǒng)性。
任何訓練方法都不是萬能的,這一點對功能性體能訓練而言也不例外。功能性體能訓練雖然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但是同時其也具備一定的不足,普適性的體能訓練方法并不存在。因此,任課教師在將功能性體能訓練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時要注意,功能性體能訓練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tǒng)的非功能性體能訓練,兩者之間并不是相互對立、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辯證統(tǒng)一的,并且在一定的情況下,兩者之間還可以進行轉換。所以,在將功能性體能訓練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中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功能性體能訓練與非功能性體能訓練有機的結合起來,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選擇和應用,切忌盲目否定其中一種走向極端。
參考文獻;
[1]田鵬.功能性體能訓練在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中的應用——以山東省備戰(zhàn)第十四屆全運會女籃為例[J].山東體育學院,2017,06.
[2]劉震,韋雪梅.功能性體能訓練的發(fā)展歷程、特征及對健康的促進作用[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6,10.
[3]馬俊陽,朱厚偉,潘慧炬.基于功能性運動篩查的職業(yè)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評估研究[A].第十八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CABS2016)論文集,2016,10.
[4]胡躍梅,肖存翕,陳艷蘭,王正.功能性體能訓練對高校大學生體質影響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