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徐
摘要:《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為杰出的短篇小說之一,作品以其細膩的筆觸塑造一個執(zhí)著于真摯情感的女性形象,取得了卓越的藝術效果,而歷年來杜十娘這一悲劇角色的形成緣由卻使得各方學者探討爭論。本文擬從小說中的各個鮮活的角色入手,分析杜十娘悲劇的成因。
關鍵詞:悲??;性格;封建等級制度
緒論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選自明代五本著名傳奇小說集“三言二拍”中的“三言”?!叭浴笔侵该鞔T夢龍所編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規(guī)模宏大的白話短篇小說總集。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nèi)容復雜,從各個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當時市民階層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本篇小說選自馮夢龍“三言”中的《警世通言》。杜十娘的故事發(fā)生于明代萬歷年間,曾轟動一時。作品通過對杜十娘與李甲的愛情悲劇的塑造,表現(xiàn)了杜十娘追求愛情自由的愿望與封建等級制度的尖銳矛盾,歌頌了杜十娘的反抗精神和光輝人格,鞭撻了封建社會扼殺美好事物的罪惡。
小說以百寶箱為線索,精心安排了巧計贖身、殷勤謝別、中道見棄、憤怒投江、恩仇相報五個主要情節(jié)。此外,百寶箱又是杜十娘人格尊嚴和忠貞品格的象征。小說塑造的杜十娘、李甲、孫富、柳遇春等人物角色形象個個都是血肉飽滿、個性鮮明。
一
教坊名妓杜十娘,國色天香,我見猶憐,“自十三歲破瓜,今一十九歲,七年之內(nèi),不知歷過了多少公子王孫,一個個情迷意蕩,破家蕩產(chǎn)而不惜”。表面上風光無限,實則身世凄慘,令人惋惜,“可憐一片無暇玉,誤落風塵花柳中”,且十娘“見鴇兒貪財無義,久有從良之志,又見李公子忠厚志誠,甚有心向他。”但十娘終究還是看走了眼,跟錯了人,李甲懦弱、膽怯,來京本為考取功名,卻只知尋花問柳,父親切斷經(jīng)濟來源之后,便束手無策,只曉得逃避,后又在孫富的挑唆和恐嚇之下,選擇背叛與十娘的姻緣。十娘在身心不堪重負下,選擇抱著百寶箱自沉江心,結(jié)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杜十娘倔強的性格、敢于反抗命運的不屈導致了悲劇的發(fā)生。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后自己當眾自盡,實際上也是她選擇的最好的復仇方式。十娘葬身江魚之腹后,“旁觀之人,皆咬牙切齒,爭欲拳毆李甲和那孫富”,十娘是想以自己的死來喚起后人對此事的反思與自省,也想用自己的死喚起輿論、壓迫官府對李甲進行追究,追究他的逼死人命罪。
二
李甲,浙江紹興方面李布政長子,在京坐監(jiān)的太學生,杜十娘的相好,是造成杜十娘沉江悲劇的第一推手。此人乃官宦公子,富家子弟,“俊俏寵兒,溫存性兒,又是撒漫的手兒,幫親的勤兒,與十娘一雙兩好,情投意合”,表面上風流年少,忠厚志誠,實則懦弱自私、沒有主見且是個背信棄義的主兒。十娘與他終日私好,甚有心向他,他卻由于懼怕家中老爹,遲遲不敢應承。“老布政在家聞知兒子嫖院,幾遍寫字來喚他回去”,但他“迷戀十娘顏色,終日延挨”,“后來聞知老爺在家發(fā)怒,越不敢回”。家中親人本是送他進京入國子監(jiān)念書,他卻留戀煙花柳巷,揮金如土,貪戀美色,不思進取。以致于后來要籌錢為十娘贖身時,親友中都無一人愿意慷慨,就連最后關頭仗義疏財?shù)牧龃阂捕际潜皇锏恼媲樗騽?,“吾代為足下告?zhèn)?,非為足下,實憐杜十娘之情也”,可見李甲之人品。十娘贖身之后,兩人為今后作打算時,李甲也表現(xiàn)出實實在在的沒有一點主見。至五鼓,十娘對公子道:“吾等此去,何處安身?郎君亦曾計議有定著否?”公子道:“老父盛怒之下,若知娶妓而歸,必然加以不堪,反致相累。輾轉(zhuǎn)尋思,尚未有萬全之策。”十娘道:“父子天性,豈能終絕。既然倉卒難犯,不若與郎君于蘇、杭勝地,權作浮居。郎君先回,求親友于尊大人面前勸解和順,然后攜妾于歸,彼此安妥?!惫拥溃骸按搜陨醍?。”而當孫富花言巧語欺騙李甲以獲得他信任時,李甲也表現(xiàn)出充分的愚笨,完完全全被他人牽著鼻子走,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和主見,看不到智商,更看不到情商。在孫富三言兩語的哄騙之下,竟然將可憐的十娘以千金之資轉(zhuǎn)賣。當初海誓山盟,各無他志,“若不遇恩卿,我李甲流落他鄉(xiāng),死無葬身之地也。此情此德,白頭不敢忘也。”轉(zhuǎn)身卻將十娘轉(zhuǎn)手他人,絲毫沒有將十娘當做妻子,甚至沒有將她當做一個獨立的人,背信棄義,實屬無賴,“十娘微窺公子”,竟“欣欣似有喜色”。杜十娘遇人不淑,這個無知、薄幸的紈绔子弟是她悲劇的最大因素。
三
孫富,新安鹽商之子,垂涎于十娘美貌,便設計巧言騙取李甲信任,意欲獨占十娘,是十娘沉江悲劇的有力推手。他身上帶有封建男子固有的“男尊女卑”思想,從不把女人當人,認為她們不過是無聊時消遣的玩物,對于風塵女子更是鄙夷,他“生性風流,慣向青樓買笑,紅粉追歡,若嘲弄風月,倒是個輕薄的頭兒”,而且他曾說“婦人水性無常,況煙花之輩,少真多假”,足以表現(xiàn)出他對女性的輕視。作為一個商販,精明奸詐是他的標簽。他心思縝密,能說會道,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就能想出計謀并引誘李甲上鉤,且循循善誘,以花言巧語使初次見面的李甲對他推心置腹。與李甲喝酒時,表面好像為對方著想,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地出謀劃策,時而欲言又止,但又句句話在理兒,實際上孫富此人心機極重,從一開始與李甲接觸,就是帶著不良的目的,常常說話欲蓋彌彰,但李甲“當局者迷”,根本看不清,還以為遇到了大善人,真是可悲。孫富的推波助瀾,是杜十娘沉江的最直接傷害者。
四
文中有一個并未出場,但卻對情節(jié)發(fā)展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的人物——李甲之父。此人出身官宦門第,位居布政司,深受封建思想浸染,是封建禮教的衛(wèi)道士。他對長子李甲期望甚高,要求他步入仕途,再說他竟為兒子在京與青樓女子廝混便氣壞在家,這樣注重名節(jié)的官宦家族要給青樓出身的杜十娘一個名分簡直比登天還難。明代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金錢價值沖擊傳統(tǒng)價值觀念,杜十娘的妓女身份是當時社會背景下,她難以得到自由與愛情的一個難以逾越的鴻溝。
總結(jié)
其實杜十娘沉江自殺從某種角度來看,是偶然,但也許更是必然?;蛟S,這只是早晚的事,孫富的出現(xiàn),不過是讓此事提前發(fā)生。即使沒有孫富,大概也會有唐富、趙富、錢富的出現(xiàn),釀成這一悲劇。
杜十娘年輕、聰明、貌美,而且身價極高,即使不再做老本行,百寶箱里的金銀首飾也足夠保證她未來幾十年的生活無憂,但她依然選擇了李甲(一個男人)作為依靠的對象。況李甲在將十娘轉(zhuǎn)賣他人時曾對十娘說“而恩卿亦得所天”,說明當時的社會男尊女卑觀念依然根深蒂固,一個女人要立足于社會是多么的不易,即使你再有錢再美麗。而且,或許你的富有和美貌更是你被世人輕視的因素。
她努力攢下百寶箱,是希望用百寶箱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她追求的不是一時的歡愉,而是一世的幸福,是人間罕見的真情真愛。但是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zhì)又怎會遂她的愿,金錢至上利益至上的封建社會處處都是銅臭味,哪里還有真情真愛?怎么可能容得下一個心思簡單的弱女子?可憐的杜十娘把這個浮華的世界想得太簡單、太單純了,所以才落得個悲劇的下場。她在抱箱沉江的前一刻對著李甲絕望的控訴“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nèi)無珠,命之不辰…”她看清了封建社會的本質(zhì),物欲橫流,利益熏心者大有人在。又知生不逢時,無力回天,終身一躍,以消萬古愁。
參考文獻:
[1]《警世通言》人民文學出版社
[2]《中國古代文學精解》上海文藝出版社
[3]《從文集》花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