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師大南開附屬中學 張 穎
在大多數高中,藝術班是作為一個特殊的團體,無論是從招生還是從學生本身的情況來看,都和其它的班級的學生有很大的區(qū)別。在政治學科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書面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知識積累太少、分析問題的能力沒有發(fā)掘出來、邏輯能力缺乏等。受學科性質和地位、家長普遍的認知以及社會各種思潮的影響,多數對政治學科不夠重視。長期以來語、數、外、理、化等學科,社會各界普遍重視,搞得轟轟烈烈,這給學生造成一種錯覺,政治學科遠沒有其它學科重要。語、數、外、理、化各科對政治學科時間空間的大力擠壓,也使學生政治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少,空間越來越小。
對高中藝術類學生的政治學習而言,要切實有效地提高藝體類學生的綜合素質,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需要老師做出正確的引導,提高多數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政治課堂作為中學生學習的第一陣地,是培養(yǎng)合和激發(fā)中學生政治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課堂之外的活動是學生最渴望的,而這又是目前我們最缺乏的,這就構成了教與學的矛盾,也就抑制了中學生政治學習興趣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是一門藝術,有些概念比較晦澀,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覺得難學就開始厭學,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因時利導,深入淺出,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深奧難懂的知識。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幽默是講課的最佳的潤滑劑。
多年來僵化、呆板的教學模式,怎會不窒息政治課教學應有的生機和活力?空洞的說教,脫離實際的夸夸其談,怎能去吸引富有激情、充滿幻想的藝體類學生?因此,要走出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低谷,出路在于更新教學觀念,實施“愉快教學”,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即“要我學”的教學模式為學生主動地汲取知識即“我要學”的教學模式,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徑,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雙向積極性,努力創(chuàng)設自然、融洽、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最大限度地達到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fā)展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正面引導,用課堂所教授的知識帶領學生進行正確的分析與判斷,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灌輸正能量。
從2014年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啟動上海、浙江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到2018年全國各省市高考改革政策陸續(xù)實施,如火如荼。高中不再文理分班,不分文理科,史地政、物化生采取“六選三”進行學習。通過大部分學生的選擇,選政治作為高考科目的人數明顯比其他五科少。如今“六選三”,高中政治也徹底更被學生遺忘。選擇政治學科的同學,女生比例明顯高于男生,通過采訪調查得知,并不是喜愛政治,而是物理化學生物太難學,所以選擇史地政學科。
有些媒體曾經不止一次的把教育、教師定義為服務行業(yè)和服務員,把學生和家長定義為上帝。教育和教師應滿足學生和家長的所有要求。這就使原本很單純的師生關系變得商業(yè)化。家長和學生不是教育教學的專業(yè)人士,師生關系乃“魚水”關系而非“服務員和顧客”的關系。愛屋及烏的道理運用到教育教學中,一點不為過。因為愛上了這位老師,進而喜歡上他所講授的課程。由此可見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對教育教學尤為重要。要走向學生,深入學生,這不僅不會失去教師的尊嚴和威信,反而體現(xiàn)了人民教師的博大胸懷和寬容心態(tài)。
我們每一位政治老師,需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用淵博的知識,獨特的見解,風趣的談吐將政治課堂帶入新時代新境地,走出困境。
是政治課永遠充滿濃郁的時代氣息,是實現(xiàn)愉快教學的突破口。政治課是一門時代性、實踐性、時政性很強的學科。脫離時代的政治課除了一味的說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氣的一潭死水。之所以很多學生不喜歡政治,是因為他們完全聽不懂政治的術語,如果可以利用白話文的形式,貼切地比喻、引人入勝的講解,縱橫捭闔的分析,令學生感到妙趣橫生,聲情并茂的語言,明快有力的節(jié)奏,令學生興味盎然。因此,從天下事引起理論,寓理論于天下事,就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啟迪和教益。
使政治課的基本觀點和基本原理與現(xiàn)實生活接軌,真正實現(xiàn)政治生活化,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政治走近了生活,貼近了生活,不再是空洞、客套、脫離實際。
只有將之“化”為樸素的生活語言,才能為中學生所喜聞樂見。從百姓生活中以小看大,從“小家”看“國家”,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政治就在我們的身邊。
注重聯(lián)系實際。政治學科的教學活動有著豐富的拓展空間,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成長困惑,利用興趣小組組織學生針對政治學科的熱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解除心中的疑惑。另一方面,內容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是學生強化思想認識,提高學習成效的重要途徑。
配合教學方法改革的相應的教學手段有不少,我們可以采用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的原則。道理人人都懂,關鍵是怎樣去實施和貫徹。教師要能夠做到思學生所思,想學生所想。了解學生究竟喜歡的是什么,對什么最感興趣。教師還要把握尺度,能夠把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引領。
盡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政治課由于其學科本身的特殊性,在創(chuàng)設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活動時,一定要用先進的思想引導學生,在提高學生學習政治課興趣的同時,努力向學生展示理性思考的魅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師應利用藝術生對事物充滿信心的心理去完成教學計劃。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考慮教學內容的層次性和針對性,由淺入深,逐步深入地進行教學,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機會獲得成就感,從而始終保持飽滿的學習興趣。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設置課堂模式,教師則以自己淵博的學識、偉大的人格、健康的審美情趣,感染學生,影響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