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縣城北小學校 巫莉漫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構建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的教學模式將成為小學英語教學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我們在一些觀摩活動中發(fā)現(xiàn),課上熱熱鬧鬧,課后了無痕跡,這些諸如“中看不中用”或者是“重復性”的活動,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只注重了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而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從而導致活動流于形式,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將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略談幾點:
新課程理念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能夠用英語做事情是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主要體現(xiàn)。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廣泛采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易于學生參與體驗的任務型教學活動。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What would you like?”的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設計了“Menu”讓學生“到餐館用餐”的活動,讓學生練習食物的單詞rice, fish, beef, soup, noodles, vegetable, juice,bread, milk, 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和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eat/drink? Can I have some noodles,please? Sure. Here you are。這個教學活動教學目標十分明確,學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這樣的教學活動是有效的教學活動。
而有些活動的教學目標指向性不強,甚至指向錯誤的教學目標。如,在一次聽課中,有位教師在教學單詞Chinese 、English、 Math、Since、Music的拼寫時,學生用身體的運動寫出單詞的字母,讓有的學生顯得很興奮,而有的學生純粹是在那里亂扭,甚至連字母都不拼讀,只是覺得好玩,好笑。這樣的活動看似熱鬧,不能起到真正強化單詞的拼寫的作用。像這樣不能指向正確的教學目標的活動我們不能認為它是有效教學。
《英語課程標準》首先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不要再追求課堂的絕對安靜和學生的絕對服從,要允許學生稍稍“亂”些,讓學生在忘我地投入課堂活動時動起來,這樣課堂才能迸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其次,一堂課的活動既要靈活多變,又要活而有序。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既要考慮其多樣性和靈活性,更要考慮其有序性,所以課堂活動要做到富于變化,難度適中,連貫緊湊,循序漸進,要能給學生一種前進感。一般來說,活動順序的安排要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由理解到運用的原則,要使學生活動之后感覺到進步,獲得成就感。
最后,教師要發(fā)揮組織、引導和調(diào)控作用,使活動具有可操作性,這樣才能保障學習過程順利進行。一要合理分配每個活動的時間,隨機調(diào)控課堂節(jié)奏;二要考慮每個活動的注意事項,活動前要提出要求;三要設計的活動要便于操作,有客觀的評價標準。
簡單明了的指令語能夠使教師講的時間相對減少,學生實踐語言的機會相對增加。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使用英語,這樣可以創(chuàng)設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接觸和學習英語的機會。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英語指示語應當簡單和明了。然而,由于小學生所掌握的英語語言知識有限,盡量使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詞句,必要時可以通過肢體語言或母語幫助學生理解,“TPR”最能讓學生在“做中學”。如,教big, small,short, long, tall等單詞時,教師借助肢體語言進行教學演示,“big”兩手張開畫個大圈,“small”用兩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小圈等,學生很快就理解了這些單詞的漢語意思,并且,學生也在一起跟老師做肢體語言表演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也在他們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同時我們強調(diào),盡量使用英語并不排除必要時教師可以使用母語。因為如果學生不能準確地理解教師的語言,就會影響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無法正確地運用語言,教師就無法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也就無法達到語言訓練的目的。這時如果教師用漢語把意思說出來,學生立刻就會明白該句子結構的意思,這樣也能節(jié)省出更多的教學時間開展其它的教學活動。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內(nèi)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并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質(zhì)得到發(fā)展?!币虼?,教師應設計盡量與學生實際生活相仿的活動,以撞擊出學生靈感的火花,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展。
如在教學數(shù)字時,我讓學生開展“數(shù)字組合圖”活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大大超過了我的設想,繪出了許多充滿童趣的圖形,如學生用6畫大象的頭和鼻子,用0畫眼睛,用4畫大象的耳朵,用5畫腿和腳、用2畫屁股和腿,用7畫象牙。讓他們把自己畫的圖拿到臺上來展示并介紹圖畫中由哪些數(shù)字組成。如sixzerofourfive owseven等。另外他們還畫了人、樹、房子、交通工具、食品水果等,通過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記憶效果,又滿足了師生共同感受美、體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施有效教學是完成小學英語教學目標,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途徑。廣大小學英語教師要通過有趣、有用、有效的教學活動達到教學目標,有效促進學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