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 胡曉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經(jīng)歷歸納6 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6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訣;能正確熟練地運用口訣計算兩個數(shù)相乘的積。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觀察、討論、小組合作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6的乘法口訣,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生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訣,能正確用6的乘法口訣計算兩個數(shù)相乘的積。
教學難點:
根據(jù)圖意獨立寫出乘法算式,并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能夠比較熟練地運用6的乘法口訣。
教學策略:
教法:嘗試指導法。
學法:小組研討法、自主探究法。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過1-5的乘法口訣,現(xiàn)在讓老師欣賞一下你們的本領好嗎?
生:好。
師:那么一般一句口訣可以計算幾道乘法算式呢?
生:兩句,如:四五二十(4×5=205×4=20)
師:好,現(xiàn)在老師考考你們的口算水平,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課件出示題目,指名學生回答。
(一)看算式,說口訣
(二)看口訣,寫算式
(三)說口訣,算得數(shù)
師:同學們,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農(nóng)民伯伯正在田里收割大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就連豆莢也咧開嘴笑了。
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1個豆莢有幾顆豆子?生:6顆。
師:1個豆莢里有6顆豆子,這里有幾個6?生:1個6。
師:2個豆莢里有幾顆豆子? 生:12顆。
師:這里有幾個6? 生:2個6。
師:那么3個 、4 個、5個、6個豆莢里又各有幾顆豆子?請同學們同桌一起說說.并把教材例6下面的表格填寫完整。
教師指著表格讓全班學生輕聲齊讀1個6是6、2個6是12、 3個6是18、4個6是24、5個6是30、6個6是36。
參考上面的表格,寫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
師:1個6是6,寫成乘法算式應該怎么寫?還可以怎么寫?誰能給它編一句乘法口訣?(1×6=6 一六得六6×1=6)
師:2個6是12,寫成乘法算式應該怎么寫?還可以怎么寫?口訣呢?(2×6=12 二六十二 6×2=12)
師:那么3個6、4個6、5個6、6個6寫成乘法算式又該怎么寫,乘法口訣又分別是什么呢?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60頁,把這些算式和口訣填寫完整,沒完成的可以在課后補全。
師:根據(jù)這些規(guī)律自由記憶乘法口訣。
熟記口訣:
(1)熟讀口訣,自己試背口訣。
(2)指名背,兩人互相背,開火車背。
(3)師生對口令,同桌對口令。
指名學生回憶1-6的乘法口訣,并按順序填入乘法口訣表中。之后全體學生按照乘法口訣表集體誦讀一遍。
1.教材第60頁做一做第1、2題
2.摘蘋果
師:請你把摘下來積小于20 的蘋果放在一個籃子里,積大于20 的蘋果放在一個籃子里,積等于20 的蘋果放進垃圾桶里。
指名學生上臺摘蘋果,其他學生討論指正。
3.擺一擺
師:剛才我們在農(nóng)民伯伯的果園里摘了20 顆草莓,每個盤子裝6顆,3個盤子裝的下嗎?
指名學生上臺擺一擺,根據(jù)草莓的擺放情況說出乘法算式6×3=18(顆),通過比較,得出3個盤子裝不下20 顆草莓這樣的結(jié)論。
4.數(shù)學游戲
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1只青蛙4條腿,誰能來說說2只青蛙幾條腿?
生:2只青蛙8條腿。
指名學生依次回答3只、4只、5只、6只青蛙各有幾條腿。
拓展學生按照1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這樣說出2只、3只、4只、5只、6只青蛙各有幾張嘴,幾只眼睛,幾腿。同桌互相說。
師:同學們在這堂課中學會了這么多知識,真了不起,希望同學們以后能正確、熟練地應用它們。在課后仔細體會,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用到6的乘法口訣?
思考:
1.在括號里填上不同的數(shù)
3×( )=( )×( )
2.在括號里填上相同的數(shù)。
( )×( )=()+()
3.向父母匯報1-6的乘法口訣。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第一,注重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地發(fā)展。教學中,我沒有直接出示各句口訣,而是在引導過程中結(jié)合豆莢圖對學生進行提問,想圖填表得出6的乘法算式,再采用小組合作,讓他們自己探討并編制6的乘法口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與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在得出乘法口訣后讓學生找一找這些口訣的規(guī)律時,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規(guī)律后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第二,練習的設計具有趣味性和層次性。本節(jié)課中先設計了小組競爭、集體背、師生對口令等的游戲,主要是對6的乘法口訣進行鞏固,不僅進一步鞏固了口訣的熟練程度,又增添了單純計算教學的趣味性,最后還設計了摘蘋果,分草莓,數(shù)青蛙腿等有梯度的練習,整個練習的設計充分考慮了低段學生的思維特征,難度適宜,又有一定延伸,真正體現(xiàn)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教學中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第三,在復習引入階段時間略微有些長,1-5的乘法口訣學生已經(jīng)相對來說比較熟練,所以應該相對縮短復習時間,把更多的時間集中在探究新知上。
第四,在運用新知上,練習的力度略微少一些,形式應該更豐富多樣,應該把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充分的運用起來,能夠更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