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園暴力事件頻頻發(fā)生,每一件暴力事件的發(fā)生無不觸目驚心,這嚴重威脅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校園暴力是青少年矛盾演變引起的,必須要對這一問題提起高度重視,維護好校園以及社會秩序,未造成校園暴力的青少年敲響警鐘。校園暴力是社會暴力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可以將其歸納到法律現(xiàn)象和法律問題當中,所以要注重對校園暴力成因的分析,并從法律層面著手來加強法律防范,降低校園暴力事件的發(fā)生率。
關鍵詞:校園暴力;成因分析;法律防范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7)32-0106-02
作者簡介:陸玉維(1983-),男,中共射陽縣委黨校,講師,從事法律事務教學。
近年來校園暴力問題成為了社會暴力當中十分突出的問題,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并且影響到了和諧社會的建設,使得社會秩序出現(xiàn)混亂問題,所以加強對校園暴力的防范顯得至關重要。而要想提出校園暴力的綜合防范措施,必須要掌握校園暴力的形成原因,找到問題發(fā)生根源之后,才能夠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策略,構建系統(tǒng)完善的防范措施體系,將問題扼殺在搖籃當中,避免產生更大的社會危害。
一、校園暴力的成因分析
(一)法律缺失原因
從本質上說校園暴力屬于社會暴力,但更是一種法律現(xiàn)象,而校園暴力的成因與法律缺失密不可分,而要從法律防范層面著手來遏制校園暴力的話,還需要從法律方面尋找問題,以便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一方面,我國當前有關于校園暴力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夠全面,所以已經(jīng)具備的有關防范暴力的法規(guī),也提出了一些關于保護在校學生安全的規(guī)定,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安全保障內容較為片面,存在很多空白以及疏漏,從而影響到了校園暴力的法律防范效果。另一方面,我國缺乏專門立法,尚未制定專門針對于校園暴力的法律法規(guī)。校園暴力問題以及保護校園安全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在當前很多法律無法包容的問題。雖然在立法上有部分保護校園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但是其中的條款和內容較為籠統(tǒng)以及模糊,更是對其中的處理措施沒有給出明確的規(guī)定,因此缺乏法律的震懾性,加劇了法律缺失問題。
(二)學校方面原因
學校是校園暴力發(fā)生的場所,而這一問題的發(fā)生與學校方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校在教育方針貫徹方面不到位,沒有把側重點放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方面,采用應試教育方法,讓學生過度的追求分數(shù),使得學生機械性的投入學習活動當中,不能夠實現(xiàn)個人的綜合全面發(fā)展。第二,教師缺乏對個別學生教育的重視,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當中表現(xiàn)異常的問題,進而無法通過個別教育和針對性處理的方法來扼殺危險因素。第三,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以及學校家庭之間缺乏流暢的溝通機制和溝通渠道,在出現(xiàn)問題之后學生往往不會和教師溝通,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不佳,極容易將小事件擴大成嚴重的校園暴力問題。在加上學校和家庭之間不能夠有效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溝通,使得學生教育出現(xiàn)片面化。
(三)家庭方面原因
家庭是學生的二個學習和生活場所,在青少年的人生發(fā)展當中家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家庭暴力問題的發(fā)生和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是息息相關的。家庭原因會進一步加劇校園暴力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具體體現(xiàn)在:父母缺少豐富以及全面的教育功能,不能夠掌握教育孩子的技巧和方法,甚至是因為忙于工作而放棄也對孩子的教育,造成親子關系疏離,使得學生無法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對于孩子的管教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不講究家庭教育的藝術,管教的力度控制不當;學生家庭內部人生存在一定的暴力傾向,長期的家庭生活對于子女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讓學生沾染了不良習氣;學生的家庭條件較差,家長往往難以滿足學生過分的消費要求,并且造成暴力索取或借貸等多個方面的問題。
(四)社會方面原因
社會不良風氣是校園暴力成因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就如今的社會而言功利思想和享樂主義風氣是十分嚴重的,使得道德約束作用進一步降低,出現(xiàn)大量用暴力方法解決社會問題的情況,這讓很多青少年受到熏染。另外在社會的大眾傳媒工作當中,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對暴力事件進行渲染和報道,會讓青少年了解到一些作案經(jīng)過和細節(jié),那么青少年的盲目模仿也將會造成極大的不良危害。除此以外,亞文化問題同樣也是當前的一項社會問題和校園暴力的社會原因。青少年的自制力以及分辨能力不高,極容易受到亞文化的影響,使得他們出現(xiàn)思想和行為偏差,而他們長期接受兇殺暴力等方面內容的影響,將會進一步加大他們行為的不健康程度,最終造成校園暴力頻發(fā)問題。
(五)學生方面原因
學生方面的原因是校園暴力成因當中的主觀因素,而學生也是校園暴力問題的主體組成,所以要全方位的分析主觀原因,以便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一方面,校園暴力的發(fā)生和施暴者的身心特征有關。學生正處在成熟和懵懂的臨界期,行為舉止過于自我,容易意氣用事,所以往往會因為小事讓他們產生發(fā)泄怨氣或者是打擊報復的想法想法。所以歸根結底是青少年個人消極關系所導致的校園暴力。另一方面,施暴者缺乏法律意識,法律觀念淡薄,甚至是不了解自身的行為是違法犯罪行為。有些施暴者雖然了解自身的犯罪行為,但是存在著僥幸心理,進而導致校園暴力愈演愈烈。
二、校園暴力的法律防范措施分析
(一)立法防范措施
在上面的分析當中這很明顯的看到校園暴力的發(fā)生和學生、學校、家庭、社會、立法等多個因素緊密相關,要想將危險因素扼殺在搖籃當中,必須要積極推進校園暴力防范體系的構建,也就是在法律防范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明確相關責任,建立完善的程序救濟制度,從根本上解決以及根除校園暴力,還校園以及社會一片安寧和穩(wěn)定。因此在法律防范措施的實施當中,立法防范措施是首要工作環(huán)節(jié),其重要的工作內容在于提升有關法律的可操作性,注重結合當前校園暴力發(fā)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法律制度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那么對于現(xiàn)行法律當中的一些不適宜的條款進行適當?shù)男薷木统蔀榱朔婪缎@暴力的當務之急。首先,我國的《刑法》以及《治安管理處罰法》當中的條款當中給出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不用承擔刑事責任,因為這一法律條款的存在使得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不懼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法律威懾力。所以,十分有必要在立法方面針對不滿14周歲未成年人制定懲罰改造性的教育方法,讓他們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其次,針對于《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當中的立法空白點和漏洞,提出法律的補充條款。當然在這其中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先進的立法經(jīng)驗,力求通過完善立法的方式來最大化的減少學生傷害事件。endprint
(二)普法防范措施
普法宣傳是校園暴力法律防范措施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只有加大了法律普及的范圍,提高了法律影響力,才能夠彰顯法律的威懾力,起到遏制校園暴力事件的作用。對于學校而言,必須要積極推進法制教育的實施,結合不同年齡發(fā)展階段的青少年的實際特點和法律教育的要求來編寫以及發(fā)放與之相對應的法律教材。針對于低年齡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學習和閱讀通俗易懂的法律書籍,或者是可以利用漫畫插圖、插畫講解等刑事的法律書籍讓學生掌握最基礎的法律常識,培養(yǎng)學生對于法律學習的興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針對高年級的大學生而言,在法律教材內容的編寫方面要注重融入實踐案例,加入系統(tǒng)全面的法律條文,讓他們能夠在這些法律條款的學習和實踐案例的閱讀當中獲得知識,提高法律修養(yǎng),規(guī)范他們的思想以及行為。在普法宣傳活動過程當中,還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法律教育形式來提高普法宣傳的質量和效率。比方說,可以組織專門的法律知識講座,并重點就校園暴力的法律進行宣傳;可以組織法律知識競賽活動,讓學生在實踐當中學法用法,并且善于運用法律一切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執(zhí)法防范措施
在諸多的校園暴力法律防范措施當中,加大執(zhí)法防范力度是落實各項法律制度,展現(xiàn)法律威懾力,實現(xiàn)有效獎懲的一項重要措施。在執(zhí)法防范措施的實施過程當中,政府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需要政府能夠發(fā)揮自身的積極作用,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做好執(zhí)法防范工作。第一,在校園周邊展開專項整治活動,維護校園周圍的安全,清掃社會毒瘤。同時,在專項整治活動的實施過程當中,要加大法律宣傳和法律普及,配備專門的人員來做好校園周圍的治安巡邏工作,加大對校外人員的防范。一旦發(fā)現(xiàn)校外出現(xiàn)一些閑雜人員頻繁活動,必須要及時采取措施,及時了解相關情況,遏制危險因素。第二,要加強對校園周圍環(huán)境的檢查力度,對于周邊的網(wǎng)吧、歌舞廳等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嚴禁未成年人入內。要求這些場所張貼鮮明的提示,明確指出未成年人不得入內,一旦發(fā)現(xiàn)違法行為則立即對這些場所進行處罰,凈化周圍環(huán)境,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
(四)司法防范措施
司法防范同樣是校園暴力法律防范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要想進一步強化校園暴力打擊處罰的力度,則必須要注重發(fā)揮司法機關的震懾作用,最大化的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通過察覺和制止危險因素的方式來避免校園暴力的發(fā)生。第一,針對于社會閑雜人員對本校學生實施的校園暴力,需要從重從快的對外來人員進行處罰,切實維護好在校學生的安全以及切身利益。第二,針對于未成年人的校園暴力案件,必須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用區(qū)別處理原則來減少事件的危害。針對于第一次犯罪或者情節(jié)較輕的未成年人,可以為他們提供改過機會;但是對于慣犯、累犯等未成年人,同樣需要做到嚴懲,以免造成更大的社會危害。第三,對于不承擔以及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需要采用無法替代措施來對他們進行教育,例如可以對監(jiān)護人罰款、實施工讀教育等方法讓他們對法律產生敬畏之心。當然,防范校園暴力除了法律防范之外,還需要有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學生自身的努力,相信通過齊心協(xié)力和全力配合,一定能夠徹底解決頑固的校園暴力問題。
校園暴力已經(jīng)成為了威脅社會秩序和社會健康的一個重要不良事件,所以正確的做法是要最大化的減少校園暴力發(fā)生率,縮小校園暴力的危害以及影響范圍,保護好校園安全,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校園暴力是社會暴力事件,同時更是一種法律現(xiàn)象,所以本文在分析校園暴力成因的基礎之上,從法律防范的角度出發(fā)提出如何通過法律建設來降低校園暴力發(fā)生率,維護好校園秩序以及社會秩序,加大對青少年的法律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