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法律診所式教育與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是密不可分的,法律診所式教學是培養(yǎng)應用型法律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法律診所式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采用校內和校外相結合,事業(yè)單位與學校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并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職業(yè)道德水平,增強學生對法律的尊崇和信仰,促進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為我國實現依法治國奠定人才基礎。
關鍵詞:法律診所式教育;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D90-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7)32-0073-02
作者簡介:胡穎欣(1981-),女,漢族,河北邯鄲人,碩士,河北工程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經濟法、法制史。
法律診所式教育在國外已經有了久遠的歷史,21世紀初期引進中國,導致我國法律診所式教學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法律診所式教學重在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促進學生適應現代的社會環(huán)境。通過近些年的不斷發(fā)展,不斷解決出現的問題,促進了法律診所式教學的進步,為我國的教學模式提供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一、法律診所式教育簡介
法律診所式教育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美國,是一種法學院學生通過獲得法律經驗,培養(yǎng)務實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其主要特色是突出實踐的重要性,以培養(yǎng)大量的應用型的法律人才,加強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實踐的經驗。
法律診所式教育又被稱為“臨床法律教育”,仿效醫(yī)學上臨床實習的做法,讓學生在有律師執(zhí)照的教師指導下,進行實踐活動,為迫切需要法律幫助而又生活窘迫的人提供法律援助,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道德觀念和法律技能,實現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的統一。
二、法律診所式教育的發(fā)展歷程
法律診所式教育起源于美國,迅速傳播到歐洲、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荷蘭等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和進步,法律診所式教育在國外有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取得了一定的實踐成果。但是法律診所式教育在中國起步較晚,在21世紀初期我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七所高校才開始引進該項課程,并在當時產生了廣泛地影響。到目前為止,我國開設“法律診所”的學校達到了50余所,幾乎覆蓋了所有的法學院和政法學校,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如:人民大學法律診所、中國政法大學法律診所、西北政法大學法律診所等,為我國法律的發(fā)展和更新提供了實踐經驗,為我國實現依法治國的目標奠定了實踐基礎。
三、法律診所式教育的優(yōu)勢
(一)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鍛煉了社會實踐能力
法律診所式教育通過當面接觸當事人來了解情況,不僅要聽當事人講述事件,還要進一步詢問事件、歸納語言,并準確無誤的將其表達出來。通過這些程序可以增強學生語言歸納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可以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接觸不同的當事人,處理不同的法律案件,鍛煉學生制定法律方案和計劃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社會實踐的能力。
(二)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法律診所式教育就是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的結合,堅持了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學生通過法律實踐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在經驗豐富的導師或律師的指導下,幫助學生解決自己尚不清楚的問題,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點,深入了解法律知識。
(三)提高學生職業(yè)道德水平
學生在法律診所實習期間,必須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追求法律的嚴謹性和細致性,避免在口頭表述和書面表達中出現錯誤,培養(yǎng)學生認真謹慎、腳踏實地的工作態(tài)度,并且通過法律診所,來培養(yǎng)學生的公益心和愛心,增強為當事人考慮的法律信仰。從而增強學生的職業(yè)道德水平。
四、法律診所式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改變法律的教育觀念,積極開設法律診所式教育課程
由于我國長期處于封閉狀態(tài),導致我國國民思想封閉,致使我國法律教育長期采用講座式教學模式,只是強調法律的邏輯性、理論性、抽象性和概念性,忽略了法律的實用性和實踐性,導致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停滯不前。
各大高校應該改變教學觀念,充分認識開設法律診所式課程的重要性,并調動大量的教師資源、教學資源、學生資源、設備資源等來可是這項課程。同時通過改變教師和教授對法律的教育觀念,積極開設法律診所式教育的課程,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為我國培養(yǎng)應用型法律人才。
(二)加強學制和評價體制的改革
我國原有教育體制和評價體制已經不能適應法律診所式教育要求,所以通過對法學學制和學校的評價制度的改革,來適應法律診所式教育的課程。將具有一定理論知識的學生應用于學?;蚺c學校進行合作的法律事務所,通過為期一年的學習實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并且通過所在的法律單位根據學生實際工作中反映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對其做出公正公平的評價,改變以前的評價體制,為我國法律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教學事業(yè)的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多方位解決經費問題
法律診所式教育不同于其他教學模式,法律診所式教育的經費投入比傳統的教學模式要高出許多,所以解決教育的經費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解決經費問題有以下幾項措施:
1.學校的全面支持。各大法學院通過改變學校領導對法律教學的觀念,使學校領導支持各大法學院開設法律診所式教學,并予以大量的資金作為教育投資,解決各大法學院資金不足的情況。
2.加強與社會上的法律事務所的合作。尋求合作是解決資金問題的重要途徑。加強與法律事務所的合作,一方面,避免了學院開設法律事務所,減少了學校的支出和管理;另一方面,方便了學生尋找實踐單位,提高學生的實踐效率。尋求合作促進雙方的共贏,既為學校提供了實踐崗位,減少了學校的支出,又為法律事務所提供了人才。
3.尋求法律援助中心的幫助。學校通過法律援助中心,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又可以為生活窘迫的人提供法律援助,提高學生的職業(yè)道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四)高新聘請經驗豐富的教師和律師
法律診所式教育要求理論知識豐富并且有實踐經驗的教師,但是這樣的教師尋找比較困難,而且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可能會到法律事務所工作。所以應該進行以下操作:
1.提高法律診所教育的教師的工資待遇。對于現在處在法律診所教育的教師提高工資待遇和增加福利制度,提高診所教師的地位。
2.高薪聘請外國法律診所教師。高薪聘請外國教師,學習國外的寶貴經驗促進我國法律診所的進步和發(fā)展。
五、結語
高校作為人才的培養(yǎng)基地,不僅要培養(yǎng)理論型人才,還要培養(yǎng)實踐型和應用型人才,因此,學校應該因材施教,采用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的方式,增強學生全面性發(fā)展。法律診所式教育就是以理論為基礎,把實踐作為催化劑促進培養(yǎng)應用型法律人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法律知識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意識和法律意識。法律診所式教育是我國在法律事業(yè)上的一次偉大嘗試,對我國的法律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為我國依法治國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劉麗榮,王玉臻.法律診所式教育與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J].法制與社會,2015(33):238-239.
[2]郭愛紅.在我國開展法律診所教育面對的問題及對策[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5):142-144.
[3]王立民.法律援助與"診所法律教育"[J].政治與法律,2005(1):26-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