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祺
著名作家池莉說:“好日子不僅僅是物質(zhì)的,更是精神的。好日子是皮囊,需要人為它填充靈魂。這靈魂哪里來?讀書得來,休養(yǎng)得來,智慧得來;安靜中得來,不虛榮時得來,不貪婪時得來。好日子就在自己手中,像泥鰍,要有把握的技巧。偏偏就是這個技巧,不容易被人掌握。”
有的人剛剛過了花甲之年便覺得自己已經(jīng)風(fēng)燭殘年,慨嘆時日無多,于是便傷悲感嘆,食無甘味,寢無酣夢,度日維艱;有的人進(jìn)入耄耋時光,卻精神矍鑠,快樂如仙,宛若返老還童,周身充滿了力量。
毋庸置疑,歲月催人老,時光不倒流,這無疑是客觀規(guī)律的不二法門。然而,為什么有的人會未老先衰,抱怨連連,生活的色彩愈加昏暗,而有的人年事已高卻神采奕奕,活力四射,志而彌堅呢?究其原因,關(guān)鍵還是在于人是否懂得享受人生,善待生活,做一個智者。
變換角度,快樂相伴。“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如果你能變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就會覺得自己雖然年事已高,可恰恰是放下了沉重的擔(dān)子,停下來開始慢慢欣賞周圍的風(fēng)景,享受人生的絕佳時光。于是,心情釋然了,快樂不找自來,生活就會變得色彩紛呈,有滋有味,在快樂行進(jìn)的時光中有了些許意外的收獲。
主動找事,增添活力。閑暇時光多了,自然就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個人所偏好的事情上來了。讀書看報,收獲溫暖,增添魅力,盡享詩書帶給我們的快慰;四處走走,捕捉不一樣的風(fēng)景,讓生活中總有鮮美的味道;增強鍛煉,保持身體機能的靈活運轉(zhuǎn);教育兒孫,釋放知識與理性的光華;調(diào)整飲食,使生活更趨向于時尚化科學(xué)化。自身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出來了,自然會覺得周身充滿了向上的力量。
心胸開闊,善待他人,我愛人人,人人愛我?!拔鹨陨菩《粸椤?,從生活小事做起。寬宏大量,不鉆牛角尖,給他人臺階與余地,也給自己滿足與快樂。遇事讓三分,海闊天地寬。在從善仁愛的路徑上走下去,不僅得到了他人的尊重與善待,更為自己積累了厚德與欣慰。
性情豁達(dá),卻病延年?!俺翍n能傷人,綠鬢成霜蓬”,健康的本源即是養(yǎng)心,情緒可以影響人的生理,而生命力更是生命的源泉。如若我們能夠始終保持樂觀的情緒,健康的心理,那么疾病自然會繞著道走,你就會在益壽延年的同時,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如果能懂得享受人生,常讀詩書,修身養(yǎng)性,活得自信、真實,珍惜時光的分分秒秒,那么,就會把握好日子的靈魂,并使之“一帶一路”。為什么不“玩轉(zhuǎn)”生活,為什么不“返老還童”,把日子過得如花似蜜,快樂似神仙呢?
古人云:“閉門即是深山?!笔篱g一切美好,非天造,也非他造,乃是心造。自己給自己做主,擺脫塵世中的誘惑與欲望,好日子就會如花般絢麗,如蜜糖般甜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