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
自第一家孔子學院于2004年創(chuàng)辦,尤其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以來,在中外雙方努力下,共建共享,為增進中國與各國人民友誼,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作出了積極貢獻,被譽為架起了中外之間的“心靈高鐵”。
塞爾維亞女孩蘇俐娜是2015年“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一等獎的獲得者,她的媽媽是一位漢學家。雖然母女二人都酷愛中文,但學習漢語的條件卻有著天壤之別。蘇俐娜說:“媽媽1989年學漢語時,書店里幾乎找不到漢語課本。但如今,隨著孔子學院的開辦,漢語已經(jīng)走進塞爾維亞的大中小學?!?/p>
世界正在對漢語、對中國產(chǎn)生濃厚興趣,在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共贏的進程中,孔子學院正在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世界各地熱力吸粉
“我要去英國教中文啦!”2015年夏天,當時在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就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碩士的黃冰在微信里開心地告訴小伙伴們。她很快漂洋過海,成為英國諾丁漢大學孔子學院的一名漢語教師志愿者。
在諾丁漢大學孔子學院,黃冰擔任了一學期漢語課的任課教師。這個課堂是對社會人士開放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yè)的人都來此求學。他們有的是出于要從事運用中文的工作,為增添職業(yè)技能而來;有的則純粹是出于自身對中文、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黃冰說,給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70多歲、已經(jīng)退休的律師老先生,每次總是驅(qū)車40多公里從自己家中趕來上課。老先生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捐助過中國的災民,從此和中國結緣,對中國的語言和文化產(chǎn)生了興趣,開始了解和學習。這次來孔子學院上課,他自己也笑稱是“復習”。
馬麗(化名)也深深感受到外國友人對自己國家語言文化的熱情。在南京師范大學法語系擔任教師的她,2011-2013年間在法國阿爾薩斯大區(qū)的斯特拉斯堡擔任了兩年的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她遇到的“積極分子”也是一群老人,不過是一群“法國大媽”。大媽們不僅來上漢語課,還把中國繪畫、書法等其他課程,能選的都選了。在法國每年為期兩周的春假時,大媽們組團到中國自由行,回來后一個個興高采烈地和馬麗分享出行的感受。
“她們告訴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又和法國文化存在許多差異,這種精彩和差異恰恰激起了她們濃烈的興趣。她們說,在孔子學院學習后,到了中國當?shù)鼐湍軐σ恍┎町惛影?,更好地溝通和理解。我想,這也是我們舉辦孔子學院的重要意義?!瘪R麗對《新民周刊》記者表示。
除了教授中文以及和中國文化相關的一些項目,例如太極、京劇、書法、剪紙、繪畫等,孔子學院還進入當?shù)厣鐓^(qū)進行表演、舉辦工作坊,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慶時組織慶典,參加和組織語言文化的學術會議等。在黃冰看來,做漢語教師志愿者的這一年非常充實。
黃冰和馬麗的經(jīng)歷,是遍布全球的孔子學院的一個縮影。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146個國家(地區(qū))已建立525所孔子學院和1113個孔子課堂,各類學員累計達916萬人,還有很多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正在申請和籌備過程中。
據(jù)了解,不同的孔子學院在推廣中國文化方面的操作各有不同。德國漢諾威孔子學院前院長胡春春將孔子學院大致分為四種類型:文化傳播型、語言教學型、注重高層對話的學術討論型以及以商務、中醫(yī)等為主題的特色型。
以德國的情況為例,柏林自由大學的孔子學院似乎更偏向“語言教學型”,不僅提供不同等級的中文課程,也為中文教師進修提供培訓。相比之下,漢諾威孔子學院則更側(cè)重文化傳播,傾向于用德國語言介紹中國文化,通過舉辦中德教育研討會、文學鑒賞、來華夏令營等活動幫助德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全球首家學術型孔子學院——德國哥廷根學術孔子學院更是特色鮮明,它以研究為首要任務,重點研究對外漢語教學法及其應用,目標是成為一個對外漢語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
全球中文熱、孔子學院熱,這和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與國際影響力的顯著提高是分不開的。
仍以德國為例,該國位于歐洲中部,被使用法語、荷蘭語、波蘭語、捷克語、丹麥語的諸多國家包圍。事實上,學習漢語、了解中國并不是德國人的第一需求。然而,隨著中國在國際各領域影響力的增強,德國人了解中國以及學習漢語的興趣與日俱增。
元宵晚會、讀書沙龍、攝影展、研討會……德國的孔子學院常常策劃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有些孔子學院相對“低調(diào)”,有些孔子學院則不滿足于在家里小打小鬧,而是想盡辦法走進德國主流社會,成為中德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2006年成立的德國紐倫堡-埃爾朗根孔子學院就是受當?shù)貧g迎的典型代表。這家孔子學院與當?shù)孛襟w合作順暢,并且已經(jīng)成為當?shù)厝肆私庵袊闹匾x擇。其新辦公教學中心2014年正式啟用,租金完全由德國巴伐利亞州政府和紐倫堡市政府承擔,足見當?shù)卣畬鬃訉W院的重視和支持力度。endprint
自第一家孔子學院于2004年創(chuàng)辦,尤其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以來,孔子學院在中外雙方努力下,共建共享,為增進中國與各國人民友誼,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作出了積極貢獻,被譽為架起了中外之間的“心靈高鐵”。
促成人類命運共同體
孔子學院受到世界各地民眾歡迎是事實,不過如何讓外國友人的熱情和興趣持久,提高文化交流傳播的品質(zhì),也是讓人頗費思量的問題。
“對我最大的挑戰(zhàn)不是按部就班地上好課,而是如何想方設法更好地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北M管去英國之前,已經(jīng)在復旦大學接受過對外漢語教育技術的專業(yè)培訓,也做過實習,黃冰仍然如此對《新民周刊》記者感慨。尤其是對在諾丁漢的中學里開設的孔子課堂而言,這方面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靶∨笥褌兒苌儆袑W習一門外語的主動意識,都得靠我們來引導。”
她開動腦筋,從孩子們喜歡的一些話題引入,比如熊貓、美食,加上音樂、舞蹈、游戲等互動形式。介紹京劇時,黃冰不是只放圖片和視頻給學生們看,還帶著他們自己動手,在臉譜上自由填色,然后戴上臉譜做即興表演。到了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就給他們講節(jié)日的典故,和他們共同體驗節(jié)日的習俗,比如在端午節(jié),黃冰就教孩子們折紙船,和他們一起煮粽子吃。平時,她還會在授課的教室里布置中國結、剪紙、中國地圖等,讓學生在“中式教室”里接受文化的熏陶。
一方面形式要新鮮有趣,另一方面要寓教于樂,巧妙地嵌入聽說讀寫等語言點,還要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隨時調(diào)整課程的難度和進程,這些都不是現(xiàn)成的教材上可以找到的答案。每一堂課,黃冰都需要自己花上至少半天的時間完成初步教案,然后在上課前不斷潤色修改。她坦言,連續(xù)上課時,這樣的投入是挺累的,但看到孩子們學得開心學得用心,自己也覺得很值得。
不僅是教學人員,孔子學院對行政管理人員的把關也很嚴格。馬麗當年提出申請,經(jīng)過孔子學院總部也即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漢辦)的審查后,被安排參加了兩個月的集中培訓。她回憶,培訓每天的日程排得滿滿當當,不僅有課堂教學,還有文化參觀,作業(yè)、課堂小組討論等一應俱全。培訓結束后要參加考試,合格的才能最后出國任職。如果考試未通過,那么就只能作為儲備人才。
除了派出工作人員,孔子學院想要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本土教師的力量。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在孔子學院任教的中外專兼職教師達4.4萬人,這些教師中,大多數(shù)是孔子學院教師和志愿者,本土老師所占比例教少。但是,中國教師存在著流動性大的問題。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副校長劉駿說:“在美國,孔子學院教師、志愿者更新頻率很快,而普通中國教師由于沒有美國認定的教師資格證書,無法找到穩(wěn)定的工作,因此延續(xù)性無法保證?!?/p>
因此,對各地的孔子學院來說,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不僅需要國家漢辦的“輸血”,更需要通過擴大獎勵規(guī)模、完善漢語教師證書考試制度、設立漢語師范專業(yè)、聘用優(yōu)秀來華留學生等方式,大力培養(yǎng)具有“造血”功能的本土教師。
韓國彩虹孔子課堂中方院長金振武表示:“目前,我們共有1450名漢語教師,其中本土教師僅占10%。我們計劃與韓國設有中文教學的大學進行定向培養(yǎng),在3到5年內(nèi),讓75%到90%左右的老師獲得國際漢語教師資格。為了鼓勵本土教師考證,學校還將在工資待遇、升職方面有所傾斜。”
頂層設計給了孔子學院更好的發(fā)展機遇。“孔子學院是中外語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橋梁?!绷暯娇倳浽缡菑娬{(diào)。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更加重視孔子學院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出訪南非、特多、烏茲別克斯坦、印度尼西亞和接待巴林國王、巴基斯坦總統(tǒng)訪華期間,多次見證孔子學院協(xié)議簽署或出席有關活動,2013年5月更親筆致信祝賀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孔子學院成立,訪問德國期間,又專門與孔子學院師生代表和漢學家座談,指出要“進一步發(fā)揮孔子學院作用,加大語言交流合作和中西方比較研究”。
李克強總理等國家領導人也利用出訪和會見各國政要機會,多次見證孔子學院協(xié)議簽署和出席有關活動,提升了孔子學院的影響力,鼓舞了工作人員的士氣。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對外發(fā)布《孔子學院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為孔子學院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良好影響。
未來,中國全球第一貨物貿(mào)易大國和主要對外投資大國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文明交流互鑒的大潮流、中國發(fā)展進步的大趨勢,為孔子學院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和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業(yè)內(nèi)人士共同認為:在“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應當重新認識孔子學院的使命。
在2017年12月舉辦的第十二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上,國務院副總理、孔子學院總部理事會主席劉延東出席并致辭。她說:孔子學院要以語言交流為紐帶,以文明互鑒為平臺,努力成為增進友誼的橋梁、合作共贏的推進器??鬃訉W院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