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昆,李 雷,馬 靚
(1.南京醫(yī)科大學康達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0;2.南京醫(yī)科大學,江蘇 南京 210009;3.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0)
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將護理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過程,而臨床環(huán)境復雜多變,要求護理專業(yè)學生在進入實習前必須具備較為扎實的動手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這樣才能適應臨床護理工作[1]。實習前培訓也是護生進入臨床實習之前在校學習的最后階段,是幫助護生較快適應實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大部分護理院校護生的操作對象是模擬人或模型,而非親身體驗。有學者認為,只有親身經(jīng)歷,才能觸動人的心靈并產生情感,從而發(fā)展成素質[2]。本研究從體驗式教學的視角出發(fā),通過調查本科護生對實習前培訓的需求,探索適合護生實習前培訓的內容和模式,進而為針對性地制訂培訓計劃提供理論依據(jù),現(xiàn)介紹如下。
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我校2014級140名(5個自然班)本科護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5名,女生135名;年齡21~24歲。護生均為高中畢業(yè)后考入大學,已基本完成在校學習任務,即將進入臨床實習。
采用問卷調查法,在回顧文獻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基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實習前培訓需求調查問卷》,問卷由從事臨床護理及教學的5名專家討論、修訂而成,包括:(1)護理技能操作的培訓模式;(2)培訓所需課時;(3)有無體驗護理技能操作的必要性;(4)愿意親身體驗的操作項目;(5)其他能夠融入護理技能操作的內容。該問卷對20名護生進行預調查,間隔兩周再次對其進行調查,重測信度為0.921,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47,信度良好。問卷由研究者本人講解后分發(fā)給護生,采用無記名方式填寫,護生獨立填好后當場收回。共發(fā)放問卷140份,回收有效問卷13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7.9%。
采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和分析,采用頻數(shù)、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
最終有效的研究對象為137人,其中男生5名,女生132名;平均年齡為(21.66±0.82)歲;72人(52.6%)為非獨生子女,65人(47.4%)為獨生子女;52人(38.0%)來自城市,51人(37.2%)來自縣城,34人(24.8%)來自農村;對待護理專業(yè)的態(tài)度:15人(10.9%)非常感興趣,87人(63.5%)感興趣,33人(24.1%)一般,1人(0.7%)不感興趣,1人(0.7%)非常不感興趣。
2.2.1 護理技能操作的培訓模式 對于實習前護理技能操作的培訓模式,91人(66.4%)選擇“提供臨床情景(臨床病例),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角色扮演,并且部分操作真人真做”;16人(11.7%)選擇“教師示教后,在教師指導下分組練習”;8人(5.8%)選擇“在教師指導下,完全由護生分組進行單項練習”;7人(5.1%)選擇“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單項操作的角色扮演”;6人(4.4%)選擇“提供臨床情景(臨床病例),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角色扮演”;9人(6.6%)選擇“其他”。由此可見,“提供臨床情景(臨床病例),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角色扮演,并且部分操作真人真做”是被大多數(shù)護生接受的。
2.2.2 培訓所需課時 7人(5.1%)選擇27課時,36人(26.3%)選擇28~36課時,44人(32.1%)選擇37~45課時,26人(19.0%)選擇46~54課時,24人(17.5%)選擇55~60課時。由此可見,58.4%的護生認為培訓所需課時應為28~45課時。
2.2.3 有無體驗護理技能操作的必要性 126人(92.0%)認為在實習前的護理技能操作培訓中有必要進行護理技能操作的體驗。
2.2.4 愿意親身體驗的操作項目 絕大多數(shù)護生樂于扮演護士和患者,體驗不同的感受,并有16項體驗項目被多數(shù)護生接受,愿意親身體驗,見表1。
表1 護生愿意親身體驗的操作項目[n(%)]
2.2.5 其他能夠融入護理技能操作的內容 在護生實習前的培訓中,除了護理技能操作外,在病例中穿插挫折情景、應急情景、職業(yè)防護、與患者的溝通技巧、法律知識以及院內感染知識都是護生所需要的,每項內容的平均分在(3.17±0.81)分到(3.86±0.46)分之間,絕大多數(shù)護生認為將各種知識整合起來是必要的,見表2。
表2 其他能夠融入護理技能操作的內容[n(%)]
調查結果顯示,92.0%的護生認為實習前的護理技能操作培訓中有必要進行護理技能操作的體驗,最受歡迎的培訓方式是“提供臨床情景(臨床病例),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角色扮演,并且部分操作真人真做”,課時設置在28~45課時。由此可見,將體驗式教學法應用于實習前的護理技能操作培訓中是絕大多數(shù)護生所需要的。體驗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合理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景,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有目的地引導護生自我經(jīng)歷、親自感知、體驗所要學習的知識,使護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fā)展能力、運用知識的一種多向傳遞互動教學模式[3]。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式,最初起源于二戰(zhàn)時期的生存訓練課,20世紀70年代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開始興起于美國[4]。目前,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適應時代需求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被教育界普遍認同和應用[5]。有國外研究表明,體驗式教學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實踐能力、學習能力、關愛理念等[6]。在我國的體驗式護理教學中,已開展了案例式、角色置換式、情景模擬、高仿真模擬、綜合性實驗等教學形式[7-8],并將其應用于護理專業(yè)的各門課程,如護理學導論、基礎護理學、老年護理學、社區(qū)護理學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傳統(tǒng)教學更有助于優(yōu)化整合教學資源,提升護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3,9-11]。但是,目前的體驗式教學局限于護理專業(yè)的單門課程之中,設置的情景較為單一,并且多數(shù)選用的操作對象為模擬人,而非護生本人的親身體驗。值得注意的是,在臨床上遇到的情景往往比較復雜,需要多門課程知識的融會貫通、靈活應用,這樣才能做出合理的臨床判斷。護生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有自我感悟,才能陶冶自身的情操,充分理解患者的感受。
由表1可見,絕大多數(shù)護生愿意在真實體驗中扮演護士和患者,本研究擬訂的絕大部分用于真實體驗的操作內容是可行的。排在前3位的項目是:測量生命體征、更換臥床患者床單、患肢制動,可能與這3項操作沒有不適、比較安全有關;排在后3位的是:鼻飼、口腔護理和氧氣吸入,主要與插胃管太難受、擔心同伴的操作技術、害怕插到氣管、感到恐懼、同學為自己做口腔護理太尷尬、害怕棉球脫落有危險、惡心、不舒服、吸入氧氣時氧氣管的味道太大、妨礙正常呼吸有關。提示在制訂親身體驗的操作項目時也要考慮護生的接受程度,并一定要保證護生的安全。鼻飼的接受度最低,只有22.6%的護生愿意配合,可以棄去不用或在護生操作非常熟練的情況下,只讓有意愿的護生進行體驗;對于安全性高而護生認可度低的操作項目如吸氧,可以鼓勵護生大膽嘗試,在同學為自己操作的過程中體會患者的感受,從而產生同理心;同時在進行操作時,結合護生自身的感受和操作要點,進一步完善和修訂操作項目的評分標準,比如應該更加突出人文關懷和溝通技巧的比重。
由調查結果可見,護生除了需要護理技能操作的培訓外,更需要將多種知識整合、融入培訓之中。由于臨床環(huán)境是發(fā)展的、多變的,因此護生在實習前需要的是臨床能力的綜合應用。目前,多數(shù)實習前的強化訓練課程是圍繞護理學基礎的操作技術進行的,偏重于基礎的護理技能操作,忽略了護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未能兼顧護理專業(yè)課程的綜合應用[1]。也有少數(shù)研究將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融入實習前的培訓課程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12-13]。從臨床實際出發(fā),對多門課程進行有機整合,設置臨床情景與親身體驗的操作項目,對于提高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進護患溝通、培養(yǎng)人文關懷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習前開展規(guī)范化培訓已成為護理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研究從體驗式教學的視角調查了護生對實習前護理技能操作培訓的方式、課時、培訓內容以及親身體驗項目的需求,為以后制訂培訓計劃提供了理論依據(jù),使護生樂于接受,從而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護生的臨床綜合素質,實現(xiàn)與臨床的無縫對接。
[1]田紅梅,楊麗娜,何劍.以組為單位仿真模擬教學法在護生強化訓練中的實踐[J].中國病案,2015,16(5):80-82.
[2]劉小紅,晁騰飛,賀戀秋.體驗式教學在新護士臨終關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7,15(5):873-875.
[3]李玉霞,李麗萍.體驗式教學在社區(qū)護理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3):2732-2734.
[4]馬麗云.體驗式教學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1.
[5]李郭杰.關于“體驗式”教學形式的研究[J].教育探究,2009(7):145-146.
[6]Scott Brunero,Scott Lamont,Melissa Coates.A review of empathy education in nursing[J].Nursing Inquiry,2010,17(1):65-74.
[7]劉靜馨,陳泌.護理本科生高仿真模擬教學學習體驗的現(xiàn)象學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5):74-76.
[8]王萬玲,江智霞,郁艷艷.綜合性實驗教學法在急危重癥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9):87-88.
[9]王佳琳,田甜.護理學導論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3):315-318.
[10]鄧道維,潘紅平,羅祎,等.體驗式教學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8):702-703.
[11]張麗君,陳細瑜,黃秋慧,等.體驗式教學在高職老年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7):491-492.
[12]成磊,胡菁,馮升,等.高仿真模擬人案例訓練提高護生實習前培訓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6):20-23.
[13]陳煥芬.情境導入模式教學在護生實習前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9,24(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