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雨鑫,賈俊紅,許 華*
(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循證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在臨床中的應用比較廣泛,且取得了良好臨床效果。為進一步探究循證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特擇取我院收治的88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對其行以循證護理的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收治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伴有惡心嘔吐、腹痛、水電解控制紊亂、酸堿失衡等癥狀。按照入院時間將其分為常規(guī)組和循證組,各44例。其中,常規(guī)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26~78歲,平均年齡(54.2±4.4)歲,發(fā)病原因:酗酒致病24例、暴飲暴食致病10例、膽道疾病致病8例、其他病因2例;循證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27~77歲,平均年齡(54.3±4.3)歲,發(fā)病原因:酗酒致病25例、暴飲暴食致病9例、膽道疾病致病9例、其他病因1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組患者行以常規(guī)護理,密切觀察并記錄患者生命體征變化,保持呼吸通暢,給予吸氧,按照休克程度建立靜脈通道,確保血量有效循環(huán),并以血液動力學為依據,對液體復蘇進行指導,監(jiān)護腎功能和消化功能等。循證組患者行以循證護理:①提出問題。與患者體質狀態(tài)和臨床表現(xiàn)相結合,依據患者護理需求,提出循證問題:腹痛的影響因素、防治休克的方法、術前準備等,經過研究和探討,對臨床護理的重要內容進行確定。②查找文獻。從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常見問題出發(fā),查閱相關文獻,在知網、萬方以及維普等數據庫中進行檢索,對循證護理的具體措施和效果進行了解,為落實護理措施提供支持。③落實護理措施。首先,在飲食護理上,患者需禁食10~20天的時間,保留胃管,待腸麻痹消除且出現(xiàn)腸鳴音時可將胃管拔除。其次,在觀察護理上,觀測患者的尿量、尿糖、血尿淀粉酶、血鈣以及肝腎功能等指標,并記錄各項數據。再次,在疼痛護理上,先了解患者腹痛情況,評估疼痛性質、程度、時間,通過分散注意力的方式緩解。最后,在休克護理上,因腹膜化學反應作用,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體液滲出現(xiàn)象,進而導致休克。對于此,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關注,在確定發(fā)病原因的前提下行以抗休克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改善情況,并以此為依據,評定治療有效率,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記錄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循證組的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比較(n,%)
循證組平均住院時間為(7.1±3.2)天;常規(guī)組平均住院時間為(13.4±4.2)天。經檢驗:t=7.914,P=0.00??梢娧C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常規(guī)組(P<0.05)。
急性胰腺炎在臨床中較為常見,一旦發(fā)病則會出現(xiàn)出血、水腫、壞死等炎癥反應,而重癥急性胰腺炎是以炎癥反應更加強烈、病死率高為主要特點,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近些年,伴隨護理技術發(fā)展,重癥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有所降低,尤其是循證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護理理念得到更新,護理質量提升,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有促進作用[2]。
循證護理是在治療期間的問題為前提,經過相關文獻的查閱之后,取得患者同意,并征求醫(yī)生認可之后,結合自身護理經驗而制定的護理計劃。臨床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比較廣泛,其是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使患者對護理服務的需求得到滿足[3]。在循證護理工作中納入了人性化、個體化等護理模式的內容,強化服務意識,使康復體驗提升。利用細致且專業(yè)的護理服務,使患者對護理工作更加滿意,患者治療依從性得到提升,利于患者積極主動地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4]。
循證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提升了傳統(tǒng)護理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通過評估患者病情,使護理重點更加明確,利于護理措施的落實。在本次研究中,采取重癥監(jiān)護護理,通過患者脈搏、心率、血壓、呼吸等體征的監(jiān)測,為臨床治療和搶救提供了有力依據,使治療效果得到提升。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應用循證護理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93.2%,而應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68.2%,兩組數據差異明顯,可見循證護理的應用臨床效果更佳,這與吳新,張文萍[5]研究結果一致。
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循證護理的應用不僅可以提升護理總有效率,還可以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