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慶芹,李萍,趙暉,黃靜,馬雪華
(1.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a 超聲科,b 心內科,青島266003;2.山東省單縣中心醫(yī)院超聲科)
近年來,我國女性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在女性惡性腫瘤中發(fā)病率高居第1位,并在女性惡性腫瘤死亡患者中,所占比例高達13.7%[1]。而乳腺超聲檢查可進行多角度、多切面、多次重復[2],并以無創(chuàng)、高分辨率、價格低的特點,成為篩查乳腺癌的理想手段[3]。但是乳腺BI-RADS 4類病變根據規(guī)范需行組織學檢查,會導致不少不必要的活檢或手術。本研究選取我院96例乳腺患者為對象,探討彈性成像面積比值法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山東省單縣中心醫(yī)院乳腺BI-RADS 4類病變患者96例為研究對象,均經手術切除或穿刺活檢證實,獲得BI-RADS 4類乳腺腫塊115個?;颊吣挲g24~65歲,平均年齡(45.8±12.5)歲,良性腫瘤82個,腫塊大小(0.9 cm×0.8 cm×0.6 cm)~(3.1 cm×2.6 cm×1.8 cm);惡性腫塊33個,腫塊大小范圍(0.8 cm×0.6 cm×0.5 cm)~(2.8 cm×2.6 cm×2.1 cm)。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西門子Acuson S20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7~14 MHz,線陣探頭12L5,設備配有超聲彈性成像技術(UE技術),安裝測量腫塊面積比軟件[4]。受檢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受檢者腋窩、雙側乳腺,先行乳腺常規(guī)超聲檢查,多切面觀察腫塊形態(tài)、邊界、內部回聲及邊緣血流信號;按照ACR建立BI-RADS-US規(guī)范腫塊分級,凡是符合BI-RADS 4類腫塊均納入[5]。
乳腺行常規(guī)超聲檢查后,切換至UE模式,探頭輕貼皮膚,有效利用受檢者呼吸與心臟搏動幅度維持QF值于60~80,并獲得腫塊最大橫徑切面(A面)、最大前后徑切面(B面)、最大上下徑切面(C面)[6]。本研究操作均由兩位高年資醫(yī)生共同完成。
2.1 乳腺腫塊診斷情況 96例患者115個BI-RADS 4類乳腺腫塊,病理診斷良性腫塊82個,占比71.30%;惡性乳腺腫塊33個,占比28.70%。其中,良性腫塊中纖維瘤、乳腺腺病、乳腺腺病合并纖維瘤樣病、硬化性腺病、導管內乳頭狀瘤、慢性炎性肉芽腫及陳舊性積乳囊腫分別為37個、15個、6個、10個、9個、3個及2個;惡性腫塊中浸潤性導管癌、黏液癌、原位癌、惡性葉狀腫瘤、髓樣癌及小細胞癌分別為22個、5個、3個、1個、1個及1個。
2.2 不同切面UE圖與二維灰階圖面積比值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A、B、C切面面積比值臨界點分別為1.32、1.26、1.53。
表1 不同切面UE圖與二維灰階圖面積比值
2.3 不同切面診斷BI-RADS 4類乳腺腫塊的指標
診斷敏感性方面:聯(lián)合診斷敏感性>B切面>C切面>A切面,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ROC曲線見圖1。
美國放射學會(ACR)在1992年制定了乳腺影像報告和數(shù)據系統(tǒng)(BI-RADS),對乳腺診斷分級定制了新的標準。2003年建立了乳腺超聲診斷標準(BI-RADS-US)[7]。0級:評價不完全,需要其他影像學檢查才能做出評價;1級:未發(fā)現(xiàn)病灶;2級:良性病變,無惡性特征,如囊腫、導管擴張等;3級:可能良性病變,惡性程度非常小,如纖維腺瘤等;4級:可疑惡性病變,需要進一步穿刺活檢;5級:高度提示惡性病變;6級:已知惡性病變,穿刺活檢已證實。其中4級類別的可以細分為4A、4B、4C,惡性程度分別為3%~30%(提示傾向于良性可能性大)、31%~60%(提示存在惡性可能)、61%~94%(提示高度惡性可能)[8-9]。
表2 不同切面診斷BI-RADS乳腺腫塊情況(%)
圖1 不同切面診斷Bl-RADS 乳腺腫塊的ROC曲線
很多研究發(fā)現(xiàn)將常規(guī)超聲與UE技術相結合能更大程度的提高超聲診斷乳腺病變的準確度[10-11]。本研究中,以乳腺腫塊行病變最大橫徑切面(A面)、最大前后徑切面(B面)、最大上下徑切面(C面)作為研究依據,A、B、C切面面積比值臨界點分別為1.32、1.26、1.53。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診斷敏感性方面,切面聯(lián)合診斷敏感性>B切面>C切面>A切面,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且良性病灶也有向周圍組織浸潤傾向,因此切面小面積比值法判斷最佳臨界點無法區(qū)分部分浸潤性生長明顯的良性病灶。而臨床上之所以出現(xiàn)漏診、誤診,原因在于原位癌病灶無浸潤,在不同切面均漏診。而髓樣癌因部分病灶邊緣在組織學上推擠性生長,并不是浸潤性生長,因此在不同切面上也會出現(xiàn)漏診。慢性炎性肉芽腫因炎性細胞向周圍組織浸潤,所以周圍組織會發(fā)生硬性改變,UE圖面積增大,所以在不同切面上出現(xiàn)漏診。而硬化性腺病以小葉為中心良性病變,肌上皮、結締組織增生及腺泡等疾病部分病灶邊緣,出現(xiàn)纖維組織浸潤的可能性較大,所以在UE圖像上也會因病灶面積增大而發(fā)生誤診。同時,由于探頭對乳腺組織加壓、呼吸運動偽像可能對UE圖像產生影響,而在部分邊界不清晰或者無明顯腫塊邊界操作手法、經驗及圖像質量控制不嚴格者,均可能影響分析結果。而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在BI-RADS 4類乳腺腫塊良惡性鑒別上,不同切面中用UE比值法的價值高,而三個切面聯(lián)合診斷,對于提高臨床診斷的敏感性、準確性及陽性預測值均有意義。
綜上所述,在乳腺BI-RADS 4類病變診斷中,不同切面面積比值法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均較高,可作為判斷BI-RADS 4類病變的首選方法,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2] 李紅苗,隋秀芳,劉衛(wèi)勇,等.聲觸診組織定量技術評估乳腺纖維腺瘤彈性[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3,16(6):597-599.
[3] 陳圓圓,劉軍杰,魏晏平,等.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與超聲彈性成像聯(lián)合診斷BI-RADS4類乳腺病變[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21(5):332-335.
[4] 胡向東,馮彥紅,貴玉,等.應變比值評價常規(guī)超聲分級BI-RADS4級乳腺病灶良惡性的應用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2,21(6):488-491.
[5] 李美,郇鳳霞.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BI-RADS 4級乳腺病灶診斷中的價值[J].海南醫(yī)學,2016,27(6):948-950.
[6] 何茂勝,魏梅梅,陳燁,等.超聲彈性成像面積比法在BI-RADS 4級乳腺腫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6,44(5):76-78.
[7]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reast imaging atlas[M].Reston,VA: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2003:1-81.
[8] CHAIWERAWATTANA A,THANASITTHICHAI S,BOONLIKIT S,et a1.Clinical outcome of breast cancer BI.RADS 4 lesions during 2003.2008 in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Thailand[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2,14(8):4063-4066.
[9] YOON JH,KIM MJ,MOON HJ,et a1.Subcategorization of ultrasonographic BI—RADS category 4: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clinical factors affecting it[J].Ultrasound Med Biol,2011,37(5):693-699.
[10] EVANS A,WHELEHAN P,THOMSON K,et a1.Differentiating benign from malignant sol|d breast masses:value of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according to 1esion stiffness combined with greyscale ultrasound according to BI-RADS classification[J].Br J Cancer,2012,107(2):224-229.
[11] SADIGHG,CARLOS RC,NEAL CH,et al.ultrasonographic differentiation of malignant from benign breast lesions:a meta-analytic comparison of elasticity and BIRADs scoring[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2,133(1):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