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惠珠
學校里,經常會出現(xiàn)學生錢物丟失的現(xiàn)象。
幾乎每個班主任都有處理這種事情的經歷。對老師來說,如何巧妙地教育拿了別人錢物的學生,是一項考驗智慧的工作。因為犯錯的對象是孩子,他身處集體當中,老師的做法稍有不慎就會傷害他的自尊心,影響周圍人對他的態(tài)度,對他今后的成長不利。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要本著育人育心的原則,小心對待犯錯學生,讓他有尊嚴地改正錯誤。
我當一年級班主任時,就處理過學生丟文具的事。
我相信,有的學生完全是無意中錯拿了別人的東西,與“偷”根本不沾邊。但是,當丟東西的學生發(fā)出“誰偷了我的東西”的喊叫或者報告老師后,此刻即便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錯拿了別人的東西,也會因為害怕同學說他是小偷,害怕受到老師的批評而不敢承認。有經驗的老師會體察學生的這種心理,輕松地引導學生。
這不,今天放學前,木木舉手說,她新買的自動鉛筆丟了。
“不會丟的,也許是誰拿錯了?!蔽沂疽鈱W生們坐好,然后說:“馬上就要放學了,請同學們檢查一下自己的文具盒和書包,好嗎?看你是不是在匆忙收拾東西時,不留神把同學的文具裝進去了?如果你回家以后才發(fā)現(xiàn),那你一定會著急的,是不是?因為你是好孩子,肯定不想因為這而耽誤同學寫作業(yè),對不對?”
我微笑地看著他們,再次啟發(fā)他們:“請大家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吧?!?/p>
“老師,這支筆不知道是誰的?!?/p>
“我的!”
“太好了,謝謝你。給你的同桌吧!相信下次收拾東西時,你一定會更細心的?!蔽铱粗χf。他把筆遞給同桌,表情自然而又得意,沒有一絲難為情,甚至還覺得幫了同桌的忙,挺自豪呢。
當然,不排除極個別學生拿別人的東西是故意的。這種故意,如果從孩子的角度分析,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看小朋友的某個東西好看或好用,一時羨慕,自己也想擁有。當然,也可能出于其他原因,但不論出于什么原因,老師在處理這類事情時最好不要用“偷”字,同時也要避免讓其他學生說這個字。
多年以前,我們國家還沒有實行減免城市學生學費的政策。通常,同學們是在新學期開學的第二天,把學費帶到學校,交給班主任。學生們按我的要求,把裝著錢、上面寫著自己姓名的信封交給我,我收齊信封回辦公室后再數(shù)錢,目的是不浪費學生的上課時間。當時,有七八個學生說忘帶了,我讓他們下午交。
下午我一進教室,三五個學生就圍上來,說有個女生的學費丟了。我向這個女生望去,發(fā)現(xiàn)她正坐在座位上哭呢。我走過去,拉著她的手走到教室外,問她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錢丟的,怎么丟的。她說,她一直坐在座位上看書,并沒有出去玩,不知道怎么回事,錢就找不到了。我問她把錢放哪兒了,她說錢在一個信封里裝著,放在桌斗書包的上面。
既然沒離開座位,應該不會丟。我讓她再仔細找找。她說,她已經找了好幾遍,都沒有找到。我讓她先回座位,然后開始環(huán)顧四周。
這時預備鈴已經響過,教室外有兩三個學生在打掃衛(wèi)生,教室內同學們正在唱歌。我的目光從每個孩子的臉上略過。
剛剛過完新年,學生們的歌聲很整齊,臉上洋溢著對新學期的期待。我轉身走上講臺,微笑著在黑板上寫了個“好”字,并加了個大大的感嘆號。受到鼓勵的學生們張大嘴巴,歌聲明顯洪亮了。我轉過身,沖他們搖了搖頭,歌聲馬上又輕了一些,好聽極了。我不禁又沖他們贊許地點頭、微笑,好多學生也都跟著我笑了起來。
這時,剛才出去倒垃圾的男同學從教室外進來??吹剿?,我忽然想起上午忘記帶錢的幾個學生里有他,便問他學費帶了沒有。沒想到,他像是被嚇著了似的,肩膀聳得老高,小聲說帶了,然后走到自己座位上坐下。
他的座位在那個女生的斜后方,中間有個過道。
回到座位上的他,眼睛一直不看我而是看著面前的課桌,這和他平時的表現(xiàn)完全不一樣。我心里已經有了答案,但是用什么方式讓這筆錢回到主人手里,而且讓拿了別人錢的學生自尊心不受傷害呢?我開動腦筋,思考起來。
等同學們唱完歌,我開始發(fā)話:“同學們,從今天整齊的歌聲里,老師就知道你們是多么盼望在新學期當個好學生。可是剛開學,我們班就發(fā)生了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一個同學的學費丟了,這個同學著急得都哭了?!?/p>
同學們聽了這話,開始低聲詢問,誰丟錢了。
“不過,老師不著急也不擔心,因為我相信學費一定會自己回來的?!蔽冶M量讓自己的語氣平和、溫柔。
“真的嗎?”“學費真的會自己回來?”學生們很好奇。
“對!”我微笑著環(huán)顧了一下教室,然后把目光停在那個孩子身上。片刻后,我挪開目光,面對全班同學說:“現(xiàn)在,我需要你們配合我做個游戲,當游戲結束時學費就會回來的?!?/p>
學生們都充滿期待地望著我。
我說:“學費在老師知道的一個地方,但它需要全班同學陪著它回到老師的手里。”我讓每個同學從作文本上撕下一頁紙,疊成一個小袋子,然后雙手拿著這個紙袋子放進桌斗里一會兒,再交上來。
在收上來的紙袋子里,果然有一個里面裝著學費!我拿出來后,全班同學都十分高興!我把手揚起來,微笑地看著同學們,我看到那個孩子如釋重負地松了口氣。
示意學生們坐端正后,我總結道:“同學們,今天這件事說明你們都是誠實的好孩子。《弟子規(guī)》里有句話‘錯能改,歸于無,意思是說,犯了錯誤只要能夠改正,就是好樣的。老師喜歡知錯就改的孩子!”
學生在校丟東西很常見,老師處理此類問題,各有各的方法。不管具體方法如何,一個真心愛學生并為學生著想的老師,都會以孩子的自尊心為重,不會因孩子一時的錯誤,就給孩子貼上“身份標簽”,而會用妥善的方式對待犯錯的學生。我相信,這個孩子以后再也不會犯這種錯誤,并且這對其他學生也起到了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這件事情發(fā)生之后,我在課下又擇機對這個孩子“輕描淡寫”地進行過幾次引導和鼓勵。后來,這個孩子各方面都表現(xiàn)得很好,依然陽光、帥氣。
以上,是我作為老師對誤拿別人東西孩子的做法,我覺得家長們可以借鑒。因為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得知自己的孩子偷拿別人或家里的錢物時,都會感到震驚和暴怒,然后毫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對孩子采取狂風暴雨般的制裁措施。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出發(fā)點也是為孩子好,但是這種做法真的不可取,不僅不能讓孩子認識和改正錯誤,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要想真正解決問題,家長們就必須記住,一定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有尊嚴地改正錯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