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斌
摘? 要:本文主要對當歸的選地、苗床準備、種子苗培育、苗床管理、田間管理、采收與加工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夠為當歸的高效栽種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當歸;栽培技術;規(guī)范化
中圖分類號:S567.239?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1974/nyyjs.20181233115
1? ? ?選地、苗床準備
在海拔2200~2800m的地方、沒有高溫和強光、土質(zhì)疏松肥沃、中等肥力、排灌便利的地域適合育苗栽種,最佳的地方為緩坡地或平地。需要在前一年對當歸育苗地進行整理,讓土壤得到充分的熟化,如果育苗地不能在隔年進行整理,在當年的5月也可以整理育苗地。5月中旬開始清除育苗地里的雜物;將500kg/hm2的磷酸二銨均勻施撒在地表。以20~25cm的深度為主深翻土壤,然后耙平;作畦時,要保持60cm寬度,30cm間距,15~20cm高度,畦面方向和坡向保持一致。
2? ? ?種子苗培育
選種,在6月初,留種植株應選擇30~50cm的。選擇標準為純正度,植株生長健康、無皺葉、無斑點、無病蟲害。采種及種子處理,在7—8月,當歸果實開始成熟,果翅的顏色為粉白色,呈現(xiàn)橢圓形時就可以采摘了。通過邊熟邊采的方法結(jié)合種子生長水平,在植株上將成熟果穗用果樹剪剪取,并用棉線將果穗扎把,在通風、陰涼處進行懸掛、陰干。要注意防止高溫、強光以及煙熏。當果穗陰干后,在5℃的晴朗天氣下攤開放在棚布上,30~60min翻動1次。晾曬2~3h之后,開始脫粒并篩選混雜物,確保種子具有95%的純凈度。還要干燥脫粒的凈種,讓種子達到12%~14%的標準含水量。在寬敞通風處懸掛裝有凈種的布袋,風干之后,在冷庫或冰箱內(nèi)進行9~10個月的冷藏;播種,5月中旬后期—6月中旬初,在畦面上用手距地30cm施撒處理過的種子,自左而右的方向進行施撒,若是碰到有風的天氣,宜順風播撒52.5kg/hm2的量為最佳。在播種的畦面上,用鐵篩將濕土均勻篩入,厚度應在0.3~0.5cm。
3? ? ?苗床管理
3.1? ? ?遮蔭覆蓋、除草
在畦面播種后,將野生禾本科草類秸稈以6.0~7.5t/hm2覆蓋量,3cm厚,均勻覆蓋在畦面上,以此來確保遮蔭效果的良好。出苗應在播后的20d左右,并且在出苗率不低于50%后除去雜草。將松苗床覆蓋物用小木棍來回挑動,促進幼苗健康生長。注意用手拔除雜草容易將當歸幼苗一起帶出。結(jié)合幼苗生長情況提前預防病蟲害的出現(xiàn)。
3.2? ? ?間苗、起苗
對于苗床過于密集的,間苗可以結(jié)合第2次除草進行。9月末初—10月中旬初,氣溫降低,溫度5℃左右,起苗時從下往上。以70~80在15~20cm用撅頭進行挖掘,松動床土。通過適量帶土的方法仔細撿出苗子。將挖出的苗子,用手擰去殘葉并按照1:1的比例進行扎把。一小把數(shù)量為80~100株,重量為250~300g。
3.3? ? ?苗子儲藏
在陰涼通風處將運回的苗子堆成圓錐垛或方形垛,高度應為90cm左右,放置15~20d左右,揮發(fā)其水分,減少呼吸頻率,堆放在室外陰涼處。
4? ? ?田間管理
4.1? ? ?中耕鋤草、間苗定苗
在移栽后的30d左右進行第1次鋤草,鋤土深度為3cm,除凈雜草。在移栽后的60d左右進行第2次鋤草,鋤土深度為5~7cm,除凈雜草。在當歸封壟前進行第3次鋤草,鋤土深度為7~10cm,除凈雜草。隨時拔除出現(xiàn)的雜草。在第2次的鋤草和第3次鋤草中進行間苗以及拔除抽蔓株。單穴的2株苗若是為進行抽苔,就拔除幼苗。
4.2? ? ?灌溉與排灌、施肥
移栽當歸后,如果碰到干旱,土壤含水量在8%~10%以下,可以進行灌溉。在雨季時應采取排澇措施,避免田間積蓄大量水分。施肥種類:有機肥、無機肥料等。方法:在播前整地中的第2次使用6.0~7.5t/hm2的堆肥或第3次使用750~1125kg/hm2的餅肥。7月可以將50kg與150~200g的磷酸二氫鉀葉肥溶進行混合,并通過背負式手搖噴霧器在葉面上進行均勻噴灑,以此來提升產(chǎn)量。
5? ? ?采收加工
5.1? ? ?采收
當歸定植時間是在當年的11月下旬—12月份初。在采收前幾天,先將當歸保留3cm的短茬,割去地上部分,利于采收。抖去當歸根系泥土,就地晾曬當其變?nèi)嶂?,在當歸頭部用板條敲打,抖凈泥土,找出優(yōu)良當歸,進行修整。
5.2? ? ?初加工
生產(chǎn)當歸藥材最為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初加工,根據(jù)以往的做法,精心挑選新鮮的當歸,并通過分層、扎把、整形、修整等步驟,讓當歸藥材的包裝更為優(yōu)美,質(zhì)量更有保證。把歸根在棚布上進行晾曬,待其水分揮發(fā)變軟后,將殘留的莖葉挑選出來,并根據(jù)條數(shù)進行扎把,在熏棚用豆桿等進行熏烘,當微黃色出現(xiàn)在當歸表皮時,用文火熏干。熏干后,將泥砂毛須等搓去,然后進行修整即可。
參考文獻
[1]張興盈.云當歸凍干加工工藝及質(zhì)量標準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