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鑫雨 廖鈁
摘要: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中鐵與水蒸氣反應以棉花為載體,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實驗成功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結合實驗教學實際,對實驗進行改進。選用耐高溫、熱穩(wěn)定性好、吸水性好的硅酸鋁棉替代棉花作為水的載體,同時對氫氣的檢驗裝置進行改進。改進后實驗裝置簡易,操作性、反應速率、實驗現(xiàn)象等方面都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鐵; 水蒸氣; 硅酸鋁棉; 水晶泥; 檢驗裝置; 實驗改進
文章編號: 10056629(2018)12007102中圖分類號: G633.8文獻標識碼: B
鐵與水蒸氣反應實驗是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中的科學探究內容,由于此實驗用棉花作為水的載體,氫氣檢驗裝置簡單,從而導致實驗安全性太低、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失敗率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對該實驗進行了較深入的探究。
1?硅酸鋁棉
硅酸鋁棉又稱為陶瓷棉,是以硬質黏土、氧化鋁、氧化硅為原料采用電爐熔融噴吹法制備的一種無機短纖維,是一種具有耐高溫、吸水性好、防火、熱穩(wěn)定性良好、抗腐蝕、導熱率較低、可反復利用的材料。硅酸鋁棉與傳統(tǒng)石棉不同,傳統(tǒng)石棉(巖棉)的粉塵有致病、致癌性,國家已經(jīng)明令禁止使用。但硅酸鋁棉可以安全生產(chǎn)、使用。通過實驗探究,發(fā)現(xiàn)硅酸鋁棉的吸水性良好,可用作水的載體。除此之外,通過實驗探究發(fā)現(xiàn)以棉花為載體,由于其著火點低且導熱性差,加熱時,棉花易焦化,在鐵粉還未達到反應溫度時,濕棉花中的水分早已揮發(fā),從而降低了氫氣的濃度,使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相比于棉花,硅酸鋁棉可以穩(wěn)定地產(chǎn)生水蒸氣,使水蒸氣的利用率達到最大,產(chǎn)生的氫氣純度更高;利用硅酸鋁棉耐高溫(1333~1673K)、熱穩(wěn)定性好等特點,可通過酒精燈直接加熱試管的方式使反應速率更快。
2?實驗改進
查閱相關的文獻[1, 2],發(fā)現(xiàn)對此實驗改進主要集中在對吸水材料的探究。文獻中提到了幾種吸水材料替代棉花,用于提供水蒸氣。這些材料是: 玻璃棉、水晶泥(網(wǎng)上有售)、粉筆、濕沙子、紅磚、硅膠以及自身分解提供水蒸氣材料如Ca(OH)2、 Mg(OH)2、膽礬等。本文選用粉筆、玻璃棉、水晶泥、棉花幾種較優(yōu)的材料與新材料硅酸鋁棉來探究實驗,同時對氫氣檢測裝置進行改進。基于實驗結果,對所用材料進行評價。
2.1?實驗裝置改進
2.1.1?對檢驗裝置進行改進
鐵與水蒸氣的反應,按照教材所給檢測裝置,由于產(chǎn)生的氫氣混雜大量水蒸氣,所以大大降低了氫氣的質量和濃度,導致氫氣檢測不明顯或者沒有現(xiàn)象。為了現(xiàn)象更加明顯,在試管口加上干燥裝置,提高氫氣的濃度。
2.1.2?加熱裝置改進
鐵與水蒸氣的反應需要較高的溫度,在酒精燈上加蓋防風罩,可提高溫度。
2.1.3?檢測方法的建議
(1) 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時,用燃著的火柴靠近,觀察現(xiàn)象,聽是否有爆鳴聲。
(2) 用橡膠管蘸取肥皂液,當吹出氣泡時,用火柴點氣泡,有爆鳴聲,瞬間有藍色火焰生成。
(3) 用橡膠管蘸取肥皂液,當吹出氣泡時,用手輕抖氣泡,氣泡上浮,再用火柴點氣泡,有爆鳴聲,證明有氫氣生成。
(4) 如果產(chǎn)生的氫氣足量,可在實驗裝置末尾處加一試管進行收集氫氣,再對氫氣進行檢驗。
實驗裝置參看圖1。
2.2?吸水材料的改進
2.2.1?實驗目的
(1) 證明鐵是一種較活潑的金屬[3]。
(2) 探究鐵與水蒸氣反應的最佳輔助吸水材料。
2.2.2?實驗原理
(1) 通過對吸水材料的吸水性探究,以及在控制變量的基礎上,選用不同的吸水材料探究氫氣產(chǎn)生的速率,得到最優(yōu)的吸水材料。
(2) 3Fe+4H2O(g)△Fe3O4+4H2。
2.2.3?實驗儀器和藥品
實驗儀器: 鐵架臺、干燥管、酒精燈、酒精燈罩、大試管、玻璃導管、膠塞、蒸發(fā)皿、火柴
藥品: 還原鐵粉、粉筆、玻璃棉、水晶泥、棉花、硅酸鋁棉、水、肥皂液
2.2.4?實驗步驟
(1) 吸水材料吸水性的探究
分別稱取粉筆末、玻璃棉、水晶泥、棉花、硅酸鋁棉各1g,向材料中滴加水(水晶泥浸泡在水中)直至材料不再吸水為止,測其最大的吸水量。
結論: 吸水性: 水晶泥>棉花>硅酸鋁棉>玻璃棉>粉筆。
(2) 吸水材料能否直接加熱探究
分別取上述適量的吸水材料于蒸發(fā)皿中,加熱蒸發(fā)皿,觀察實驗現(xiàn)象,得出實驗結果。
粉筆末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含少量碳酸鈣),加熱不易分解;玻璃棉主要以石英砂、長石、硅酸鈉、硼酸為主要原料,這幾種原料極耐高溫,所以酒精燈能直接加熱;水晶泥是一種鉀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共聚體型保水劑,屬于有機物類,在加熱和高氧條件下會發(fā)生爆炸,所以不能直接加熱;棉花著火點低,直接加熱易焦化;硅酸鋁棉為耐高溫、熱穩(wěn)定性好的無機材料,能直接加熱。
(3) 不同吸水材料反應速率的探究
① 按要求搭好實驗裝置(見圖1),檢查各連接部分是否漏氣。
② 取5支相同規(guī)格的試管,分別編號為1、 2、 3、 4、 5;分別稱取棉花、玻璃棉、硅酸鋁棉、粉筆末、吸水后的水晶泥各1.00g,棉花、玻璃棉、硅酸鋁棉用水浸濕后擠干,塞入試管底部(水晶泥剁碎后直接放入試管底部、粉筆末先放入試管底部再滴水浸濕)。
③ 稱取2.00g鐵粉5份,分別將鐵粉放入5支試管中,鐵粉中心至棉花等吸水材料邊緣距離2cm左右。
④ 先后對裝粉筆末、玻璃棉、硅酸鋁棉的試管預熱,再同時直接加熱鐵粉和吸水材料;或先后對裝有棉花和水晶泥的試管先預熱鐵粉,再加熱試管。當試管上有小水珠生成時,集中加熱鐵粉。此時,鐵粉由銀灰色變?yōu)楹谏?。加熱開始時立刻計時。
⑤ 將導氣管伸入肥皂液中,當肥皂液中有大量連續(xù)氣泡產(chǎn)生時,停止吹氣泡。
⑥ 用燃著的火柴靠近氣泡,氣泡燃燒且有爆鳴聲,此時停止計時,記下所耗時間。
不同吸水材料檢測到氫氣所需時間見表3。
① 檢測到氫氣所需要的時間:
t(硅酸鋁棉)<t(棉花)<t(水晶泥)<t(玻璃棉)<t(粉筆末)。
② 在控制變量的基礎上,其他條件不變,采用相同質量的不同吸水材料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硅酸鋁棉產(chǎn)生氫氣所需要的時間最短,即硅酸鋁棉最優(yōu)。
3?結論
通過上述實驗探究,發(fā)現(xiàn)硅酸鋁棉遠遠優(yōu)于棉花。所以在教材實驗的基礎上,用硅酸鋁棉代替棉花,可加快實驗反應速率;同時在檢測裝置處增加干燥管,可提高氫氣純度,使實驗現(xiàn)象更加明顯;另外,可以嘗試多種氫氣的檢測方法,增大實驗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孫中衛(wèi),王程杰.鐵與水反應的實驗設計研究[J].化學教學, 2007,(11): 16.
[2][3]洪長青,王玉琴.鐵與水蒸氣反應實驗的改進[J].化學教學, 2012,(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