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陽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巨峰中學,山東 日照)
由于初中生思維較為活躍,并且經(jīng)常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因此,他們在政治課堂教學中難以跟上教師的思路。這不僅不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也不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教學實踐表明: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盡快地投入學習。因此,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
比如,在開展人教版初中政治九年級第二單元第五課“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這一教學內(nèi)容的講授時,我就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這一課的知識。首先,我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上甘嶺》的插曲來營造一種音樂情境。在播放的過程中,學生都豎直耳朵,認真傾聽,并細細地品味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其次,我讓學生觀看了《我的祖國》的視頻,在學生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全神貫注地欣賞著一個個畫面;有的學生一邊觀看,一邊做記錄。當視頻播放完后,我對學生說:“通過觀看這個視頻,你們有什么感受呢?”有的學生說:“我看到了一幅幅祖國大好河山的圖景?!庇械膶W生說:“我感覺到濃濃的愛國之情從大屏幕里流露了出來?!边€有的學生說:“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感到驕傲。”總之,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在學生分享心得的過程中,他們的感情一下子被激發(fā)了出來,如此一來,大家對愛國主義情感就有了直接體驗,并把這種感情融入集圖畫、聲音、色彩于一體的教學情境中,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政治課堂成為政治“講堂”,政治教師成為政治“講師”。學生依舊猶如容器一樣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如此一來,整節(jié)政治課變得枯燥乏味,學生根本體會不到學習政治的樂趣,只能感受到無限的壓抑。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來為學生提高自我展示的平臺和張揚個性的機會。
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五課“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問題:對于“挫折是否有利于個人成長”的話題,學生持有不同的意見,有的學生認為:“挫折有利于個人成長。”然而,有的學生認為:“挫折不利于個人成長?!睘榱耸箤W生更好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就組織了辯論小組,讓學生在小組辯論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首先,我根據(jù)觀點進行有效的分組,分成了正方、反方對立的兩個小組,從而讓學生去辯論這個話題。由于意見相同的學生分在了一個小組內(nèi),為了“打敗”另一組,他們就在小組內(nèi)部進行熱烈討論,從而通過組內(nèi)所有成員的智慧總結出具有說服力的證據(jù)來駁倒對方。有的學生說:“挫折有利于個人的成長,比如說張海迪的故事、霍金的故事?!庇械膶W生說:“我們還可以結合古代的例子,如司馬遷、蘇牧、李白等等?!庇械膶W生說:“挫折不利于個人的成長,如果一個人承受能力較差時,挫折不僅不利于他的成長,反而還會使他精神頹廢,意志消沉?!边€有的學生說:“挫折會使一些人產(chǎn)生消極的情緒,使他們喪失力爭上游的動力,甚至對自身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自信心受到了挫傷。”在這種相互討論、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以活躍,學習熱情得以激發(fā),合作的意識得到了有效的培養(yǎng)。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新的教學手段層出不窮,以往的教學手段不能滿足學生的真正需求,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需要及時地采用新的教學手段。而多媒體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設備,它集聲、圖、色等于一體,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地利用這一新穎的教學設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六課“鋼鐵是這樣煉成的”相關內(nèi)容時,因為初中生處在青春期,生活閱歷較淺,生活經(jīng)驗也不足,他們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無憂無慮地成長著。對于“挫折”這一詞的真正含義,大部分學生難以理解其真正的內(nèi)涵。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我就充分地利用多媒體這一設備來輔助本節(jié)課的教學。首先,我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勵志人物的經(jīng)歷、故事等,如霍金的故事、司馬遷的故事,還有張海迪的經(jīng)歷等,我引導學生觀看這些人物事跡,這不但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點,還使他們受到這些人物樂觀積極、堅強勇敢精神的影響,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
總之,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此外,還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此同時,還需要及時地采用新的教學手段,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構建高效的初中政治課堂。
[1]徐忠志.淺談新課改下的高效初中政治課堂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5(32).
[2]翁寶光.新課程背景下的政治合作學習[J].山西師大學報研究生論文???,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