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江蘇省南京市第九中學,江蘇 南京)
當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給我們帶來了數字化、移動化、網絡化等各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可隨之而來的也有這些學習方式使用不當而產生的學習淺表化現(xiàn)象。淺層學習讓我們停留在知識的機械記憶、不與周圍事物進行關聯(lián)的孤立學習和被動學習中。顯然,淺層學習的方式是不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如何在理解的基礎上批判地學習新思想和事實,并將它們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能夠在眾多思想間進行聯(lián)系,能夠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決策和解決問題,即進行深度學習已經成為與時俱進的學習理念。[1]
近年來,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方式有了根本性的轉變,任務驅動、項目教學、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種教學方式都在課堂上大量使用,但是因為很多教師對學習價值的取向不清楚,課堂上情境創(chuàng)設的隨意化、探究的膚淺化、交流合作的形式化等現(xiàn)象還存在,這些現(xiàn)象都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活動仍處于淺層學習的狀態(tài)。創(chuàng)設什么樣的教學情境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呢?如何幫助學生的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更深入呢?下面就我在《圖像信息的加工表達》一課中的教學改進來談一談。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促進學生意義建構和進行深度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中按照學習內容進行教學情境的“設”,還要立足于情境的“創(chuàng)”。即注意學習內容與多樣化的情境的關聯(lián)。就深度學習發(fā)生需要的環(huán)境條件來看,創(chuàng)設真實性的、批判性的教學情境,學生的思維才會被激活,對新知識的探索才會更積極主動,對問題的發(fā)現(xiàn)、思考和解決才更有益。
情境認知理論認為,有意義的深度學習就是一種促進知識向真實生活情境遷移的學習活動,即要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復雜問題。一個真實性的情境對深度學習的實現(xiàn)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圖像信息的加工表達》時,我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為學校設計校徽的教學情境。某校將會建設成為我市第一所女子中學,這是同學們都知道的真實情況。而目前新校徽的方案還沒有制定,正在招標中。我們要設計出符合該校要求的?;辗桨竻⑴c招標。同學們在這個真實教學情境中躍躍欲試,整個學習活動都顯示出了異乎尋常的積極主動,充滿了創(chuàng)作的激情,最后涌現(xiàn)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
深度學習的理念非常強調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創(chuàng)設批判性的教學情境更有利于批判性思維的建立。而批判性思維不僅僅是一種否定性的思維,更是一種建設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所以創(chuàng)設批判性的教學情境就是要多給學生比較、分析、綜合、應用的空間,使他們對問題的解決做出自己的判斷,決定什么時間、用什么方法或在教師給出的多種方法中進行選擇,從而解決問題。比如,在《圖像信息的加工表達——?;赵O計》一課中,同樣是?;請D案的設計,有的同學選擇使用Photoshop,有的同學使用畫圖軟件,甚至還有同學利用Word中的自選圖形,又或者在不同的階段綜合運用各種應用軟件。教師不必規(guī)定死方法和方向,多給學生空間,讓他們自己去判斷、分析、比較和運用,只要最終能夠實現(xiàn)問題的解決都是可以的。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并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那么要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就應該搭建有助于獲得教師和其他同學幫助的交流平臺,以促進交流的深入和幫助的獲得。還應該搭建方便學生獲取所需學習資料的平臺,以促進自主探究的深入。根據教學內容和形式的不同,我們可以靈活使用輔助學習網站、班級論壇、班級FTP空間、“慕課”平臺等多種方式,讓師生間、學生間可以更暢通地進行交流和互助,更自如地獲取課堂學習資料。比如,在教學《圖像信息的加工表達——?;赵O計》一課中,就采用了“慕課”平臺。在平臺中學生可以獲取到有關圖像加工的各種知識和技能介紹的微視頻、PPT教程,根據自己存有問題解決的需要進行自主學習。作品也可以實時上傳平臺,和老師、同伴進行溝通,提出修改的建議和方法指導。最后,全班還可以通過“慕課”平臺進行作品的欣賞和評價工作。我們還開展了給喜歡的作品點“贊”的環(huán)節(jié),最后通過“贊”數進行排名和獎品的發(fā)放。學生的成就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學習的積極性會進一步提高。
另外,深度學習也是一種持續(xù)性的學習。所以我們在打造幫助交流平臺的時候要注意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連續(xù)性學習的信息化環(huán)境,以促使學生一直處于積極學習的狀態(tài),延伸我們教學的時間和空間,便于學生下課后或以后課堂上的聯(lián)系和運用,以助于激發(fā)學生分析、綜合、反思、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在《圖像信息的加工表達——?;赵O計》一課中使用的“慕課”平臺,學生可以方便地查找和瀏覽每一次課堂的教學課件和每一節(jié)課自己的作品和成果,這樣學生能更清晰地整理出知識的脈絡,發(fā)現(xiàn)自己的每一次進步,反思自己的每一個問題,從而促進深度學習的持續(xù)發(fā)生和習慣的養(yǎng)成。
[1]何玲,黎加厚.促進學生深度學習[J].計算機教與學,2005(5):29-30.
[2]閻乃勝.深度學習視野下的課堂情境[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3(12):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