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思茅區(qū)思茅第六中學 云南普洱 665000)
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計算的重要性,我首先在學生中開展了一項活動:讓學生自己搜集計算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錯誤,以兩個周時間為準,可以每位同學自己進行,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一起找,兩周后上交錯題記錄,包括出錯原因,看誰找的認真,錯因找的準。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也就把問題抖落了出來:(1)題目看錯抄錯,書寫潦草。6與0,1和7寫得模棱兩可;(2)列豎式時數(shù)位沒對齊等;(3)計算時不打草稿;(4)一位數(shù)加、減計算錯誤導致整題錯;(5)做作業(yè)時思想不集中。從一些學生的計算錯誤來看,“粗心”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由于兒童的生理、心理發(fā)展尚不夠成熟,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方面是個自然成長過程,第二方面則可以采取相應方法進行培養(yǎng),所以在引導學生分析原因的同時,要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出來,這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關鍵,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計算訓練時,要求學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就是認真對數(shù)。題目都抄錯了,結果又怎么能正確呢?所以,要求學生在抄題和每步計算時,都應當及時與原題或上一步算式進行核對,以免抄錯數(shù)或運算符號。要做到三點:抄好題后與原題核對;豎式上數(shù)字與橫式上的數(shù)字核對;橫式上的得數(shù)與豎式上的得數(shù)核對。
2.想:就是認真審題。引導學生在做計算題時,不應拿起筆來就下手算,必須先審題,弄清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沒有簡便的計算方法,然后才能動筆算。
3.算:就是認真書寫、計算。作業(yè)、練習的書寫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規(guī)范,對題目中的數(shù)字、小數(shù)點、運算符號的書寫尤其要符合規(guī)范,數(shù)字間有適當?shù)拈g隔,草稿上的豎式也要數(shù)位對齊、條理清楚,計算時精力集中,不急不搶。
4.查:就是認真驗算。驗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我認為要把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來嚴格要求,計算完,首先要檢查計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檢查數(shù)字、符號會不會抄錯,小數(shù)點會不會錯寫或漏寫;再次,對計算中途得到的每一個得數(shù)和最后的結果都要進行驗算。采取筆算驗算,或采取口算、估算驗算;教師對驗算要有明確和有力的措施,消除學生計算后再去驗算感覺厭煩和抵觸情緒。
1.激發(fā)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堅定性。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激發(fā)興趣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抑制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把知識和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由此可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首先應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很多,可采用情境激趣、語言激發(fā)、謎語故事激發(fā)等。
2.在操作、演示中揭示算理新大綱明確要求我們“要以正確的教育思想為指導、研究教學規(guī)律?!庇嬎銜r要“知其然”能正確計算,還要“知其所以然”能夠理解、掌握算理。要減少學生在計算中的錯誤,首先就要重視計算中的算理教學,使之符合兒童概念形成的認知規(guī)律。心理學家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
3.利用兒歌、順口溜,熟記運算法則。在數(shù)學學習中,對于一些難以記憶、容易出錯的定義,運算法則等知識,如果用編兒歌、順口溜的形式加以歸納總結并靈活運用,能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清晰,識記更加牢固,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為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就必須加強練習,練習要有目的性、系統(tǒng)性、典型性。
學生必須熟練掌握2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靈活應用乘法口訣,這是一切計算的基礎。如果基礎都不熟練,計算起來肯定錯誤百出,速度也會很慢。(1)為了提高學生口算的準確率和速度,我根據(jù)學生知識結構,有意識地讓學生記一些特殊數(shù)學的組合,如:和是整十、整百的兩個數(shù)(如183+17,98+2等);積是整十、整百的兩個數(shù)(25×4,125×8等);這些計算結果的記憶,不但對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計算速度。(2)每堂課上安排練習。每節(jié)數(shù)學課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選擇適當?shù)臅r間,安排3分鐘的口算練習,學生每人一本口算天天練作業(yè)本,這樣長期進行,持之以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多種形式變換練。例如:視算訓練、聽算訓練、搶答口算、口算游戲、“對抗賽”、“接力賽”等等,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要想計算得又對又快,必須在“巧”字上下功夫。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做題前要仔細觀察能否用簡便算法,能簡單的一定要簡單,不管題中是否要求,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應當表揚,鼓勵學生在算法上創(chuàng)新,不一定按書本上的算法。這樣也使學生養(yǎng)成了細觀察、勤動腦、靈活運用算法的好習慣。
教學大綱指出:“學生掌握知識有一個過程,要在理解基礎上,通過必要的練習來加以理解,逐步掌握?!钡毩暯^不能搞題海戰(zhàn),多多益善,我覺得練習的有效與否,更要突出一個“適當”。
估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運算”,可以幫助學生檢查計算的結果正確與否,運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對計算的結果做預先定位,快速地確定計算結果的取值范圍,通過計算前的估算和計算后的檢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錯誤。可以讓學生看計算結果的末一位,如個位是3和8,結果的個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26積不可能是兩位數(shù)等等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應該貫徹在整個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全過程,既要加強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的針對性訓練。只要認真鉆研,工作中不斷進行總結和完善,認真挖掘計算題中的能力因素。以上各點雖不全面,但我相信只要能認真落實,相信學生的計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