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書
【摘? ? 要】?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要改變機械模仿、被動接受,導致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喪失的現狀,要不囿于書本,引導學生跳出舊的框框,要優(yōu)化教學方式,喚醒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本文主要從尊重學生主體、運用多種方法、創(chuàng)設良好情境等角度闡述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初中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策略
人類與自然斗爭的每次勝利都離不開創(chuàng)新,一個民族要立于不敗之地也要學會創(chuàng)新。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迅速,想象能力更趨于現實,他們能運用已有的知識探尋結果,也能不唯上、不唯師跳出舊框框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近年來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為現代教育理念的踐行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持,使課堂變得更有交互性、表現力。教師營造開放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的積極參與,加深學習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促進他們創(chuàng)新潛能的激發(fā)。網絡也為信息技術的學習提供了便利,學生能受到教育資源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提供了契機。但縱觀當前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師常會照搬別人的理論,未理解其精髓去“匆匆上馬”,或仍沿襲傳統的教法,大搞“一言堂”,學生被動接受、機械模仿,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逐步喪失。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方式借助以任務清單激發(fā)學生的自學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尊重學生主體,喚醒創(chuàng)新意識
信息技術的任務設計,能將枯燥的書本知識變得富有趣味,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作品,有的學生能活學活用,能用Photoshop軟件為學校設計?;?,為學校網站設計bannar,能運用FLASH軟件設計交通警示標志。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個人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很早就接觸過電腦,他們在使用計算機時得心應手,而有的學生很少有使用電腦的經歷,他們甚至連簡單的操作都不會,教師要區(qū)別對待,為水平較高的學生布置難度大、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而對剛接觸電腦的學生布置入門級的任務。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要創(chuàng)新師生關系,有效設計教學內容。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大膽表達,鼓勵他們思考、勇于嘗試,要傾聽他們的不同想法。教師要借助于任務引領,讓學生經歷從“不知”到“知”的過程,讓他們在實踐中捕捉知識,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教師要通過有效指導,避免學生少走彎路,但也不能過度干預,要為學生留有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空間。
二、運用多種方法,提高想象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人想象能力的發(fā)展,我們教師要以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引發(fā)學生的聯想。我們教師的提問要具有啟發(fā)性,能讓學生發(fā)表各種假設,表達各種見解。學生的想象之中蘊含著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相容的空間,讓學生的各種想象成為可能,引導學生比較、類推,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如在學習“圖片合成”內容時,我將學生將原圖與合成之后的圖片進行對比,學生通過比較會提出很多問題,諸如照片是如何拍攝的?怎么圖片上的人懸空了?我順勢予以引導,“這不是人的魔法,而是電腦的魔法”,學生的想象空間瞬間被激活,從而產生探索“魔法”的欲望。思維導圖能為不同的知識點之間建立一定的邏輯關系,圖文結合的方式遠比純粹的文字內容更富吸引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以思維導圖促進學生的想象,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創(chuàng)設良好情境,激發(fā)創(chuàng)新激情
任務的設計要把握核心,能引導學生圍繞目標去思考,否則會變得毫無頭緒。學生在任務的趨使下會主動發(fā)現,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形成思考、探索的能力。教師要將任務進行細化,設置一個個具體的目標,讓學生從目標入手,掌握相關的知識。如在《添加內容 美化頁面》一課教學中,為讓學生明白超鏈接作品的交互性,用組織結構圖實現文字的圖形化,以動畫效果增加作品的藝術性,為學生設計階梯性的任務:先向學生展示一份學生的作品以及教師在此基礎上略作加工的修改作品,讓學生進行對比,說一說作品的差別。接著,教者設計了目標頁創(chuàng)建“超鏈接”、分析頁面制作結構圖、完成內容頁的“對象”動畫和順序設置的任務。任務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要將不同任務進行合理的銜接。如果任務過難超出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會影響學生的自我期望值,而任務過于簡單,就會使教學變得平淡如水,使學生失去興趣。任務在于教學,任務之間要看似獨立而彼此關聯,能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分析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操作能力的轉化,能依據學生特點、學習能力等進行差異化的設計,以難易程度不同的任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需求,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任務。如在“主題網站我設計”一課教學中,教者引導學生規(guī)劃網站,以“濱海旅游網站”案例,引導學生認識設計網站的一般過程。教者先讓學生整體感知網站的評價標準,包括目的明確、主題鮮明、恰當的頁面內容,圖文并茂、版面美觀、色彩和諧的版面效果。教者讓學生思考網站規(guī)劃的一般過程,明確網站建設的目的,網站的主題與內容,網站的表現形式。在教者的引導下,學生將網站的內容規(guī)范為主頁、網站導航、吃住購娛、交通指南、著名景點等內容,也可以在吃住購娛下設置特色小吃、星級賓館、購物中心、休閑娛樂,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去豐富網頁,突出主題內容。學生進行版面的設計,要力求形式多樣而富于變化,能給人帶來美的感覺。任務要有可操作性,要在任務之中滲透一個知識點,知識點過多無疑會增加操作的難度。教師要從一個點出發(fā),由此及彼,再擴展到面,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升學生的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改變灌輸、模仿教學的現狀,要讓學于生,為學生提供自我發(fā)展的空間,要豐富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分析、創(chuàng)作,喚醒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參考文獻】
[1]李向成,任強.點擊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2]李赫,陳曉慧.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教學設計操作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3.
[3]吳進國.打破常規(guī)創(chuàng)新思維[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
[4]梁曉峰,馬曉林.創(chuàng)造學習策略訓練[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