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生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生探究學習最有效的內部動力。運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對于提高課堂效率、積極推進課程改革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物理;興趣
一、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認識
物理學作為人類探索自然界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最有力的工具,有著和為人類一樣古老的歷史。物理學是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界及人類本身的智慧的結晶??梢哉f,它本身就是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是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要讓學生意識到人類的進步和文明無一不閃耀著物理學的光芒,物理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進入科學技術的任何一個領域都必須敞開物理學的大門,樹立學生學習物理學的“榮譽感”和“使命感”。要讓學生明白學習物理的目的不僅在于單純地學習一些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物理學,使自己在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得到較好的訓練,培養(yǎng)自己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和唯物辯證觀,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好物理學,不僅能了解物質世界的奧秘,同時還能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為將來進一步探索科學知識打下基礎。
二、創(chuàng)設新穎的情境,引入課題
興趣作為一種個性化的東西,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其主動性、思維傾向性與積極性受興趣的調控。因此教師必須通過挖掘高中物理教材中的興趣因素喚起學生們的興趣因素。那么教師如何挖掘高中物理教材中的興趣因素呢?創(chuàng)設新穎的情境引入課題是尤其重要的。那么如何創(chuàng)設新穎的情境呢?這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進行說明,例如:教師在教力的分解和合成這一節(jié)內容時,可以通過這樣的講課設置疑問:在講課前首先放置一個重量較大的砝碼在講臺上,然后拿出幾根細線,這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用一根細線去提這個砝碼易斷呢?還是用兩根細線去提這個砝碼易斷呢?”這時肯定所有學生都會以自己的經驗判斷說是一根細線容易斷,這時教師就通過演示,最后得出的結論卻和學生回答的完全相反,用一根細線去提砝碼,細線沒斷,而用兩個細線去提砝碼(這里注意教師故意將兩根細線的角度放大)細線卻斷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有悖常理的現(xiàn)象呢?這時學生們的大腦就會高度興奮,將會認真地思考這一問題,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就被激發(fā)出來了。
三、講述有趣的小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介紹物理學史的發(fā)展、物理學家的情況,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會使學生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愛迪生和白熾電燈"的故事使學生了解了科學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體會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一道理。
給學生適時講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滿足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補償方式。例如在講到玻意耳——馬略特定律的時候,介紹定律的來歷以及不同國家對定律的不同稱呼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進一步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當講到歷史上曾有一位學者叫赫曼,為了驗證天電(閃電)與他電是否是同種電,竟被雷電擊死在實驗臺上時,課堂一片寂靜。當講到秦始皇在建阿房宮時用磁石來防刺客時,課堂上又是一片活躍氣氛。
四、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及課外實驗的指導
觀察現(xiàn)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這是理解概念和規(guī)律的必要基礎。觀察和實驗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引起學習興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為了鼓勵學生多動手,盡可能增加學生動手機會,有的演示實驗可以采取邊講邊實驗的做法,以利于學生更好地觀察現(xiàn)象,提高實驗能力。在教學中可創(chuàng)造條件將有些演示實驗變?yōu)閷W生的隨堂實驗。
為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課本中設了“做一做”欄目,介紹簡單易做的小實驗。既可以鼓勵學生多動手,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而多數(shù)學生有一種不良習慣,誤認為要交的才是作業(yè),否則就可不做。為此這些小實驗我們須嚴格要求或幫助學生獨立完成。有條件的,在不過多增加負擔的前提下,還可鼓勵學生結合所學內容自己設計一些實驗。這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積極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五、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xiàn)、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時,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敗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影響積極性。其實,中學生感到學物理難并不都是學生的智力問題,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更大。因此,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成功的機會,是提高學生學習情緒的一種有效方法。
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與梯度、適應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創(chuàng)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例如.在設置課堂提問的內容與對象時,可根據(jù)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難的問題不應提問差生,以免他們由于答不出而處于尷尬的境地,從而產生自卑感。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根據(jù)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題目,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每單元授課完后,要認真進行單元歸類復習,精心設計測試題,對于較難的題目在復習時可進行一些暗示,對差班甚至不惜"漏題",使他們在復習時具有針對性,在測試時獲得一定的成功,從而激發(fā)和鞏固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積極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障礙,拓展學生思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既讓學生掌握了物理知識,有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西省定南縣第二中學 34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