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慧
摘要:“心靈是自我做主的地方,在心靈中天堂可以變成地獄,地獄可以變成天堂?!薄獜洜栴D
關鍵詞:語文課堂;如何;成為;孩子心中的天堂語文教學作為一種語言教學,其過程應該是學生,教師、文本間感情交流互動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語文活動和交流機會時,還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體驗,只有這樣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才能如同魚兒在水中奔跑,跳躍、呼吸新鮮空氣,讓孩子真正感到語文課堂是他們心中的天堂。
一、教師要學會欣賞“每一個”孩子
“沒有一種草是不會開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種草”孩子內心渴望得到賞識,這是因為它符合人性的需要,就孩子的精神世界而言,他們仿佛是為了得到欣賞而來到人的世界,教師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情感、把學生當作一種“知識源”并在教學活動中多給學生一點賞識,表揚、肯定和信任,才能同學生一起,把語文課堂構建成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在一位教師的語文觀摩課上,恰巧有一名怯場的女生回答問題結結巴巴時,這位教師不僅耐心地聽她講完,后來又多次提出一些比較淺易的問題,指名要她回答,終于使她克服了怯場的心理,又一次她居然主動舉手,圓滿地回答了一個相當有難度的問題,教師立即提議全班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鼓勵她的成功。
我深深感悟到在教學中學會賞識學生,學生就覺得語文課堂如春風撲面,和煦宜人,像細雨無聲,浸潤心田,在這股力量的推動下,怯懦者會變得勇敢,軟弱者會變得堅強,懶惰者變得勤奮,不知者變得有知,無能者變得多能。
二、教師要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情感體驗
現(xiàn)代教育理論把育人看作是教育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功能,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對學生的一生負責,還應該注重教育的遠期功能,在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中,如果只注意某些具體知識的傳授,那就只注意了育人的近期功能,相反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情緒和情感體驗,則注意了育人的遠期功能。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情景教學,往往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即“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生會把課堂當知識的樂園,如我在教學《小木偶的故事》學生熟讀課文的前提下,為了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我采用了合作表演的方法,使教學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做法是:第一步導入后角色分清楚,在這其中學生想象情境,投入情感,準備好自己的語言。第二步學生練習表演。第三步學生展示觀眾評議,教師指導:老木匠表現(xiàn)出自我陶醉,心滿意足。小木偶表現(xiàn)出氣憤,傷心、無奈、委屈。小白兔表現(xiàn)出嘲笑。老婆婆表現(xiàn)出責備,不解。(學生帶頭飾,伴隨音樂再演……)
師:同學們,在親身經歷了小木偶的遭遇后,你一定有很多話說,能告訴大家嗎?
生:微笑對于人是很重要的,很美好的
生:不會笑就感覺不到生活的美好
生:如果一個人只會笑,對生活的體驗是不完美的
……
師:是??!笑是陽光,他能消除人們臉上的冬色。笑是最美麗的語言。微笑是和煦的春天,微笑是盛開的花朵。微笑是理解,微笑是勝利。但是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需要我們去經歷,去面對,這樣才是真正的生活。最后我為學生播放了歌曲《哭樂年華》
生活是一團麻
那也是麻繩擰成的花
生活是一根線
也有那解不開的小疙瘩呀
生活是一杯酒
包含著人生的酸甜苦辣
這時學生激情高漲,熱情洋溢著全身,深情地歌唱,小臉蛋上帶著甜甜的笑容,懂得了人生的真諦,心靈在天堂中激蕩著……
三、教師要讓童心永駐語文課堂教學
教師擁有一顆童心,就能把激情融入課堂教學,就能把孩子當孩子看,就能了解孩子的心理,就能把語文知識當成樂趣。如我在教學《新型玻璃》一課時,為了讓枯燥的說明文給孩子帶來學習的樂趣,教學伊始我先告知學生這節(jié)課將要開“新型玻璃展會”前提是要學好《新型玻璃》這篇課文,學生聽后驚喜,紛紛表示贊成,他們主動進行熟讀、精思,基本理解了課文內容和語言時,在課堂上組織召開“新型玻璃展銷會”,我請了一名學生和我配合當主持人,其他學生當“推銷員”,展銷的產品即可以是課文中介紹的五種玻璃,也可以是自己搜集到的別的新型玻璃,更歡迎自己“發(fā)明”的新型玻璃,要求“推銷員”在會上把自己公司的一種“產品”介紹它的特點和用途,孩子們個個神采飛揚,躍躍欲試,自由想象,暢所欲言,把新型玻璃的特點和用途說的詳細、具體。特別是語言幽默,聽著動容。從他們臉上,我看到了暢快淋漓的神情,我為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驕傲。
課后我進行了反思:教師擁有一顆童心,教學方法就能貼近學生和他們互動,學生就喜歡上語文課,把語文課堂當作心靈的天堂,在召開“展銷會”時,我通過主持人的角色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學會表達和傾聽,學生進入角色,從而把認識事物、學會語言和發(fā)展思維結合起來。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語文課的快樂。
四、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和價值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到知識的無限魅力和價值,在學生眼里,知識應該是綠色的。如閱讀短文《辛勤的蜜蜂》中有一個句子“蜜蜂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太枯燥了?!苯虒W時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上說蜜蜂,就體現(xiàn)不出語文知識的思想價值,如果教學時由蜜蜂的釀蜜讓學生聯(lián)想到自己的學習,蜜蜂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甜美的蜜,所以我們要想獲得自己的學習,蜜蜂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甜美的蜜,所以我們要想獲得真知,不僅要刻苦學習博覽群書,還要多思、多問、多查、多記。學生頓時茅塞頓開,獲得了學習知識的良方。我在進行語文課《“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學時,讓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還須明白:一個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慈愛和嚴愛,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大到一個學校,小到一個班級,有些學生嬌氣,一味喜歡別人的稱贊,稍經別人的指責和批評,便從此自暴自棄,而有些學生只有在別人的冷眼中才能成為愛迪生、牛頓,稍經別人夸獎,別從此飄飄然,把握不住航向,這兩種學生的發(fā)展是“畸形”的,應引以為戒。學生感受到語文課是知識百花園,語文課即能學到文學知識,又能明白做人的道理,還能陶冶情操,簡直就是一種精神享受。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除了將知識教給孩子們以外,最重要的是在學習中滲透人文關懷,讓孩子從枯燥的語文世界中走出來,時時享受美,感受美,孩子們才能自由自在地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才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奇跡。
讓我們的學生在充滿愛的教育中成長,在充滿自然的人文情懷中締造自己的夢想,張開翅膀,任自飛翔。(作者單位:寧夏中衛(wèi)市第六小學755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