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尚芬
摘要:要搞好政治課教學,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培養(yǎng)他們的自覺性,然后向學生傳授好的學習方法,只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關鍵詞:初中政治;學習興趣;政治教學教育回歸生活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回歸生活的教育促使課程改革的深化與發(fā)展。現(xiàn)實學校教育遠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忽視了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與心靈的喚醒;新課程改革重視教育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教育向生活回歸的啟示出發(fā),把生活、教育與課程三者結合在一起,努力促使新課程的實施與深化。我們應該從現(xiàn)實生活入手,開放課堂、放開學生,讓學生每節(jié)課都能享受快樂學習,感受快樂生活。
一、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育心理學明確告訴我們,相容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師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學效果。因此,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必不可少的條件。無數(shù)事實證明,學生喜歡這位老師,就相信老師講授的道理,愿意學習老師講授的知識,自然就對老師講的課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學生如果不喜歡這位老師,要想讓他們對這位老師所授的課程感興趣是很困難的。同樣,一個被老師喜歡的學生常常是充滿信心、朝氣蓬勃、奮發(fā)向上的,學習成績也不斷提高。相反,一個被老師厭棄的學生,往往是自暴自棄、不求上進,成績也只會走下坡路,以致對這門功課完全失去興趣。可見,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創(chuàng)造一個師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環(huán)境,利用自己的職業(yè)優(yōu)勢,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和共同進步的良好師生關系。
二、深入理解,強化記憶
激發(fā)學生情趣,培養(yǎng)自覺性,這只是為了吸引學生,保持學生注意力,為教學創(chuàng)設條件,而教給學生良好的理解記憶方法則是學好政治的關鍵。
每堂政治課,都要使學生有所得。這就要求政治教師,務必把所講的內容提綱挈領地歸納成條條,這樣學生就能以線串珠,將知識全部記住,尤其是講完一課或一個單元時更應如此。只有這樣,才會使學生知識條目清晰,有所適從。
為了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師還必須在講解透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學會比較記憶,即指導學生把相對概念的異同點區(qū)別開來。如“經(jīng)濟制度”和“經(jīng)濟體制”“經(jīng)濟特區(qū)”和“行政特區(qū)”等等。在對相對概念講透之后,指導學生比較記憶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學生掌握了這一技巧,便記得容易、記得準確,就不會魚目混珠。
其次,還要使學生學會聯(lián)系記憶法,即指導學生把有內在聯(lián)系的知識綜合起來,找出因果關系,就可以觸類旁通。如“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和“消費品分配方式”,用生產關系要素的相互關系來理解,學生記答案就比較容易了。
再次,更要教會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即讓學生用所學到的理論和知識去觀察和分析社會實際,解決現(xiàn)實問題。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學生讀課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實踐,才是目的?!边@應當是政治課教學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著眼點,又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好政治課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三、講好插圖,引發(fā)興趣
新編政治教科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插圖多,直觀性強,形象生動。大量圖片信息的輸入,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提高教學質量等都將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插圖具有形象性、直觀性,如再經(jīng)過教師形象生動的講述,就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更有利于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
四、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隨著時代日新月異的發(fā)展,當今的中學生思想活躍,自主意識、參與意識和表現(xiàn)欲都較強,他們渴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因而政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正確處理好教師的主導地位與學生的主體作用之間的關系。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老師當演員,學生當觀眾。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口干舌燥,唾沫橫飛,然而學生卻不為所動,導致老師講老師的,學生自己玩自己的,教和學處于相對分離的狀態(tài)。這樣就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的內心要求無法得到滿足,自然就失去了對所學課程的興趣。因而教學的過程中要在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積極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保證每節(jié)課都要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來,比如在每次上課開始后的五、六分鐘時間里,讓學生進行時事政治講演;或者在課中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來扮演老師進行課文講解;抑或是將富有啟發(fā)性的題目采取小組搶答、點名回答等形式來完成。
五、運用情感,激發(fā)興趣
“感人心者,莫乎先情?!痹诮虒W中,依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堅持情感教育,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講“關心他人”時,我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一般,思想上鼓勵他們進步;學習上耐心輔導;有困難時及時伸出援手;在他們煩惱時,耐心聽他們的訴說。講“熱愛勞動”,在學校大掃除中,我不怕臟累干在前,發(fā)現(xiàn)教室有垃圾馬上拾起放在垃圾桶里。從我的行動中,同學們懂得了如何理論聯(lián)系實際。講“孝敬父母”的內容時,我列舉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對子女的慈愛之情,并引導學生們討論父母是怎樣關心自己的?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述說父母在飲食、起居學習等各方面對自己的關心。我又問:“你們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嗎?”教室立即靜下來。一會兒,有個別同學說出了父母的生日,但語氣還不大肯定。我嘆息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啟發(fā)學生想一想,怎樣報答父母生養(yǎng)之恩?不要在口頭上,而要在行動上。
總之,只要我們教學實踐中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政治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在備課的同時,注意備學生、備方法,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實際的方法,抓好課堂教學,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政治課教學才會取得明顯的成效。參考文獻:
[1]何杰. 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政治教學[J]. 新課程(教研). 2010(08).(作者單位:江西省黎川縣第一中學3446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