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衛(wèi)視《養(yǎng)生堂》平面報道【每周一至周日17:25首播】
■為什么兩餐之間出現(xiàn)的饑餓感就預示著要得糖尿病呢?
■這一階段的糖尿病能否逆轉呢?
饑餓感是每個人經常會有的感覺,但對某一種病人來說,饑餓感卻是一種可怕疾病的外在癥狀。特殊時間發(fā)生的饑餓不僅預示著糖尿病,而且有可能使人減壽。邢小燕主任,從事臨床第一線工作30余年,尤其擅長于糖尿病、甲狀腺、肥胖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主要研究方向為糖尿病及其血管并發(fā)癥、代謝綜合征的預防和治療,特別關注糖尿病前期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干預。
饑餓感是糖尿病的一個早期信號
邢主任介紹,饑餓感是糖尿病的早期信號,有人甚至會在糖尿病發(fā)現(xiàn)前3年一5年就開始有明顯的饑餓感,這其實是人體反應機制在提醒身體出了問題。如果這時注意起來,是有可能把糖尿病的趨勢逆轉過來的。這無疑是個好消息。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糖尿病危害很大,它不僅會導致血糖升高,還是諸多慢性并發(fā)癥的罪魁禍首,如果不加以控制、不加以重視,患者長期在高血糖的狀態(tài)下,出現(xiàn)并發(fā)癥是遲早的事。
“不到飯點就餓”是糖尿病的一個早期信號,在醫(yī)學上稱作反應性低血糖。也就是餐后3小時一4小時就出現(xiàn)明顯的饑餓感。比如中午12點吃的午飯,下午三四點就餓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饑餓感呢?邢主任介紹,在臨床上,許多病人到醫(yī)院來看病,并不是因為糖尿病的典型癥狀“三多一少”(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體重下降),而往往是來看餓。這種饑餓感預示著人體的胰島素代謝出現(xiàn)了問題,是早期階段胰島素分泌受損的表現(xiàn)。由于早期階段胰島素分泌受損,餐后血糖升高之后就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遏制,而餐后的血糖會刺激第二階段胰島素分泌,這就導致餐后三四個小時病人的胰島素水平還處于高水平。但這時,人體的血糖水平已經開始下降了,就很容易在餐后出現(xiàn)低血糖,也就表現(xiàn)為饑餓感。
人體唯一能夠分泌胰島素的一種細胞叫作胰島β細胞,如果它受到了損傷,將會直接影響人體的血糖水平。正常的胰島B細胞錯落有致地散落在胰島中間,而受損的胰島則會呈現(xiàn)許多空洞狀。為何會發(fā)生這種變化呢?人體對胰島素降血糖的作用不敏感,也就是胰島素抵抗,它可以發(fā)生在更旱的階段。這時我們的身體雖然對胰島素降血糖作用已經不太敏感,但我們的胰島β細胞仍然會感應到血糖始終處于高水平,仍然會不斷地分泌胰島素來克服胰島素抵抗。這就好比一匹馬拉著一輛滿負荷的車一直往前走,總會有拉不動的時候,而拉不動的時候也就是胰島β細胞功能下降的時候。
5小時糖耐量測試
專家介紹,打破人體平衡的主要原因與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比如長期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長期的活動量偏小等,這些都是誘因。有沒有什么信號能讓我們及早發(fā)現(xiàn)身體當中的胰島素B細胞出了問題呢?專家介紹,通常是為患者做5小時的糖耐量,分別抽空腹血、服糖后半小時再抽一次血,然后是1小時、兩小時、3小時、4小時,這個過程中我們很有可能會看到血糖的變化,捕捉到低血糖。
正常人的5小時糖耐量測試,胰島素的峰值出現(xiàn)在餐后30分鐘,而后一直回落,3小時后基本回到空腹狀態(tài)。但糖尿病病人由于胰島素分泌能力受損,在餐后30分鐘時血糖升高了,然而為了降血糖,胰島就不得不拼命工作,這就會造成胰島素高峰的一個延遲,也就是過了幾個小時之后,很有可能還回不到正常的基礎狀態(tài)。
因此,通過口服葡萄糖的抽血檢查,就可以知道我們身體當中的胰島素8細胞有沒有受損,具體有三種表現(xiàn)形式。其一,是早期階段胰島素分泌已經受損的,這部分人的血糖在兩小時還能維持在正常水平,但4小時、5小時之后會有低血糖的癥狀。其二,兩小時血糖已經開始升高,超過了正常人的血糖水平,但低于糖尿病病人,這種情況就是糖尿病的前期狀態(tài),也叫糖耐量低減。其三,就是已經形成糖尿病,兩小時血糖升高,4小時、5小時變?yōu)榈脱恰?/p>
專家提醒,我們雖然可以自己在家做這個檢查,但如果為了取得精確的測量結果,最好還是去醫(yī)院做,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標準的5小時糖耐量測試。
低血糖危害不可忽視
糖尿病患者不但要防止長期血糖過高帶來的并發(fā)癥,也要注意低血糖導致的嚴重后果。一般的低血糖只是交感神經受到了刺激,發(fā)生心慌、饑餓、出冷汗、手哆嗦等癥狀,進食可緩解。如果低血糖不解決,再嚴重就會出現(xiàn)反應遲鈍、嚴重時甚至神志都不清楚了。
因為葡萄糖是大腦唯一的供能物質,發(fā)生低血糖后大腦皮層的功能會受到抑制,出現(xiàn)反應遲鈍、神志改變。還有人在低血糖時會煩躁、頭痛,這也是腦部受到影響的原因,頭痛是發(fā)生了腦血管痙攣。專家建議,有過這種情況的人外出時要隨身攜帶適合自己的食物。再有就是急救卡片:上面注明姓名、診斷、電話、用藥、血糖等,它提供了糖尿病急救有關的重要信息,使發(fā)生嚴重低血糖時能在最短時間得到診斷和治療。
保護胰島β細胞、預防糖尿病
邢主任介紹,除了合理膳食之外,最重要的是少吃多餐,采取分餐制,例如對于早餐后易出現(xiàn)低血糖的患者,可以將早餐主食分出25克放在上午10點左右作為加餐;午餐后易出現(xiàn)低血糖的患者,可以將午餐主食分出25克放在下午3點左右作為加餐等。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全天總熱量沒有增加,但主餐減量后使得每一次進食對胰島8細胞的壓力減小,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同時又預防了低血糖。
關于糖尿病人宜吃的食物,專家也進行了梳理。其一是低GI水果。GI是指人體食用一定食物后會引起多大的血糖反應,一般當GI指數(shù)在55以下的屬于低GI食物。在水果中,李子、櫻桃、柚都屬于低GI水果,其中李子GI為24,櫻桃GI為22,柚的GI為25。
其二是番茄、黃瓜等蔬菜。吃番茄可增強小血管功能,預防血管老化,所含“番茄素”能抑制細菌。黃瓜含有的葫蘆素c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有抗癌作用;黃瓜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抑制糖類物質轉變?yōu)橹?,有利于肥胖糖友減肥;黃瓜中的葡萄糖甙、果糖等不參與通常的糖代謝,糖友加餐零食以黃瓜代替淀粉類食物,對血糖幾乎無影響。而且番茄、黃瓜可以生吃,無論家庭主婦還是辦公室白領,都可以輕松食用。
其三是油脂含量少的堅果。選擇堅果做零食時要盡量選擇大杏仁、腰果、開心果等油脂含量在50%以下的堅果,榛子、核桃、夏威夷果等油脂含量高的要少吃。
糖尿病病人在飲食上要注意熱量的攝入,如果想吃排骨又不想攝取過多的熱量該怎么辦呢?傳統(tǒng)的素排骨做法是拿油條來代替排骨肉,拿蓮藕來代替排骨骨頭,油條雖然比排骨熱量低,但油脂高,如何把水面筋做成好吃的“排骨”呢?
步驟一:水面筋切厚片,蓮藕切條,將蓮藕條插進面筋里,做成排骨狀。
步驟二:鍋內少油,下入蔥姜蒜爆鍋,倒入穿好的素排骨。
步驟三:待素排骨煎至上色,倒入湯汁,下入蠔油、醬油調味即可。 李雪源據(jù)北京衛(wèi)視《養(yǎng)生堂》節(jié)目整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