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洙
黑龍江省蘿北縣屬于農業(yè)大縣,當前全縣境內總耕地面積約為112余萬畝,農業(yè)在推動當?shù)亟洕l(fā)展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水稻作為蘿北縣種植最為廣泛的一種農作物之一,通過加大對水稻種植和管理的研究,能夠顯著提高水稻產量和質量,進而促進當?shù)剞r業(yè)良好發(fā)展。由此可見,做好水稻立枯病的防治就顯得尤為重要且必要,文章對此進行了探究。
1. 水稻立枯病具體病因及主要癥狀
要想有效預防并治理水稻立枯病,便需要明確其具體病因,并根據(jù)癥狀表現(xiàn)作出準確判斷。
1.1水稻立枯病具體病因
引發(fā)水稻立枯病的具體原因包括兩種,分別為真菌所引起的侵染性病害,以及管理不善和環(huán)境較差因素,基于此,可以將水稻立枯病分為真菌性立枯病和生理性立枯病兩大類。如果在播種期間沒有做好對種子和苗床的消毒工作,則可能會因為真菌的存在造成水稻立枯病,如果水稻播種地選擇不合理、土壤水肥性能較差、播種量較大、通風煉苗晚,則因無法為水稻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而出現(xiàn)水稻立枯病。兩者并發(fā)情況比較常見,并且病原很難有效徹底清除,經常會在第二年再次病發(fā),嚴重影響了水稻產量和質量。
1.2水稻立枯病主要癥狀
水稻立枯病發(fā)病機理不同時,其癥狀表現(xiàn)也是不一樣的。對于真菌性立枯病來講,在水稻不同生長時期的癥狀具有顯著差別,稻苗出土前表現(xiàn)為芽腐,芽根呈灰褐色且有腐爛跡象;立針至二葉期表現(xiàn)為基腐,變色腐爛現(xiàn)象主要位于水稻株莖的底部;三葉之前表現(xiàn)為黃枯,葉片表面分布有灰褐色斑點,且因水分缺失變黃,整個株莖生長發(fā)育緩慢,心葉卷曲。對于生理性立枯病來講,三葉之后發(fā)病率較高,最初發(fā)病階段葉片會因光合產物的積累呈青色,隨著病情的加重,心葉在中午時卷曲,且葉尖處早晨不出現(xiàn)水珠,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則發(fā)病水稻最終會枯萎而死。
2. 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為了確保水稻的健康、良好生長,實現(xiàn)增產保質的種植效果,近幾年蘿北縣采取了有效的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并且取得了顯著成效,先將防治經驗總結如下。
2.1科學選擇地塊
在選擇水稻種植地塊時,應盡可能的選在地勢較高處,一般情況下,苗床需高出地面30cm,以避免地勢低洼而出現(xiàn)返漿現(xiàn)象。并通過實地調查,綜合土壤的疏松程度、保水保肥能力、有機質含量情況進行全面考慮,做出科學選擇,保證土壤水肥能力、通透性的良好性,地塊還應鄰近水源,方便灌溉,且保證土壤呈弱酸性,如果酸堿度不滿足水稻種植要求,可采取調酸手段降低土壤pH值。另外,需要對地塊進行平整處理,在10平方米范圍內,將地塊苗床高度落差控制在0.5cm以內。
2.2做好土壤消毒
水稻立枯病病原根治難度較大,土壤中容易遺留下各種病原真菌,對此便需要通過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將其徹底消除。3 %育苗靈水劑、70 %土菌消可濕性粉劑、30 %惡霉靈水劑等,都是比較常用的苗床消毒藥劑,實際使用時,三種藥劑分別按照18ml/m2、1.2g/m2、3ml/m2的用藥量,與3l清水混合攪拌均勻,采用噴霧方式噴灑到水稻苗床土壤上,藥效可快速被土壤吸收,在殺死各種病原真菌的同時,還可以對水稻株苗生產發(fā)育起到促進作用,起到了良好的保質增產效果。
2.3加強苗期管理
通過加強苗期管理,也可以顯著降低水稻立枯病發(fā)病幾率,防治作用顯著。首先,應控制好播種密度,根據(jù)地塊苗床面積及水稻品種,保證播種量的合理性,一般以300 g/m2最為合適。其次,應加強溫度管理,在苗前、苗后至三葉期、三葉期后,分別采取保溫、控溫和調溫措施,保證水稻始終處于最佳生長溫度條件下,以此來增強其病蟲害抵抗能力。另外,還需做好水分管理工作,出苗指一葉期及一葉至兩葉期,盡可能的不澆水,如果出現(xiàn)土壤干旱。葉片打卷現(xiàn)象,則應適時適量灌溉水分,兩葉期后適當增加澆水次數(shù),避免干旱引發(fā)水稻立枯病。
2.4合理利用藥物
除了利用藥物對苗床土壤進行消毒外,在發(fā)現(xiàn)水稻立枯病癥狀后,也需及時采取藥物對病情加以控制。在最初發(fā)病階段,所用藥物主要包括20 %移栽靈水劑、50 %立枯凈可濕性粉劑等幾種,兩者用藥量標準分別為每平方米1.2g和3ml,與3l清水混合后攪拌均勻,在發(fā)病株苗周圍進行澆灑,然后及時澆水,可有效抑制水稻立枯病,防止病情加重和擴散,進而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確保水稻的正常、健康生長。如果水稻立枯病病癥比較嚴重,則可采用灌水上床的方法進行治療,使水層始終位于水稻株高的一半以上。
3.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應充分掌握水稻立枯病的發(fā)病原因及癥狀表現(xiàn),便于及時發(fā)現(xiàn)并治理。通過科學選擇地塊、做好土壤消毒、加強苗期管理、合理利用藥物等方法,能夠對水稻立枯病起到較為理想的防治效果,在降低發(fā)病幾率的同時,還能夠減弱對水稻產量和質量的影響,進而推動蘿北縣水稻種植業(yè)的良好發(fā)展,提高農民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154200 黑龍江省蘿北縣東明朝鮮族鄉(xiāng)人民政府農業(yè)技術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