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第二中學 閔呈玉
思維導圖教學模式主要是指表達發(fā)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思維工具,具有高效及簡單的特點。思維導圖運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將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關的層級圖像進行表達,建立相應的記憶鏈接,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利用自身思維的規(guī)律、記憶力及閱讀等開啟學生大腦內的潛能,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讓學生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進行學習。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思維導圖教學具有以下幾點意義:首先,能較快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整體發(fā)展,以往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整體學習基礎不扎實,受到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多數數學知識僅僅停留在記憶表層,學生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且多數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為匱乏,加上高中數學知識的邏輯性和復雜性,導致學生學習難度較大。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思維導圖教學模式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思維導圖教學,應用思維導圖使數學學科知識體系簡單化,減輕學習難度及學習壓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習興趣,結合以往學習的舊知識形成較為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最終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及應用能力。其次,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思維導圖教學模式能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fā),實施思維導圖能綜合性、發(fā)展性評價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思考、反思及改進自己,利于學生潛能的開發(fā)及智力的完善。
傳統(tǒng)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主要是在每個章節(jié)或完成所有教學目標之后實施測試,在每個學期末通過考試的形式及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單一的評價,導致學生自身數學知識結構散亂,無法建立有效完整的知識結構網。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依靠網絡形式及多媒體形式實施思維導圖教學,教師應指導學生們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所學知識點的內容全部呈現(xiàn)出來,將知識點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常見問題、解題思路及解題策略等展現(xiàn)出來,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陳列出幾種可能性,使學生明確解題思路,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充分鞏固了高中數學分類討論及學習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解題能力。如在進行蘇教版高中一年級數學第二章“函數”中2.2“指數函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前應帶領學生對以往所學知識點“指數”進行相應的復習后,將指數函數的概念引出,方便學生進行鞏固舊知識,理解新知識,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向學生們展示指數與指數函數的聯(lián)系,運用詳細的文字在圖表中進行說明及注釋,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指導性意見,強化學生的記憶。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教師的教學及學生的學習具備一定促進意義,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詳細了解及分析每一位學生的思維導圖,在其中選擇最完善及最具有代表性的導圖進行示范講解,讓其他學生學習到別人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良方式,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同分析及討論,學生與學生之間想法的交流等不斷完善思維導圖,肯定學生,及時幫助存在錯誤觀念的學生糾正思路,針對一些較難解決的難題,教師應采用引導式的方式讓學生們進行自主分析及探究,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正確的思路解答問題。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思維導圖教學模式能一定程度上擴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及發(fā)散思維,還能提高學生分析數學問題及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以正確的思路解答數學問題。如在進行蘇教版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數”的學習過程中,當學生遇到如下難題:已知tan(π+α)=1/2,要求求 sin(α-9π)cos(α+7π)的值?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此類題型的解答過程中,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分析三角函數是周期函數,tan函數的周期是 π,因此,tan(π+α)=1/2,采用類推的方式,根據cos函數與sin函數的周期規(guī)律得知:sin(α-9π)cos(α+7π)=sinaαcosα。學生在掌握基本條件之后,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問題的解答。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教學方式具有較為顯著的教學效果,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不斷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完善學生的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及解答問題的能力,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
[1]廖長春.小議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 [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4,13(7)∶49-49.
[2]王娟娟.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導數的教學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
[3]袁慧.高中生使用思維導圖學習數列的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