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悅
(黑龍江省大慶市東方學校 黑龍江 163000)
初中政治的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讓學生掌握當前的時事熱點,做到與時俱進。在中學政治的課程標準當中,也強調要適當在初中政治教學當中滲透時事熱點,讓學生能夠具備與時俱進的目光,同時對時事熱點話題進行思考和探索,掌握國內外的時事動態(tài),做一個關心社會的人。關于在初中政治教學當中,如何進行時事熱點的滲透,教師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1]
在初中政治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小小新聞發(fā)布會,在每一節(jié)課開始前的五分鐘,由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每一組的成員輪流負責小小新聞發(fā)布會的舉行,為同學們報告最近發(fā)生的時事內容,并且結合政治課堂當中學習的知識,對這些時事熱點開展適當的評論,其他同學在傾聽的過程當中,一方面進行思考,另一方面也對小組成員的表現給予評價。在小小新聞發(fā)布會的教學模式當中,學生會經歷新聞的采集階段,同時會對新聞的內容進行分析,學會獵取其中有價值的信息,并且鍛煉自身信息的處理能力。除此之外,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對于課本知識的學習會更加的深入,能夠具備問題的意識和思考的意識,并且能夠養(yǎng)成看電視新聞的好習慣,主動了解社會的時政熱點,學習的主體性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小小新聞發(fā)布會舉行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觀察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具體的學習狀態(tài),適當對學生進行點評,使得他們學習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小小新聞發(fā)布會的教學模式之下,也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手段的調整,更好地為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提供幫助。[2]
時事熱點是思想政治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內容,在思想政治課當中進行時事熱點的滲透,可以使得教學的趣味性得到有效的增加,學生在課堂當中的表現也會更加積極,同時學習的興趣能夠得到有效的增強。在教學實施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進行實時的更新。時事政治本身具備著比較明顯的實效感和新鮮感,將這些內容加入到課堂的學習當中,能夠使得一些難澀枯燥的知識得到有效的活化,更好地迎合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在教學實施當中,教師也要注意把握具體的尺度,不能夠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依然要以課本的教學作為主線實現熱點的滲透,作為教學的輔助,不能夠把各種各樣的時事熱點都搬到政治的課堂當中,出現喧賓奪主魚龍混雜的現象。因為學生本身對于時事熱點的興趣是比較努力的,如果教師沒有能夠對制度進行合理的把握,就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出現偏差,同時課堂也處在一個難以控制的狀況當中。
時事熱點引入到初中政治的教學過程當中,不僅為了活躍課堂的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它最為本質的功能就是服務于課本知識的學習。因此,在時事熱點引入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深刻的思辨和探討,結合所學的知識對時事熱點進行分析,能夠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談談自己的觀點。如果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缺乏了這個步驟,那么時事熱點僅僅是一個枯燥的工具,它并不能夠對原來教學的發(fā)展提供有效的幫助,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和提高,不利于學生辨析能力的提升。在時事熱點的分析過程當中,教師要使用提問的方式通過不斷地對學生進行提問和追問,讓他們把時事熱點的分析慢慢的引入到課本的知識當中,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在這個過程當中收獲知識。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里面,教師可以由學生進行時事熱點的分析,然后邀請其他學生進行評價,通過相互之間的評價,學生可以得到成長和提高,同時他們的分析問題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的增強,能夠培養(yǎng)他們不斷思考的意識。[3]
綜上所述,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課本的知識,同時還需要培養(yǎng)他們的時事熱點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判斷觀念和價值觀念,成為一個“明辨”的人才。在初中政治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善于發(fā)揮時事熱點的作用,將其引入到課堂的教學當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想去,從而有效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