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學(355200) 夏愛云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促進學生作文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網絡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創(chuàng)建網絡作文批改平臺,為學生進行網絡作文批改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資源,創(chuàng)設適合度更高的網絡作文批改交互平臺,為更多學生提供作文展示機會,互評互改機會,這對有效促進學生作文進步有特殊幫助。
網絡對學校和家庭都實現(xiàn)了全覆蓋,學生在學校可以通過班級多媒體聯(lián)網,回到家里可以通過電腦聯(lián)網,參與班級作文的批改交互活動。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專門的作文批改交互平臺,讓師生隨時進入平臺上展開交流活動。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使用,學生家長都會利用手機聯(lián)網,如果能夠吸引學生家長也參與網絡作文批改活動,勢必能夠極大提升作文批改效度。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作文內容是介紹家鄉(xiāng)的景物,教師給出展示要求:習作完成后,將習作整理成電子文檔,發(fā)布在班級作文交互平臺,注意文檔的規(guī)范性,題目正確,段落清楚,語言通暢。作文發(fā)布后,要積極參與其他同學的作文評價活動,每人至少要評價10篇習作。評價要中肯,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可以分優(yōu)點和缺點兩個方面展開評價,也可以在作文中標記式評價。學生拿到習作任務后,積極行動起來,順利完成相關展示和評價活動。教師全程監(jiān)控學生作文展示評價活動,對一些不規(guī)范的行為給出必要的干預。
教師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為學生網絡批改作文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順利完成作文的展示和評價,獲得了不錯的操作效果,這充分說明網絡批改作文是可行的。學生對網絡批改作文有好奇心,這也是確保網絡批改作文能夠順利操作的基本條件。
作文網絡批改和現(xiàn)實批改有很多不同,在具體設計執(zhí)行時,教師要做好程序的設定和規(guī)劃,以提升作文網絡批改的可操作性和批改交流品質。首先,教師要設定作文展示、批改基本程序,學生要將作文文檔展示到網絡特定展示區(qū),要求作文格式整齊規(guī)范,作文語言表達順暢,避免出現(xiàn)更多錯別字,以減少批改低級操作程序。其次,對網絡批改作文格式進行事先規(guī)定,可以是總評式,也可以是分層式,如果能夠借助批改軟件,其操作更具有直觀性。最后是評價展示、評語設計要中肯,不可出現(xiàn)人身攻擊性語言,提倡多鼓勵少批評。
《語文園地五》要求結合口語交際活動寫父母對自己的關愛,這個主題是學生最為熟悉的內容。在具體操作批改時,教師給出規(guī)范設計:批改作文時,要先給出總評,指出作文有哪些突出亮點,還存在哪些不足,然后是對細節(jié)內容進行評改,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每人自由選擇三個同學的作文進行批改,若一篇作文已被批改三次,其他人則不得再進行批改。教師規(guī)定批改操作程序后,學生開始網絡交互操作。教師也隨時進入網絡交互平臺,監(jiān)督學生操作情況,對出現(xiàn)的個性問題給出解決方案。
教師對學生作文批改給出具體要求,學生明白了基本操作程序,確保批改順利進行。進行網絡批改習作,這對三年級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zhàn)。教師需要給學生明確的規(guī)范要求,也要幫助學生快速適應批改環(huán)境。
作文網絡批改互動形式很多,教師要推薦學生利用適合的互動形式,展開更為深入的交流。如討論互動形式,讓學生對同一篇作文進行點評,可以采用跟帖形式操作,也可以采用群聊形式展開。如果教師能夠和學生一起展開群聊活動,其操作效果會更為顯著。特別是互動時間點設計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作息時間,多利用節(jié)假日固定時間展開,這樣便于更多學生進入網絡互動,對全面提升作文批改質量有促進作用。
《語文園地八》要求寫神話故事,這給學生帶來創(chuàng)新機會。在網絡作文批改設計時,教師先讓學生展示作文,然后評選出典型習作,組織學生展開群聊批改活動。讓學生說說習作特點,再發(fā)動學生給出批改建議。學生參與互動交流的熱情很高,還給出不少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教師組織學生展開集體探索活動,給學生各抒己見提供機會,學生參與積極性高漲,給出不少很有意思的批改建議,這無疑是一種很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充分激活了學生主動學習思維,學生才有了更為豐富的想象。網絡作文批改是全新事物,還需要有更多創(chuàng)新和改進,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提升網絡交互平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