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新昌南明小學(312500)
中國水墨畫是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和藝術積淀的文化瑰寶,擁有綿長的歷史與豐厚的底蘊,在藝術寶庫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在小學水墨畫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上常以臨摹為主,通過形象的分析與描繪,根據(jù)一定的程式表達出傳統(tǒng)的繪畫題材,如房子、植物、蘋果等。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雖然能很好地了解傳統(tǒng)水墨畫的基本表現(xiàn)技法,但是程式化的學習方式卻約束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這時就需要體現(xiàn)教師的引導作用,將水墨畫教學融入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學習到優(yōu)秀的作品與技術,從而提高水墨畫教學的質量。
良好的教學氛圍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教學獲得較好的成效。在小學水墨畫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與教學內容特點,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以目標為導向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理解。
在教授《山外有山》時,在平原地帶的學生很難看見真實的山峰,難以體會到“山外有山”的意境,對于山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課本的圖畫中,學生作品中山的形象只是幾根線條,最大的變化不過是坡度的變化與大小的變化。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選擇各種山峰的視頻,以黃山、廬山、泰山為主,讓學生欣賞真實山峰的細節(jié)變化,看到山外有山的真實情境,感受到山的魅力與雄姿。通過視頻的欣賞,學生在繪畫時就有了不一樣的呈現(xiàn),作品不再顯得十分混亂,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在教授《花瓶》時,教師讓學生通過水墨繪畫的方式創(chuàng)作一幅花瓶的畫作。學生之前的作品往往是簡單的線條,有的還停留在模仿的階段,并沒有對花瓶的線條、色彩進行深刻的了解。想讓學生對花瓶有一定的認識,教師可以提供幾個花瓶的實物,讓學生近距離觀察其特點,了解花瓶的造型特點與美化方法,并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分享他們對于花瓶特點的了解,以此提高整體的學習效率。
無論是山峰還是花瓶,只有讓學生真正的了解其特點,他們才能更好地完成相應的作品,畫出自身真實的感受。通過情境導入的方式展開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水墨畫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筆墨的教學是水墨畫教學的關鍵。教師應通過輕松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學習水墨畫的樂趣,還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
在水墨畫操作過程中,我指導學生嘗試筆墨的手法運用。在多次的嘗試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水墨畫的理解與掌握較為陌生,初次學習時許多學生在拿筆方式上就存在一定的問題。鑒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進行初次教學時,我常會開展水墨畫手法操作的熱身活動,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水墨的筆韻。畫水墨畫時,手以肘關節(jié)與腕關節(jié)的運動為主,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抓筆的手法,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肘關節(jié)與腕關節(jié)的運動。在學生初步嘗試用筆后,就可以讓他們在紙上隨意地涂抹,從中感受筆韻,以激發(fā)他們美術學習的積極性。
在水墨畫教學中,無論是用紙、用線條還是用筆,只有經過水與墨的運用,才能使畫面展現(xiàn)出生動的形象。但是水墨的技巧并不是短時間就能有效掌握的,需要長時間的練習。然而,在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過程中,常因水墨畫教學過于枯燥乏味而難以提高學生練習的毅力,也無法提高水墨畫教學的質量。對此,教師可采取游戲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水墨畫的筆韻。
例如,在教授《水墨游戲》時,教師可設定一個游戲主題,讓學生在游戲中了解水墨畫用具的使用方法與水墨畫的基本特點,了解水墨畫的概念,為了讓學生認識水墨線條的變化,懂得如何調配墨色的濃淡、層次,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做自由造型的練習。另外,教師還可以采取“聽音樂畫線”的游戲,讓學生聽著音樂在紙上自由畫線條,并在舒緩或活潑的音樂旋律中,將平直的線條畫得抑揚頓挫,使學生體會到游戲的自由與愉悅,從而提高水墨畫教學的效率。
寫生方式的訓練需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對水墨畫的認知程度而定。寫生需要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地進行,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
教師可培養(yǎng)學生對細節(jié)觀察的能力。通過學習“創(chuàng)造美的紋理”讓學生在盆景寫生的方式下,對植物的紋理進行細致觀察。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觀察的方法:遠看整體特點,近看局部與細節(jié)特點,在觀察時還需要對樹枝的紋理結構進行觸摸了解。學生用眼睛看清寫生對象,包括植物的葉脈、葉子的鋸口等,用手觸摸以感受葉片的褶皺感。每個學生都嘗試運用感官進行觀察,能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細節(jié)觀察能力。這樣,在繪畫時學生就能融入自身的感性體驗,順利完成一幅幅紋理真實、線條流暢的盆景水墨畫。
教師可通過畫靜物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感。靜物寫生是提升學生寫生能力的關鍵,在教學時需要注意由簡到繁地進行練習。教師通過讓學生畫生活中常見的學習用品、玩具、水果等,先讓學生對物體的結構進行詳細了解,再由單個練習轉變?yōu)榻M合練習,如第一次作業(yè)是讓學生畫蘋果,第二次作業(yè)讓學生再增加畫一個茶杯,第三次作業(yè)讓學生擺出前后左右不同的空間造型。在這樣的訓練過程中,學生就能理解許多物品是由多個幾何圖形組成的,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良好的空間感。
在水墨畫教學中,教師可通過交通工具的寫生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感。交通工具的寫生目的是通過線條的描繪,讓學生對事物的外部結構有一個了解,進而畫出各個部件之間的關系與各部件的細節(jié),從而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立體表現(xiàn)能力進行培養(yǎng),特別是指導學生描繪小汽車時,可讓他們對車頂、車身等進行細節(jié)處理,展現(xiàn)立體感。同時在繪畫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細致觀察,幫助他們掌握有效的繪畫表現(xiàn)形式。
人物是學生在進行寫生時最感興趣的物像。由于每個人的外貌特點不一致,且有不同的衣服、發(fā)型以及動作等,這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寫生素材。例如,在對人物進行寫生時,首先應從五官開始描繪,然后過度至頭部與胸部等,最后再畫人物的各種動作形態(tài)。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不僅能細致地觀察人物的五官形象,同時對于頭發(fā)、服飾等也會進行細致的刻畫,使畫面充滿形象感。
當前人們對于水墨畫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提高,但是在創(chuàng)新水墨畫模式時,出現(xiàn)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水墨畫的創(chuàng)新脫離現(xiàn)實,在追求新奇的同時忽略了學生的感受,難以滿足學生在學習上的需求。因此,在水墨畫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與身邊美的事物,這樣才能更好地展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特點。
由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經歷,在不同的生活經歷中所觀察到的事物都具有不同的色彩,因此學生在作品的表達上也有著自己的情感。但是,學生的水墨畫作品卻存在著缺少情感、內容枯燥等問題?;诖耍處熜枰龑W生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進行學習,通過回憶的方式去尋找水墨畫的表現(xiàn)題材,幫助學生呈現(xiàn)出充滿個性的水墨畫作品。例如,在教授《收獲的季節(jié)》時,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表達自己對秋天的感受和理解,并讓學生回憶收獲季節(jié)的情景,使學生對收獲季節(jié)的印象逐漸清晰起來,從而創(chuàng)作出具有個性化的水墨畫作品。
在水墨畫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沒有臨摹的圖片,在描繪時需要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大膽地展現(xiàn)出自己所想象的形象。而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材料的使用、畫面的布局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嘗試,讓學生以創(chuàng)新的視角來展現(xiàn)水墨畫。另外,教師還需要對寫生的內容進行針對性選擇。例如,在教授《房間一角》時,首先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度進行水墨畫創(chuàng)作,運用的材料也可以是學生自己熟悉與喜歡的材料;其次,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房間一角進行觀察,了解不同角度所展現(xiàn)的房間的特點,并利用水墨畫的線條表現(xiàn)出來,教師以學生的角度與線條進行評價;再次,通過欣賞不同畫法的房間一角,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水墨畫的表現(xiàn)力;最后,通過集體創(chuàng)作的方式,與學生共同探討如何才能更好地描繪房間的一角,提高學生欣賞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進而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深刻理解水墨畫的美感。這樣的訓練過程,有助于學生運用扎實的水墨畫功底有效地表現(xiàn)出畫面內容,從而形成富有個性化與創(chuàng)意的水墨畫作品。
總之,小學水墨畫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從傳統(tǒng)藝術方面進行學習,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從現(xiàn)代化的藝術作品中掌握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作方法,構建自身的審美思想,最終將其融入自身的作品中,更好地展出個性化的作品,從而獲取更好的水墨畫的表現(xiàn)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