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群芬
(慶元縣五都小學 浙江麗水 323800)
寫作素材的積累有好、詞好句的積累,還有寫作方法、語言表達形式、語言表達特色,學生的見聞、感受和想象等素材的積累。本文將探究語言素材的積累與運用,即探究好詞好句、寫作方法、語言表達形式、語言表達特色等的積累與運用。
一線教師們都意識到了語言素材積累對于習作教學的重要性?!罢尽?、“采蜜本”、“讀書筆記”等等作業(yè)層出不窮。教師們很重視學生的語言素材積累。但是這些工作往往事倍功半。據(jù)調查,學生大部分討厭做這樣的家庭作業(yè),完成這樣的作業(yè)總是抱著敷衍的態(tài)度。這樣的素材積累措施效果差。分析原因主要有兩點:一、這樣的素材積累單一枯燥;二、學生積累的素材沒有得到老師及時有效的反饋,換句話說教師沒有將素材的積累和運用有效的統(tǒng)一起來。如果“積累”是“采花”,“運用”就是“釀蜜”了,那么大家都忙著采摘各種花朵,卻忽略了如何將他們釀出香甜的蜜,這樣就做了許多無用功。我們不僅要重視積累,更要將積累后的素材有效的運用起來。
語言素材積累第一步就是好詞好句積累。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們積累的好詞大多是成語,好句大多是比喻句,擬人句等等,素材很單一。愛耍小聰明的學生甚至會翻開書本,抄下幾個筆畫少的詞語,字數(shù)少的句子來應付老師。這樣的字詞積累效果很差,沒有真正起到豐富學生的詞句的作用。如果我們明確積累要求,就能更好豐富學生們的詞句積累。仔細研讀《新課標》學段目標發(fā)現(xiàn),第一二學段的習作教學目標中提出“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素材,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低段的孩子不知如何定義好詞好句,那就可以讓他們積累剛學到的詞語。第一學段的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累書籍中、大街上看到的詞語,也可以積累從大人口中電視上學到的詞語,不一定要是書本上看到的。中高段的孩子可以通過大量課外書籍閱讀積累有新鮮感的詞句??梢允莾?yōu)美的句子,難懂的長句,有意思的對話,生動的事例,深刻的哲理等等。這樣摘抄作業(yè)就不再千篇一律了。
當然,到了中高段,不能只是詞句積累,還要做好寫作方法、語言表達形式等語言素材積累。學生們可以從教材中積累寫作方法、語言表達形式等。這就需要將閱讀課和習作課教學結合起來。我們可以緊緊扣住單元習作來實現(xiàn)讀寫一體,單元習作引導下從閱讀課中積累寫作方法、語言表達形式等。以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習作為例。第一單元在閱讀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積累《桂林山水》的總分總的文章結構和排比句式的語言表達,積累《七月的天山》的動靜結合的寫作手法等。
語言素材的積累要和運用統(tǒng)一起來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讓學生將積累的語言素材服務于寫作,避免言語的匱乏枯燥。
教師要及時反饋學生積累的素材。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寫上簡單的“閱”,這樣會大大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取小組比較積累,背誦積累,分享積累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將學生分組,選取一位組長組織,利用早讀前五分鐘將學生們“采蜜本”上的語言素材進行比較,選出最好的一些,歸入“小組采蜜本”。入選的學生可以獲得星星等獎。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寫作初級階段,模仿是他們主要寫作特征。仿寫可以更好的發(fā)揮采蜜本的作用。老師只要批閱“小組采蜜本”,并選出其中幾句讓全班學生們模仿寫作。被老師選中的小組每人都可以獲得星星,這樣避免了學生們敷衍了事,學生們會更認真對待“采蜜本”。還可以在班級黑板上留出一個空位,一天一位學生將自己采蜜本上的好詞好句選取一部分抄上去和大家分享。這些措施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累習慣,提高積累詞句的興趣。
寫作方法、語言表達形式等語言素材的積累就要和閱讀課結合,讀寫一體,在閱讀課中設置小練筆,讓學生仿寫或者續(xù)寫,來掌握作者的寫作方法、語言表達形式等。以課文《橋》為例,可以設置小練筆讓學生模仿作者簡練的語言來仿寫運動會賽場上某緊張一幕。
當然單一的語言素材還不夠,學生們還要留心觀察,用心體驗生活,積累見聞、感受和想象等等素材,豐富寫作內容。這些不是本文重點都要討論的問題,所以不展開深入討論。筆者相信,通過一系列的語言素材積累和運用,還有一系列措施將積累和運用結合起來,學生們能調動自身豐富的積累量,使自己的習作有話可寫,有情能抒。積累了素材,也要勤動筆仿寫訓練,不忘釀蜜,才能收獲更多。
總之,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作為教師只有多思考、多嘗試、多總結。找到最適合學生們的方式,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