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學(355200) 夏愛云
群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重要形式。在進行群文教學時,教師要有點、線、面相結合的思想,以單一課文為點,以單元內相似的文本為線,以相同認知基礎為面,展開多重觀照的教學設計,以促進學生形成完整的學習認知體系,順利完成群文閱讀的任務。
語文教材是按照單元主題進行編排的。教材編者經過精挑細選,將主題或表現手法相似的幾篇課文放在同一個單元中,這就構成了群文。每一篇課文就是一個“點”。這些“點”有許多共性特征,它們自然形成了“線”。以點連線,這是群文閱讀教學的首選突破口。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教學的點,并將每一篇課文相似的點連成一條線,使學生有清晰的閱讀思路。
如,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共有《長城》《頤和園》《秦兵馬俑》三篇課文。這三篇課文寫的都是世界文化遺產方面的內容,這是其閱讀點的相同之處。確定這三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教師要特別關注以下幾個閱讀點?!堕L城》一文,要讓學生掌握觀察方法、聯(lián)想手法,要引導學生對長城進行感知,激發(fā)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教學《頤和園》一文,要讓學生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寫景狀物的順序,了解燦爛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秦兵馬俑》要讓學生抓住過渡句,了解文本的結構,感受民族文化和人民智慧,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從目標的橫向比較不難發(fā)現,“觀察”“描寫”“民族自豪感”成為共同的學習目標。將這些點聯(lián)系在一起,課堂教學自然有了清晰的思路。
總之,群文閱讀教學有自身規(guī)律,以點連線具有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應該成為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選項。
單元幾篇課文有諸多內在的“連線”,這些“線”的綜合,自然構成群文閱讀的面?!懊妗笔且粋€多種元素構成的集合體,體現整個單元文本的閱讀價值。它具體表現為相近的教學目標達成。具體的教學內容要依據單元課文的實際來確定。因此,從內容角度進行教學,能引導學生思維的方向,使他們建構完整的單元整體閱讀認知體系。
如,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烏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四篇課文組成,集中表現了成長的主題。在教學設計時,教師不妨通過用線構面的方式展開。所謂用線構面,就是針對群文的相同教學點展開集中學習,在不同的“線”上進行教學,這樣就構成一個完整的群文閱讀系統(tǒng)。如,解決生字詞,可以將幾篇課文集中學習,讓學生自行尋找學法,快速掌握相關的字詞;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也可以集中展開教學。通過對比性學習,將不同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這樣能使學生形成更為清晰的印象。
用線構面是將群文教學目標進行集中學習探究,形成一個橫切面的比較,使學生逐漸掌握文本的特點。
由面到點是一種逆向推演,是指群文閱讀教學反思的過程。群文閱讀認知構建之后,需要展開驗證,讓學生進行反思,進一步確認群文閱讀認知的普適性。群文閱讀中的點、線、面是從不同維度出發(fā)得到的結論,相互之間都是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在具體確認時,教師要有觀照意識。
如,《白鵝》《白公雞》《貓》《母雞》四篇課文構成一組群文,寫作對象都是小動物,其共性非常突出。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展開群文閱讀。首先,將幾篇課文通讀一遍,找出不同點和相同點,理清學習路線。其次,在學習認知圖式建構后,教師不妨讓學生對學習經歷和學習收獲展開反思,明確認知構建的科學性。這樣,學生對題材、內容相似的課文學習就有經驗優(yōu)勢,學會了群文閱讀的方法,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升。
教師引導學生展開群文閱讀,給學生清晰的操作路線,并對學習認知進行反思,這樣的教學帶有創(chuàng)新性、科學性。在課堂上,教師給學生學習提供反思的機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認知展開確認。這樣,能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群文閱讀學習,提升他們的閱讀綜合素養(yǎng)。
群文閱讀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在課堂教學中只有點、線、面結合,才能使學生把握群文的內在特質,順利掌握閱讀思維行進方向,獲得閱讀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