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炳湛
(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桃源中學,廣東 江門)
當今社會,素質教育越來越普及,而數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也占據重要的位置[1]。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努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增加學生的數學思維。
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最注重教,所以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學生處在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積極性。因此,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然而想要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并且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同時教師運用具體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產生數學思維,久而久之,學生形成了數學思維的習慣,這樣就對學生以后學習其他的課程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其次,數學思維不僅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它還是其他學科的一個引導。因為有了數學思維,學生會習慣性地對其他學科引發(fā)思考,進而形成相應學科的思維,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且結合當代教育的優(yōu)勢不斷創(chuàng)新初中數學教學法。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2]。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利用互聯(lián)網多媒體的教學方法,為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增加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逐漸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創(chuàng)新數學教學法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又促進學生獨立思考,進而形成數學思維。如:在講述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時候,教師可提前一天讓學生準備不同數據的木棒,上課的時候,引導學生具體實踐,得出規(guī)律。
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同時也在于數學問題的處理方法。數學問題是數學的關鍵,是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的重點[3]。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適當地加入數學問題的情景,引導學生深入問題與解題的情景當中。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然后課后教師留下問題,再次引導學生課下思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問題。其次,教師需要將教材與實際相結合,如果脫離了實際情況,學生學起來就非常困難,因此教師上課資源不僅在教材中,而且也在生活中。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選擇適合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生活處處都是數學,進而引導學生培養(yǎng)數學思維。如:教師提出一元二次方程式與系數的關系,學生就會主動思考學過哪些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然后教師再次引導學生寫出一元二次的求根公式,這樣既復習了舊知識內容又學習了新知識,而且學生的數學思維也進一步得到了強化。
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得學生自主思考數學問題,并且提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就是形成數學思維的過程。對于不懂的問題,不理解的事物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問。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又引導學生主動地找出數學問題并且大膽地提出來,幫助學生培養(yǎng)其數學創(chuàng)新和獨立思考能力。
數學探究法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通過探究數學問題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的側重點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更方便學生探究思考問題,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敢于主動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逐漸形成數學思維。最后教師在利用互聯(lián)網多媒體等設備生動形象展示一次,從而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數學思維是通過不斷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循環(huán)往復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思維。這種數學思維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來培養(yǎng),但初中的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