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平
(甘肅省武威第二十一中學,甘肅 武威)
語文學科是基礎教育中占分比例較大的一門課程,在學校教學中也往往被分配了很多課時。從小學開始,語文就作為啟蒙語言進入了孩子們的學習中,語文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學習成績,因此,語文教師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中如果沒有興趣那么學習將是一潭死水,激不起任何浪花,語文學習也是如此。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想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是指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情境,讓學生能身臨其境,激發(fā)起學習興趣,感受到課文中所具有的情感和內涵,從而掌握知識點。例如,在教學《紀念白求恩》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先通讀文章,讓學生體會到毛主席對白求恩同志的懷念之情;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文章朗讀,并推選出朗誦比較好的學生由老師指點。身臨其境的朗誦,不僅可以讓學生領會到正是因為這些敢為正義而不惜犧牲生命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繼的奮斗,革命才取得了勝利,才有了今天和平的中國,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熱情。語言的魅力就是如此奇妙,可以讓人充滿力量。
傳統(tǒng)教學主要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提供給學生的時間很少,因此在課堂中學生主體性處于劣勢,都在被動地接受知識。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本,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增加師生互動,突出學生主體性。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多多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例如,在教學《春酒》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回憶自己的童年趣事講給學生聽,并將感情抒發(fā)到位,讓學生感受到與作者相同的喜悅之情,繼而引發(fā)共鳴。接下來就可以引導學生:“同學們,你們的生活中有沒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呢?”同學們展開了回想和討論,紛紛說著自己的趣事,通過課堂互動,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認為這樣的課堂是有趣的,同時也提升了課堂學習效果。
教學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生學,還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初中學生接觸社會少,知識基本都是通過課本獲得的;知識存儲量少,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增加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課外讀物能提供給學生課本給予不了的知識,也能讓學生對課本外的世界有一定認識和了解。我們可以為學生定期推薦書目,鼓勵學生多多閱讀,并督促學生養(yǎng)成記閱讀筆記的習慣。另外,在每周空出一堂課的時間給學生,讓他們彼此交流課外閱讀心得。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間不僅可以有文化交流,而且能在思想共鳴的基礎上彼此學習,學生獲益良多。
探究性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對當前教學內容中的主要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深入探究并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從而較好地達到課程標準中關于認知目標與情感目標要求的一種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顯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我們在教學《再塑生命的人》時,通過對文章的閱讀感受莎莉文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體會作者對知識的求知欲望和生活的美好。由此讓大家探究體現(xiàn)莎莉文老師高超教育藝術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細節(jié),為什么海倫·凱勒人生遭遇到了這么多不幸還能樂觀面對人生,這些都需要我們學習。還可以引導學生回想在生活中對自己提供了幫助的那些人那些事。學生通過探究可知,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對自己有幫助的人都是上天派來的天使,都是愛的光明照到了身上。探究式教學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而且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常見的評價方式是教師評價學生。很多學生覺得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不具備完全的可信性,存在主觀意識,因此采取多元化評價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多元化評價主要分為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多維化、評價方法多樣化,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我們可以多多借鑒并用到課堂上,在自我提升的基礎上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感受老師的評價,并在教師的評價中尋找自己定位。古人云“后生可畏”,這句話的本意告訴我們年輕的學生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教師應該挖掘出這種巨大的能力給予表揚,讓學生更有信心,讓學生在寬松、愉悅、和諧的氣氛中學習,讓學生自己親身體會成功的喜悅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
總之,高效課堂是新課改下倡導的新型課堂,作為戰(zhàn)斗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從多個方面考慮如何構建真正的高效課堂。文中主要從情境教學、課堂互動、課外閱讀、探究式教學、多元評價五個方面為主進行了分析。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們還需要多多探索和開發(fā)新的教學方式,爭取為新課改下的高效課堂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