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市元壩中學 四川廣元 628021)
大雪初霽,世界銀裝素裹,踏著輕快的步伐,和著一行師生的談笑風生,走在路邊堆滿積雪的鄉(xiāng)間機耕道上,別樣的激動!期待著更多去認識孩子,期待著和家長們一起探討孩子的成長。
經(jīng)過幾十公里國道,十幾公里的機耕道、幾里泥路的顛簸,當我們見到出迎幾公里、在雪地里翹首期盼的小鵬爺爺時,嚴冬呼呼的寒風突然如春日艷陽般和絢;由于走村串戶而成的“泥腿子”和“濕鞋子”頃刻間都變得可愛起來!看著老人因久在風雪中騎摩托車而變得通紅的鼻子,想著每次小鵬要踏著這條坡陡彎急、岔路多、林子密的泥路與機耕道來學校的時候,我們的鼻子也酸酸的!坐落在半山坳的泥胚房子簡樸而寧靜,家訪的整個過程溫暖而充滿智慧的碰撞。雖然小鵬從兩歲開始就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一年半載也難見在外務工的爹娘,但小鵬在爺爺?shù)膰栏窆芙滔?,不僅身體棒棒、成績一直很優(yōu)秀,還多次代表村社、學校參加乒乓球比賽,拿了老多第一,村社的阿媽、大伯提起小鵬都豎大拇指!可這么優(yōu)秀的一個孩子在學校卻沉默寡言,極少和老師交流,原因在哪里呢?
寄住在舅舅、舅媽家的小紅,成績名列前茅,聽說老師就快到家門口了,害羞的躲到初中同學家去了,舅媽非常熱情的接待了家訪教師一行人。又是端茶倒水又是找凳子、摞火盆,好一陣子忙碌后,家訪在大家熱情洋溢的點頭、頷首、微笑中愉快的進行著……老師們細數(shù)完小紅的學習、生活、能力培養(yǎng)等各方面的情況,在做的不足的方面給予有效的建議,承接了家長沉甸甸的囑托。經(jīng)過這次見面,小紅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并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默默的注視和關心著自己,記得自己在學校生活中發(fā)生的點點滴滴,新學期小紅下了怎樣的決心呢?
通過家訪我陷入深思,如何能使學生尤其是現(xiàn)在這么多的“留守學生”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被愛?在被關心、被愛撫中愛上學習,健康成長?即實現(xiàn)我們既定的教學目標又能引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彌補家長不在身邊的缺憾? 我發(fā)現(xiàn):
在家訪中,老師們有個共識:家庭教育與學生行為習慣、成績好壞關系密切。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家庭組成,對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引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jīng)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相對不高但為人處世有原則的家庭,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類孩子通常為人不錯,心地善良,只要在學習方法、習慣上多加以指導和提醒,一般會有較大的進步。還有少數(shù)家庭,文化程度較低,或迫于生計、或不懂如何教育子女、或過度溺愛,教育孩子缺乏原則性,孩子沒能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脾氣大、不講理,這些家庭往往已出現(xiàn)“講不聽、說不得、管不住”的局面。其父母也管不了,爺爺奶奶更是不敢管,只是希望通過學校教育來改變孩子。但不論那種組合的家長對學校和老師普遍抱著較高的期望和要求,孩子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時,家長就把老師抬出來“鎮(zhèn)壓”孩子,覺得老師就是萬能的,能解決孩子的一切問題。如果在老師身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良之處,家長就覺得特別吃驚,覺得不可思異。家長對我們報以這么高的期望,我們真是深感責任重大。怎樣為孩子們樹立榜樣,也對我們提出更高的要求,給學校教育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亦師亦友是用來形容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最常用的一個詞,深入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是師愛的突出表現(xiàn)。處于成長中的青少年學生,渴望得到教師的關心、支持和指導,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愛。其實要學生愿意接近你,首先得讓你的學生認為你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也有自己的弱點,讓學生感覺到他們的老師在生活中是完全可以接近的。
在家訪中,自學生喜歡的老師口里提出的意見和自學生還有所敬畏的老師口里發(fā)出的贊賞往往有神奇的教育、鼓勵效果。一個班級往往只有十多個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因為學業(yè)上和課堂習慣上有良好的表現(xiàn)而時常獲得老師的稱贊,其他多數(shù)學生獲得老師贊賞的機會很少,更有不少學生不但根本沒有得到贊賞的機會,反而時常受到斥責和處罰。這些學生的特征不是學習習慣差,就是成績不太理想。由于他(她)們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老師的歡心和贊賞,最后他們往往自暴自棄,出現(xiàn)各種不良行為,成為破壞課堂秩序的主導因素。我們對那些缺點多的學生,不能“在雞蛋里挑骨頭”,而是要“骨頭里挑雞蛋”以寬容之心和發(fā)展的眼光尋找其閃光點,在家訪中將這些閃光點當著學生的面轉告給家長,這是樹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較好的方法,也是轉變差生屢試不爽的捷徑。
學困生多是我們教育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我們老師要以平等的心態(tài),朋友的身份來關心這些學困生,加強跟學生及其家長的交流和溝通,多次家訪、反復家訪已達到全面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學習安排、生活情況,細心聽取家長的傾訴,了解家長教育的方法和遇到的主要問題,力盡因人施教。貧困生往往有特殊的家庭原因,或單親、或孤兒、或親人傷殘各種原因,因人而異。這樣的孩子不僅在經(jīng)濟上困窘,在情感上也承擔了巨大壓力!一個孩子家里經(jīng)濟條件并不好在學校卻表現(xiàn)的很富裕,不家訪真被孩子的表象迷惑了,時間長了,孩子又會遭受怎樣的不安與困惑呢?師愛不求轟轟烈烈,但求踏踏實實;不求點滴回報,但求問心無愧。
通過家訪,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長們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了他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這次家訪我詳細地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長及家庭結構、成長經(jīng)歷、健康狀況、學習環(huán)境、在家表現(xiàn),并聽取了家長對教師、對學校的建議和希望。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需要為小鵬、小紅……需要為每一個孩子做的事有好多、好多,我們更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