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運鋒
(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中學部,北京)
譬如罵人也是語文:“這個老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塵。兒孫個個卻做賊,偷得蟠桃獻至親?!边@首祝壽詩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先是罵人,然后贊揚,突出了女主人的美貌氣質和兒孫的孝順及高超能力。
隨著全國上下重視語文的熱潮,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越來越有魅力,語文學科自然重任在肩,承擔著弘揚國學的責任,母語的根本性地位得以突顯。
當我們面臨困難迷茫的時候,語文告訴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我們面臨誤解誹謗的時候,語文告訴我,“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當我們面臨失意落寞的時候,語文告訴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薄?/p>
語文承擔的不僅僅是語言和文學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人的品德和精神的浸染和教化。所以把語文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孩子們在語言文字的密林里漫步,在語言文學的海洋里遨游,在和語言文字的親密接觸中體味人情冷暖,感受人生境遇,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提升人生格局,感恩擁有,珍惜幸福,這是更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語文備課組精心設計,精誠合作,制定好整體思路和框架,有了這個大的框架,接下來就是平時在課堂上的具體落實。我的宗旨就是聯(lián)系生活,讓孩子增強體驗和感受,提升他們的人文情懷。從閱讀和寫作兩方面簡述如下:
如學習《背影》,提出問題,引領探究討論。新中國成立以來,教材幾經(jīng)刪減,《背影》一文卻一直保留,其價值何在?通過教師或學生朗讀望父買橘的背影的內(nèi)容,其他學生閉上眼睛,在腦海中再現(xiàn)背影,然后問學生,有沒有發(fā)現(xiàn)感動?有,是為什么?沒有,也談一下原因。
在中小型企業(yè),特別是小型企業(yè)中,員工的數(shù)量非常少,有的公司只有五到十人,因此很多不相容職務很難做到分離。而如果要完全做到職務分離,會大大增加人力成本,并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不可能落到實處。而目前對于因資源限制而無法實現(xiàn)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問題,只能重點關注,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法。
結合當時創(chuàng)作的背景,讓孩子進入情境,體會到父親在祖母去世,差事交卸,借錢還了虧空,經(jīng)濟拮據(jù)的情況下,父親從牙縫里省下錢來給兒子買橘子。其實前面作者已經(jīng)鋪墊過了,火車上有水,因為有茶房。但是父親不想讓孩子受一點委屈,要穿過鐵道,爬上那邊的月臺給“我”買橘子。雖然是小事,但是在這種境況下的對比才更加體現(xiàn)出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因為朱自清在北平念書,父親給他做的是紫毛大衣,而父親戴的是黑布小帽,穿的是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相形之下,可見父愛深沉如山。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理解了小事背后父親的關愛之心,體會到滿滿的感動。感動于父親是個胖子,行動不便;感動于父親省吃儉用花錢為“我”買橘子;感動于父親違反交規(guī)爬月臺的艱難,越是艱難,越是感動。
體會到感動之后,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父親,雖然現(xiàn)在條件好了,有時候凡事覺得都是很正常很應該的,但是細細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父親,同樣是為了讓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沒日沒夜地拼搏,因此會少了一些陪伴,少了一些關懷,這同樣值得理解,值得點贊。然后讓學生用一句話詮釋父愛,句式為:“父愛是朱自清望父買橘的背影。”大家紛紛說出對父愛的理解,如:“父愛是周末父親陪伴我的美好時光”“父愛是父親每天下班后接我回家”等等,進一步體會父愛的點點滴滴。還可以分享一些父親把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的故事,引起共鳴,體驗“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深情厚愛。這樣有機聯(lián)系,聯(lián)想類比,達到潤物無聲的目的。
最后總結,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讓讀者如此感動,是因為他先感動了自己,結合當時父子矛盾的時代背景,進一步體會父子之間的深情。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從平凡小事中發(fā)現(xiàn)美好,體會美好,珍惜美好!學會從生活中選材,觀察生活,捕捉細節(jié),學會以小見大,構思作文,讓課文成為寫作的例文。
詩畫同源,詩歌教學中的意象和意境講起來較抽象,可以聯(lián)系意境相同的歌曲,勾勒出生動的畫面,讓學生加深印象,體會唯美的意境。
舉例如下:講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時,自然聯(lián)系到《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放音樂或者找同學唱一下,效果會更好。讓學生體會歷史長河滾滾東流,大浪淘沙,人才輩出的豪邁氣概。
講解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可以聯(lián)想到游子在外,羈旅之思,聯(lián)系到歌曲“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想家的時候。想家的時候很甜蜜,家鄉(xiāng)月就撫摸我的頭。”“疑是地上霜”一句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夢醒時分,詩人把月光誤作濃霜;“舉頭望明月”聯(lián)系到“天涯共此時”;“低頭思故鄉(xiāng)”,聯(lián)想到“月是故鄉(xiāng)明”,詩人難以入眠。這樣就把看似簡單,實則意蘊悠遠,從小就耳熟能詳?shù)脑娋涞囊饩吵浞值匮诱钩鰜恚环乱顾监l(xiāng)圖就鮮明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了。
張繼的《楓橋夜泊》,可以聯(lián)系毛寧的歌曲《濤聲依舊》,“帶走一盞漁火,讓他溫暖我的雙眼,留戀的鐘聲,仿佛停泊在楓橋邊”,孤寂哀愁之感就凸顯出來了。
除了采取“唱詩”的方式之外,還可以采取“畫詩”“演詩”的方式分別進行。
圍繞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和環(huán)境展開,讓學生自主提問,分析探究。
有時候學生能提出很有意思的問題,如學習《套中人》的時候,有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別里科夫是自殺還是他殺?”
學生圍繞問題,研究文本,加以解讀,對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小說的社會意義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聯(lián)系到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一些“套中人”,面對新事物故步自封,所以要學會不斷學習,不斷革新,坦誠相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要像別里科夫那樣保守刻板,阻礙別人的發(fā)展,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做最好的自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們進行了整體化的閱讀和重點內(nèi)容的賞析,進行“挑戰(zhàn)不可能”系列訓練。圍繞著教師提出的8個論題,進行思考探究,完成探究戲劇簡報。內(nèi)容:依據(jù)評估中給出的若干論題,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兩個作為劇本文學評論的角度。
篇目范圍:從《玩偶之家》《北京人》或課下閱讀拓展的其他著名經(jīng)典劇本中選擇。
簡報標題自擬,完成簡報系列共四期。后期是否延續(xù)創(chuàng)作,由編者自己決定。版面設計合理,展示出對作品評論論題的合理闡述。應有評論者的個人簡介和照片一張。需先完成評論的草稿,之后再完成簡報。通過簡報的訓練,鍛煉了學生編輯整理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指導寫作過程中,讓學生學會留意觀察生活,學會從平凡小事和閱讀書籍中選材,用“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理念指導自己,學會由人事景物到情理志趣的提升。如看到彎曲的河流,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人生如彎彎的河流,遇到障礙就會越過去,另辟蹊徑,做人也應該學會面對挫折,不退縮,朝著目標,尋求突破,最終流入浩瀚的海洋。同樣是寫運動會的場面,在聚焦到百米跑道,弓背彎腰,雙手扶地,前腿弓后腿蹬的鏡頭時,我們體會到蓄勢待發(fā)的起點之美,聯(lián)想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主題;寫跳高的場面時,看到跳前助跑,弧線運動,駐足起跳的動作,一個漂亮的背越式越過跳桿的過程,聯(lián)想到成功需要一條長長的助跑線的立意,讓它成為冰心的小詩“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xiàn)實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滿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的最好注腳,這樣就變得深刻了許多。
總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將語文和生活、語文學習和自己的動手動腦結合起來,利用語文課進行批判性思維的教育,就像有陽光就有陰影,有黑就有白,有丑女才襯托出美女,讓學生懂得辯證思考問題,不鉆牛角尖,學會感恩,學會面對當下,學會從失敗和不如意中找到積極的因素,總結反思,不斷提升。
就像九年級社區(qū)設計展暨畢業(yè)典禮,面臨分別,有同學感覺留戀三年時光,有依依惜別的難過情緒。這時候,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離別了,我不哭,因為未來的日子里有三年美好的回憶;離別了,我無憾,因為未來的道路上有我們美好的祝福;離別了,我不痛,因為我們期待著未來重逢的喜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只要辯證地思考問題,總能看到它積極的一面,就像玫瑰非常漂亮,但它還有刺;牡丹雖然雍容華貴,但卻沒有香味;丁香雖然花小,但它卻香氣馥郁,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有時遺憾也是一種美麗,學會欣賞自己,相信自己,就會心情愉悅,快樂地生活和學習。
法國作家薩克雷說過,“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泵鎸γ刻靽姳《龅男袢?,我們有何理由不綻放自己的笑容?送出一個微笑,你將遇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