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波
(吉林省通榆縣第二中學校)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注重對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而很多教師為了“分數(shù)”,更注重學生聽寫技能的訓練,而忽視了對學生的閱讀訓練。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笨梢姡喿x是強化記憶、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途徑。
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富有情感的語言及音樂、圖片、影視片段等多媒體形式,營造鮮活的閱讀情境,以此誘導學生熱愛朗讀,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思維火花,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的美好,引起與作者的感情共鳴,體會作者的真摯情感。比如我在講《再別康橋》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一句時,我與學生共同在腦海中創(chuàng)設了文中的情境:作者站在湖對岸,望著即將西下的夕陽灑落著淡淡的余暉,夕陽映照在湖對面的柳樹上,在湖面投下斑斑駁駁的倒影,就像是一位美麗的新娘靜靜地佇立在那里。當學生在腦海中營造了這樣的一幕時,學生也就體會到了作者對康橋濃濃的感情。這種內(nèi)心情感的轉(zhuǎn)化驅(qū)動著學生主動并全身心地投入教學中,這樣不僅使教師完成了教學任務,也使課堂更為生動,充滿活力。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苯處熆梢宰寣W生在課前預習,進行課文朗讀。課上教師可以先讀來激勵學生讀,也可以找朗讀好的學生先讀,從而帶動其他學生讀,從而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興趣,使朗讀情感得到升華,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這樣才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對于意境優(yōu)美、對比鮮明的課文,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親自范讀、領讀等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如《桃花源記》一文,老師重點引導學生圍繞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段落,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老師范讀意境平和的句子:“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弊寣W生感悟意境的平和,與現(xiàn)實形成鮮明的對比。
語文教學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而閱讀更是要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地積累才能達到厚積而薄發(fā)。在教學中只有讓學生多說、多讀、多寫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讓學生領悟作者的寫作要領。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對學生采取了“以說帶讀,以說促寫”的策略。為了將閱讀落實到實處,使學生熱愛閱讀、熱愛語文,我制定了一些措施:
每學年學校都會舉行讀書比賽,我們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這項活動,提前做好準備,在班級適當?shù)匕才胖v故事、讀后感比賽等活動。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利用自習和閱讀課舉行講故事和讀后感比賽的小活動,適當評出等級并頒發(fā)小獎品,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參加比賽的興趣和積極性,鼓勵他們大膽地去說、去講。
唐詩、宋詞等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所在,見證了我國古代文化欣欣向榮的發(fā)展歷程。因此,古詩文背誦要納入學生的展示內(nèi)容里,除了背誦教材中的古詩文,還可以適當?shù)匮由斓秸n外,比如,《將進酒》《滕王閣序》等。對于古詩詞的背誦,教師可以適當將學生分成組,先由組長檢查,再由教師抽查,背誦展示好的小組,以加分的形式進行獎勵。
放寒暑假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讀過的好書推薦給同學們,并且說清楚書的名稱及推薦的理由,也可以讓學生互相交換書籍來讀,這樣不僅能實現(xiàn)利益的最大化,節(jié)省成本,還可以調(diào)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及提升學生讀書的效率。
教師事先點明讓學生準備精美的筆記本,以收集好詞佳句。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學生會有很多積累的好詞佳句,這時教師就應該適當?shù)靥峁┙o學生展示的機會,讓他們朗讀給其他同學聽,并適當?shù)刈寣W生互相點評,以期達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經(jīng)過以上幾點的嘗試,我在語文教學的閱讀方面不斷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督促學生、激勵學生,使他們逐漸熱愛閱讀,熱愛寫作,熱愛語文課堂。我更努力地讓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能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度過,更讓閱讀陪伴每個孩子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甚至陪伴他們一生。
參考文獻:
[1]繆海燕.學生本位:閱讀教學回歸本真的基本訴求[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7(2).
[2]潘榮.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