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坤
(膠州市第四中學 山東膠州 266300)
構建主義教學強調的是學生自主學習,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要求教師的授課方式貼近生活,讓學生主動探索。在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索化學世界的奧秘,是每個教師應該做到的。
在化學課本中,經常會提到化學史與名人案例,作為化學老師,我們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引起興趣。例如,關于氯元素的講解,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以先設立情景,進行內容導入??梢韵冗M行提問,學生都是充滿好奇心的,讓學生帶著疑問學習化學,有利于提高他們的求知欲望,教師在根據歷史故事或者相關案例進行授課,對氯氣的化學性質進行講解,在安全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進行氯氣漂白原理的實驗,讓學生從實驗中鮮明的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通過組織學生做化學實驗,對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的科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有促進作用。在化學教學中,實驗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方式,也是學習化學的一個基礎,通過實驗,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可以更鮮明的看清物質本身,了解物質的發(fā)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點,更好的運用。在化學實驗相關的過程中,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實際操作。在操作過程中,學生學會主動發(fā)現(xiàn)自己不懂的問題,檢查出錯誤的操作并提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在學生詢問的過程中,老師不能直接告訴學生正確的答案,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也不能因為學生做了失敗實驗進行批評教育,應正確的引導學生去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讓學生在鼓勵中進步,學到知識。比如,在一定物質量濃度溶液的配制實驗中,有的學生無法完成實驗,教師這時應耐心引導其思考實驗過程中,應利用什么樣的實驗原理,以及出現(xiàn)的的錯誤操作進行糾正,讓其加深對做實驗的印象。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向各方面,各有特點,教師應做到因材施教,積極引導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多多鼓勵,多多表揚,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
教師在授課時還要注意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探索精神進行培養(yǎng),還要注重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比如,在講解化學元素周期表時,不僅要講解化學元素的內容,還要介紹門捷列夫在一次次失敗的實驗中獲得經驗教訓,他雖然繼承了前人的科學成果,但是敢于質疑與批判,在進行大量實驗之后總結出化學元素規(guī)律,制成周期表。又或者是,我國化學家與生物學家相互合作,合成了牛胰島素,這是世界首例。這便告訴學生在學習或者生活中,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基礎,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在課堂上應用趣味性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達到學習的好的效果。例如,高中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對新奇的事物很敏感,比較喜歡一些有趣的事物,它們可以最大化的激發(fā)他們的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所以,在化學實驗的設計和演示中,多多引入比較趣味化的事物,可以讓學生很快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也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比如鋁熱反應實驗中,教師應首先強調該實驗具有一定危險性,通常此時學生就會感到好奇,為什么鋁熱反應會有危險,而其他實驗操作時教師沒有重點強調實驗的危險性?這便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此時教師就通過“危險”引出鋁熱反應原理,以及實驗操作時的注意事項,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也使得學生躍躍欲試,想證明自己化學實驗的在操作能力的的心態(tài)?;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應培養(yǎng)學生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學習原子結構時,讓學生了解世界是由物質物質組成的;學習質量守恒定律時,讓學生體會物質變換不滅的道理;學習同素異形體性質差異時,讓學生理解辯證思想的重要性。現(xiàn)如今在新課改的模式之下,教師更多的是處于主導地位,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從被動到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有有所提高,不再是為了考試、為了分數(shù)而學習,而轉變成想通過知識來改變自己、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課前必須深入備課,為每一節(jié)課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課上要注意營造和諧的氛圍,化學課是比較難理解的一門課程,相對其他學科來說是比較枯燥的,這便體現(xiàn)了教師授課方式的重要性了。教師應做到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化學,可以在課堂上講一些關于化學知識的小笑話,讓學生加深知識點的記憶。在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的方式方法,才能有利于化學教學的順利進行。例如,在化學能與電能的教學時,教師應先從日常生活的電為出發(fā)點,先讓學生對電有一定的了解,再列舉各種發(fā)電方式,引出“火力發(fā)電的缺陷”為出發(fā)點,讓學生通過化學實驗了解化學能與電能之間的轉換,讓他們自行總結相關知識點,最后教師進行歸納完善。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接觸大量的作業(yè)、考試,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渠道對學生進行學習自主性的培養(yǎng)。留一些靈活的課后作業(yè),比如讓學生記錄生活中遇到的化學知識以及感悟;或者根據相關的時事熱點,延伸化學知識。比如為什么土豆削皮以后,在空氣中放久了就會發(fā)黑?在洗土豆時,水變渾濁的原因是什么?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舉例,對學生也進行引導,使他們學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細節(jié)。同時,每個月固定某個時間要進行課堂評閱,每個同學要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總結歸納,將生活現(xiàn)象與化學知識結合,使學生形成主動觀察、主動思考的好習慣。
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在進行化學教學中,要時刻注意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處理好知識的掌握和學習能力的關系,根據教材進行實驗,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培養(yǎng)他們成為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